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曹冲称象的故事》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的教学内容,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中的主题活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曹冲称象的故事”的教学要求是: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形成问题意识,理解等量的等量相等。那么,如何开展这一主题活动学习,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发展推理意识呢?特级教师俞正强依托曹冲称象的故事,结合生活素材,让学生经历深度思辨的过程。用数学的眼光发现曹冲称象中蕴含的道理,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同时,激发学生的思辨潜质,体会转化思想,感悟数学基本事实。  相似文献   

2.
<正>一、研究背景2022年版课标在“综合与实践”领域明确指出:主题活动重在解决实际问题,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通过问题引领,让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经历完整的学习活动。它的核心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进行有目标的实践活动。“曹冲称象”作为我国经典的历史故事,在数学和其他学科中拥有不小的学习价值。2022年版课标把“曹冲称象的故事”纳入“综合与实践”领域中,以曹冲称象的故事为依托,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感受等量的等量相等,发展量感和推理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3.
一、故事导入--引入"转化" 师: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曹冲称象"的故事? (先让知道这个故事的学生简单说一说.再让全体学生观看关于"曹冲称象"这个故事的视频)  相似文献   

4.
适用年级:小学五~六年级。 教学目标:借助“曹冲称象”的故事,向学生渗透一种转化的教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转化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1.故事引入 师:中国古代有许多聪颖多慧的少年儿童,曹冲就是其中的一位。“曹冲称象”的故事你们熟悉吗?谁愿意给大家来讲一讲?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供同行们参考.一、教学过程设计1.故事引入问题1大家还记得曹冲称象的故事吧,谁来简单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并说出其中运用了什么数学思想?(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恰当引导)教师指出:曹冲称象中利用了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问题时  相似文献   

6.
谢红芬 《中小学电教》2009,(10):145-145
<正>一、第一次教学(一)故事引入1.师:大家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师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2.引入:为什么曹冲称出了船上石头的重量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了呢?其实这里面用到了一个策略——替换(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前些日子听了一位老师上实践课,是六年级“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在例题教学之前,先播放了“曹冲称象”的故事,然后出示天平平衡图,引导学生能够看出一个苹果的质量是一个梨的2倍或一个梨的质量是一个苹果的1/2,  相似文献   

8.
一、故事导入——引出“转化” 师: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曹冲称象”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71~72页。【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揭示"转化"师:(课件出示"曹冲称象"的图片)同学们,"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早就听说过,我一直不太明白,曹冲称的是象吗?生:曹冲称的是石头。  相似文献   

10.
<称象>是人教版教材第四册课文,这是篇历史故事,文章运用对比的手法介绍了曹冲与官员们不同的称象方法,突出了曹冲的聪明才智.本文的重点在称象的过程.在教学中运用实验演示能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称象的科学性、合理性,使学生从曹冲称象的好办法中,懂得把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和联想,进而懂得灵活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11.
黎明娟 《小学生》2011,(3):34-34
笔者发现小学语文课本中选编了不少千百年来人们广为传颂的智慧故事,如“曹冲称象”、“乌鸦喝水”等,这些题材广泛、妙趣横生的故事能引发学生无穷的遐想、激起学生思维的碰撞。因为每则故事本身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内涵。教师如果能正确引导学生对每则故事冷静思索、细心体味,就会给学生以思想方法的启迪。下面就笔者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整合有关小语课文故事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撷取几例,以求与同行一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张艳  赵克娇 《云南教育》2001,(22):41-42
犤《称象》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生动地讲述了曹冲小时候称象的有趣故事,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遇事多动脑,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是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第四自然段具体介绍了曹冲称象的办法和步骤。张艳老师一开始就抓住该重点段进行教学。犦师:曹冲的办法到底是什么呢?默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这段有几句话?哪几句讲曹冲称象的办法?用画出。生:(默读后)这段共有五句话。第二、三、四句讲曹冲称象的办法。犤评析:根据课文内容和低年级学生年龄…  相似文献   

13.
《称象》是第四册教材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曹冲小时候的故事。课文上完后,曹冲称象的办法学生早已烂熟于心了,复述起来也是轻而易举、毫不费劲。但对文章里包含着的“化整为零”和“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是否领悟透了呢?我在自己脑子里画了个问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让学生仿照“曹冲称象”做个小实验,再  相似文献   

14.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应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对新课有一个明确的探索目标和正确的思维方向,这是成功课堂的前提。物理课教学如何导入新课呢?通过实践教学,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一、由科学史实导入新课科学史料中的一些典型事例可以用来导入新课。例如讲简单磁现象,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导入新课;讲阿基米德定律可以引用阿基米德称皇冠的故事或曹冲称象的故事来导入新课。这些史料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很受学生欢迎。二…  相似文献   

15.
一位教师在教学六年级"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时,在例题之前,先讲了"曹冲称象"的故事,然后出示天平图,问学生:"你能看出1个苹果和1个梨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相似文献   

16.
<正>"曹冲称象"的故事同学们都很熟悉,其实故事中的方法反映在数学中就是转化的思想.面对千变万化的中考新题型,许多同学在感到思维受阻时,若能象"曹冲称象"一样,运用思维转化策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常能打破僵局.本文举例说明初中数学中几种常见的转化策略,供读者参考.一、复杂问题简单化例1如图1,在RtABC中,∠C为直角,∠A的平分线与∠B的邻补角的平分线相交于D,则∠ADB=.  相似文献   

17.
巧测妙解     
“曹冲称象”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曹冲以其绝妙的称象方法赢得了世人千百年的赞誉;测量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测量任务的顺利完成,是一个人解决问题能力的反应.  相似文献   

18.
教学既然是一门艺术,就富有艺术的特征,像建造高楼大厦一样需要对课本的知识、方法精心加工,精心设计。教学实践表明:“曲径通幽”比“开门见山”要印象深刻,“欲擒故纵”比“就错论错”更有效力,所以教师对知识的讲授就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设计知识的呈现途径。例如,利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启迪学生的逆向思维;设计耐人寻味的数学诡辩问题来纠正学生的错误,会使他们的认识刻骨铭心。所以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具有艺术性,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没有一个好的开端,是决定这堂课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物理教学实践谈一谈常用的导入方法。一、运用激发兴趣的方法导入新课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能诱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持久而稳定的注意,从而使他们观察敏锐、思想活跃、想象丰富,勇于克服困难。用史料、故事等导入新课,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用阿基米德称皇冠的故事,或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来导入阿基米德定律;用毛主席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和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歌词“小…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曹冲称象的著名故事可谓人人皆知,有趣的是,它对我们解数学题有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换元方法的启示 曹冲称象用石头来代替象,这给我们以换元方法的启示,这里用常数换元法(用字母表示数)解两道题,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