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建红 《历史教学》2004,23(1):32-36
反托拉斯是美国进入工业化时代后,反产业垄断的政治与立法活动.纠正托拉斯组织给美国社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探讨工业化之后的市场管理体系和法律制度成为反托拉斯立法运动自始至终的主题.在反托拉斯立法活动中诞生的"组合资本主义"观念和政治模式成为现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范式、范式类型及其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讨论本主题之前,有必要弄清范式、范式类型及范式转换的理由. 当人类从农业经济时代向工业经济时代继而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的过程中,主要反映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劳动工具便由"锄头"向"机器"过渡,继而由"网络"取代.与社会存在互为促进的人类思维形式也便由"宗教理性"向"科学理性"继而向"拟像理性"转变.这些决定性的转变,使教育的社会角色及自身的教学范式发生了或将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也就是说,不同的社会历史存在,决定了人类不同的思维形式,同时也决定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教学范式.  相似文献   

3.
刑事司法理论模式同任何理论体系一样,本质上都是一种思维范式.传统刑事司法模式建立在报应主义、功利主义或两者结合的刑罚理论模式基础之上,希冀通过时已然犯罪的均衡责罚或有效预防未然犯罪来实现正义,但20世纪以来,传统刑事司法的实践在控制犯罪、矫治罪犯行为以及对被害人赔偿等方面均陷入困境.近年来,西方国家在对传统刑事司法模式质疑和批判的基础上兴起了恢复性司法运动.恢复性司法在满足被害人需要、促进罪犯回归社会、减少犯罪、控制成本等方面较传统刑事司法体现了一定的优势,但其在克服传统刑事司法缺陷的同时却也暗含着付出更大制度性代价的风险.传统的简单思维模式已经很难为现代刑事司法找到出路,刑事司法的理论和实践唯有采取一种有能力承认对话、循环性和多维性的复杂性范式,运用两重性逻辑,深刻理解刑事司法理论模式合理性与局限性的交织,建构国家权力与社会自治的互补.创设网络化的刑事争端解决机制,才能在新的平台上实现超越.  相似文献   

4.
刑事政策作为一种社会公共政策,是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指导,体现着一段时期内国家对刑事犯罪的态度和策略。建国以后,我国的刑事政策经历了一个由"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到"严打",再到"宽严相济"的过程。理论界对于刑事政策的研究也逐渐从政治视角向理性主义和科学的角度转变。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成为刑事法治的发展中的重要一步。本文拟从现实角度出发,探索如何科学贯彻和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风险社会与转型时期的不期而遇,我国重实害的传统危险犯立法无法反映风险社会某些危害行为的特征,因为其不注重个体安全的预防,进而不能有效抑制犯罪。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危险犯立法应当肩负维护社会道德底线、唤起民众的规范意识、加强犯罪预防的重要责任。新时期,我国危险犯立法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加大立法的拟制性,扩张危险犯的范围,通过转化危险犯的立法范式以预防犯罪。刑事立法应设置新的危险犯类型,并将一些具体危险犯转化为抽象危险犯。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背景下,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回应时代发展需要、提升工作质量的重要维度。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法保障较为薄弱,体现在立法数量少、层级低,教育立法中的有关规定过于抽象,"政策替代立法"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等方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法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已有的立法先例以及党内法规建设等因素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法的可行性。科学立法模式的选择,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法实现的关键,需探索构建专门立法和分散立法相结合、国家立法和党内立法相促进、显性立法与隐性立法相统一、"硬法"和"软法"相补充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前沿论域,历经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到"人学"再到"科学实践观"为谱系的研究范式转换。然而,各种研究范式还停留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术语体系"和"解释框架",存在理论与时代视域的相对滞后性,尚未达到研究范式与时俱进的应有高度。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继续展开,需要一种能够整合并推进研究范式再转换的"宏大视野"。出场学视域以"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从出场语境到出场路径再到出场形态的逻辑进路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当代出场方式进行总体性诠释,意欲开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从传统走向当代并面向未来的融通之途。  相似文献   

8.
阿伦特建立的对社会进行"私人领域"、"社会领域"和"公共领域"三元相分的理论分析框架,既与传统市民社会理论范式不同,也与哈贝马斯等人的三分模式有异。它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一个新的政治哲学概念——公共领域的诞生,而且也标志着一个新的社会理论分析话语——公共领域理论范式的浮出水面。因此,研究阿伦特的社会三分理论模式具有多重政治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恢复性司法注重修复被犯罪侵害的社会关系,刑事和解正是其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实然体现.刑事和解的价值追求契合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但原有的立法空白使得我国刑事和解的司法尝试难以取得预期效果.新刑事诉讼法辟专章规定了公诉案件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等一系列内容,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提供了基本法依据.刑事和解制度的确立与不断完善对于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批判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的提出反映了社会转型中对"人"的重视,但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的研究将思想政治教育最终视为一种教育活动,从而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存在。不仅如此,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所隐含的预成论式的人的价值悬设,实质上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只有在新的历史地平线上,使用马克思的"从后思索法",重新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才可能有效避免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研究中的"人学陷阱"。  相似文献   

11.
邵军峰 《红领巾》2005,(5):50-51,77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显著,刑事环保立法作为诸多救治手段的一种,受到多数国家的重视.中国和德国两国刑事法律关于危害环境犯罪立法的规定在立法模式、立法价值取向、立法的具体内容和侧重点等方面均有不同,对两国的相关立法进行比较研究,可对我国的刑事环保立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2.
1997年刑法典(简称97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刑法立法的经典之作.它开启了罪刑法定时代,筑起了人权保障的刑事法治防线,开辟了刑法理论研究的新局面,奠定了中国刑法走向世界的基础.立法机关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联动刑事政策指导立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时修法予以回应,注重促进立法与理论的良好互动态势,始终保持刑法立法的适度活性,使刑法典在不断修改中得以完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为完善中国97刑法典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刑法修正案仍是修法的“新常态”模式,目前全面修订97刑法典为时过早.应高举立法科学化的伟大旗帜,不断强化中国刑法典的时代适宜性.应加强对刑法总则的理论部分的修改工作,抓好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和网络犯罪等重大和新兴领域的立法修改工作.  相似文献   

13.
社会的发展和网络的进步给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提出了挑战,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新的契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要实现"真"、"善"、"美"的统一,在形式上要实现社会、家庭和学校的结合。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门户网站、班级网页,通过社会性软件可以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结合,从而构建起新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创新范式从传统闭合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并正在向"开放式创新2.0"范式转型。与此同时,知识生产范式已由模式1走向模式2并正在向模式3转型。大学-政府-产业-公民社会"四重螺旋"一方面为模式3知识生产提供了适应性情景,另一方面为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模式选择。根据核心行为主体不同,"四重螺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表现为"三重螺旋+用户""以企业为中心""以公共部门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四种可选模式,并通过四条路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刑罚的流变可以概括为报复刑时代、刑罚威吓时代、社会防卫时代。它对我国当前刑事控制模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历史上的刑事控制模式有两种:刑罚威吓模式和社会防卫模式。我国刑事控制模式应分为近期模式和长远模式。近期(社会转型期)模式应采用刑罚威吓模式和社会防卫并重模式。长远(社会转型完成之后)模式应实行社会防卫为主,刑罚威吓为辅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治安治理是国家与社会发生最直接互动关系的领域.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域下,我国的乡村治安治理范式的演变脉络可以划分为三个模式:在"国家统合社会"关系中,阶级斗争理论指导下的乡村社会治安模式;在"国家社会互嵌"关系中,民主政治理论指导下的乡村社会治安模式;在"国家社会共强"关系中,合作治理理论指导下的乡村社会治安模式.基于...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曾出现过刑事威吓模式和社会防卫模式,在法治时代的今天,我国应选择刑事威吓与社会防卫相结合的模式,树立犯罪控制模式的新理念--犯罪的相对性与刑法的谦抑性,两种犯罪控制模式的发展趋势为:刑罚威吓在弱化,社会防卫在强化.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经历了多次的转换与整合,其中,从"社会本位"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意义重大."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过程当中,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人的主体性发挥",成为了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实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由唯社会价值向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相统一的转变;实现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的转变;实现由显性教育向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国家刑事法律,将会遇到当地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意欲使国家刑事法律在少数民族地区有效地发挥其定纷止争的功能,在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应遵循法制统一、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刑事立法变通与"两少一宽"刑事政策等基本理念和原则.这对于预防和规制少数民族地区的犯罪行为,维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乃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非法证据排除法则的制度定位:反思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宪法化理念的深入,当前我国刑事程序学界主张将刑事程序权利予以宪法化的呼声渐成主流.但宪法化本身也是一种资源耗费.着眼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国际通行立法例均将其定位为立法位阶而非宪法位阶,因此,并非所有的刑事程序权利均需要宪法化.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也应当走"立法化"而非"宪法化"的制度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