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果壮族嘹歌》的英译对弘扬壮族文化有重要影响,然而此书的译介传播效果并不佳.文章基于哈罗德· 拉斯韦尔的5W传播理论,从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五方面分析《平果壮族嘹歌》在译介传播上的得与失.基于此,文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探讨民族典籍译介有效传播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孙子兵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经过百余年的译介,在英语世界已有一席之地。通过梳理《孙子兵法》英译史,探究其译介模式,可以发现,在中华文化典籍对外译介中,译介主体宜选择熟悉源语文化的目标语译者;译介内容要考虑读者的实际需求;译介途径宜寻求目标语国家知名度和信誉度高的出版社;在译介受众方面,要注重读者反映,组织有效书评资源;在译介效果方面,要循序渐进。这些可以为中华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小草饱经风雨.却也因为那冰冷的崖壁。它们的根基才牢牢扎进石缝.生命的历程也因此显现坚强.那时从绝望中进发的对生命的热情是何等的激烈和震撼。在《兄弟》上部中.余华向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种生存的坚韧。而在《兄弟》下部中,刘镇群众的生活则像钟摆一样晃荡在欲望的满足与不满足之间.生存于精神困境中。找不到生命的基本立足点。  相似文献   

4.
小说《兄弟》通过视角转换,展现了众多个性丰满的角色;利用复调手法和小说文本对话多重性,塑造了一部悲剧色彩浓厚的历史小说.以循环的叙事结构、丰富的情节手法和开放自由的时间顺序,呈现出小说丰富艺术价值,小说将历史与回忆进行融合的大图景式重现,对多重时代欲望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余华《兄弟》的悲剧性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延续了其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不同的是更多地采用夸张、喧闹的语言描绘荒诞的现实。余华所给予的主体的生存困境被描绘成步步皆悲的人格与爱情的悲剧,这一处境也是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困境的暗喻。  相似文献   

6.
余华《兄弟》中的群众是一个集体形象,它具有看客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展示着群体不同的性格特征;从叙事者角度进行分析,会发现叙事者与群众是一种对话关系。这打开我们解读《兄弟》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7.
“文学典籍的译介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国际话语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对《儒林外史》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和王际真译本译介过程中的“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译介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两译本的成功译介经验,进而探究其对中国文学典籍“走出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敏  范钦林 《现代语文》2009,(12):106-107
《兄弟》实际上是一部探讨人类存在境遇与存在价值的作品,其中对于世界荒诞、人生虚无的表现与察视,是它与存在主义的相合之处。但是作者不仅停留于对荒诞的表现,以靡靡之音敲响对世界的警钟。关于存在的价值探究与意义追寻,对人间温暖饱含深情的咏叹与固守,才是作者真正的用意所在,也是这部小说真正的深刻与出彩之处。  相似文献   

9.
《兄弟》讲述的依旧是生存的悲剧。小说将人物投置在两个极端的年代——文革和改革开放时期。文革的灾难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个体无法选择,但在苦难生存中人们表现出积极的生存态度和顽强的生存意志,然而终究无法摆脱命运的桎梏,以爱救赎是徒劳;改革开放后,人们却是自作自贱,最终仍然生活在悲剧之中。余华创作主题的永恒性,来源于他的一贯的创作信念,即悲天悯人的情怀和直面人生的勇气和力量。  相似文献   

10.
反复是余华最擅长使用的语言风格之一,充分地展现了汉语语言的美。文章以余华的《兄弟》及其英译本为研究文本,以原文本使用了反复的例句为研究对象,应用汉英对比法,从修辞效果和音乐效果两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译文很大程度上再现了原文因反复而产生的修辞效果,却很难从音质和节奏上保留原文所拥有的音乐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兄弟》依旧在讲述个体的人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生存境遇。余华采取的是荒诞的手法,但是作家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与表述止于荒诞,因而《兄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和生存的一面,而非全部。同时,《兄弟》上部和下部表现的生存意识和价值伦理出现了明显的断裂。在《兄弟》上部中作者通过宋凡平建立起来的关于人的尊严和生存意志的价值伦理,被《兄弟》下部中表现出的人性内部的疯狂与现实秩序的疯狂彻底颠覆。  相似文献   

12.
由白先勇先生领衔制作的全本昆剧"青春版"《牡丹亭》充分利用了现代传播技术,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共融与成功嫁接,取得了空前的胜利。本文拟从传播模式的整个传播过程即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来分析这部昆剧,是怎样借助现代传播技术来传播它的古老文化和精神的。  相似文献   

13.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衰退与落潮——细读余华《兄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同样是对于当下历史的书写,实际上是一部反映革政治异化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异化的小说。小说在技术上相比于前期的先锋实验都是“大退步”,但是依然保持了狂欢化的叙事。小说的上部没有逃出伤痕小说的大范畴,谐谑与苦难叙事中存在着内在的冲突。下部在狂欢化的叙事中写李光头的发迹、林红的蜕变与宋钢的自杀。仿佛专为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而作,小说每一节的结语都十分有戏剧性,让人在哑然失笑的同时觉得作与“先锋性”越来越远而通俗性越来越强;对余华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退步,一部“失败之书”。似乎,这也标示着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衰退与落潮。  相似文献   

14.
余华的作品将“历史”置于创作当中,讨论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在历史语境下重新解读作品。他着重展现边缘化的历史和边缘化的人物,通过小人物的命运来揭示生命的意义。本文用逸闻主义“触摸真实”维度分析《活着》中对灾难和人生哲学的复杂关系;以及用逸闻主义“反历史”策略探讨《活着》中偶然性事件所展现出人生命运的无常,以及揭示真实的社会现实,从而挖掘其中蕴含的生命意蕴。  相似文献   

15.
余华的小说《兄弟》问世一年多的时间内,遭到了来自思想界、评论界普遍的批评,并渐渐归于湮没。究其原因,对丑恶毫无节制的纵容,以及审美理想的匮乏是其致命缺陷,这也恰恰说明了在作品背后作者本人业已疲软的救赎意识。  相似文献   

16.
余华以往小说多以冷漠的叙事风格和夸张变形的极端化倾向表现死亡、暴力和苦难。作为一个文学文本,他的《兄弟》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叙事风格的运用,都对他20世纪的创作实现了有效的回归与超越。  相似文献   

17.
《柳州师专学报》2017,(4):76-79
以翻译理论指导译制片《乱世佳人》台词的译介,不仅需要与影视作品的原声保持一致,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原著的语言风格、所涉及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同时,应兼顾目标语言环境里受众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等问题,以此才能充分展现译制片台词译介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四个英译本的出版时间跨越了73年,它们见证了中国近现代文学英译的历史。借鉴拉斯维尔的传播学模式,从"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译介效果"五个维度分析了《边城》英译本的得失,为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周暖开 《海外英语》2022,(22):76-78
西奥多·德莱塞,作为美国现代小说先驱,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一生出版了十几部小说。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但其著作在美国以及中国传播情况却大为不同。该文以其代表作品之一《嘉莉妹妹》为例,分别选取了三个关键时期的翻译作品,从翻译理论角度来探讨其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  相似文献   

20.
存在主义作为20世纪西方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其产生对当时社会的文学、艺术、音乐等诸多领域产生广泛影响.存在主义提出的“世界是荒诞的”、“存在先于本质”等哲学命题影响深远.余华的《兄弟》中有着强烈的存在主义因素,他是在用存在主义的笔调抒写着时代的悲歌.余华向我们展示了作品中两个主人公的命运与两个时代的众生万象,兄与弟两人承受着时代变迁的悲欢离合,诠释了孤独的感伤与命运的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