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展项目的策划与营销能力是高校会展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核心应用能力,而"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群.目前我国高校会展专业对"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建设尚不够完善与系统.文章从会展策划与营销人才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分析入手,对"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的课程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了构建与重组,对该课程群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进行探索与改革,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会展项目策划与营销管理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对"老年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进行全面分析,基于"老年活动策划与组织实务"这一核心模块,全面阐述教学设计思路和实施过程,总结课程教学特色,形成课程教学经验,以期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3.
按照新课改的理念,能够运筹、创意、完成教学设计方案,是教师应具有的一项新的教学基本功.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 什么是品德课程的教学设计?如果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品德课程的教学设计,是指以生活德育、实践德育和生本理念为指导,以教材为中介,围绕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即教学目标)以及切入相应学习评价而进行的系统性策划与创意.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商品包装三大功能的介绍,阐述了包装功能教学在"商品学基础"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并分析了如何引导学生从商品包装的功能出发去从事商品包装的设计与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生活>课程,顾名思义,是将学生的思想品德养成教育融于学生的生活当中.这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教学切入点,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使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使教学从学生的生活中取材,再去指导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社会性发展.依据这一特点,<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是比较有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市场营销策划》实践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营销策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使学生掌握营销策划的技能,学会策划,是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文章探讨了"大学生创业项目策划"在该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会展项目的策划与营销能力是高校会展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核心应用能力,而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群。目前我国高校会展专业对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建设尚不够完善与系统。文章从会展策划与营销人才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分析入手,对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的课程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了构建与重组,对该课程群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进行探索与改革,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会展项目策划与营销管理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晚冰 《成才之路》2022,(10):19-21
结合高职院校"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授课目标,分析高职院校"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常用的案例分析、策划方案、校企合作三种方法的优缺点,认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实践案例的新颖度与可适用性、实践内容和学生就业的密切度与可操作性、实践资料来源的真实度与易实施性之间找到平衡,最后提出"教师—学生—校友"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  相似文献   

9.
课程——高职院校"教学产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最根本的产品应是教学产品,即课程。高职课程的产品属性包括课程生成与课程服务,后者是比前者更为重要的教学产品。高职课程具有商品和非商品的双重属性,课程规划、开发、实施者必须树立市场意识,提高高职教育的市场响应度。建立课程的教学产品概念,有助于解决当下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品德>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相联,它比任何课程更需要与时俱进,然而教材往往跟不上社会生活的发展.因此,优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就显得非常必要.教学只有以学生发展为本、运用为本、情感为本进行优化,才能使<品德>的课程理念、教材要求真正成为学生的心得,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点子作文"教学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一门校本课程。它借助学生爱出点子这一教学资源,发动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策划和解决,以开展系列作文教学活动。它抓住了学生认知、尊重、归属和爱、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激发其强烈的参与意识、表达动机和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广告策划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营销与策划专业中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实际的广告策划与设计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特征;但是在当前的高职教学中,这种应用性的特征却没有得到突出的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是有很大欠缺。项目为载体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尤其适用于这门课程中,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应用能力都有着突出的功效。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就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营销与策划专业中广告策划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3.
实训教学是计算机程序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是综合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各门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培养学生实际编程能力.实训案例的策划与实施过程,关系着实训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甘我宽 《贵州教育》2008,(15):40-41
目前,就当地农村小学相当大一部分低年级教师对<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的情况来看,教学没有很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缺少学生活动的成分,甚至几乎以教师讲解为主,使<思品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变得空洞枯燥,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淡化了本课程主要的品德教育、情感教育功能,变成纯粹的知识传授课.针对这一现象,要提高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要做好几个环节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生活性、实践性和拓展性,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真正动起来,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渗透探究型课程的内容,它是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要求,也是受教育者自身及教育者对课程改革认识的不断深化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探究型课程立足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进一步开发人的潜能.因此,作为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之一的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探究型课程的内容是必要的.那么如何让探究型课程走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呢?  相似文献   

17.
论"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与教学论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倡导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还在于其实现了课程与教学的概念重建。“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种体验课程、植根于生活的课程,在这种课程中,学生成为课程开发者,它是对以传递间接经验为核心的传统教学观的反动,倡导以尊重每一个学生自己的观念为核心的“研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课程走出了二元论,实现了课程与教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品德课程教学的"课后延伸",是指循着课内教育主题深化的脉络,继续向课外时空延伸,让课程去追随学生的生活,使品德教育流程或明或隐地贯穿于学生课内外的所有生活领域.  相似文献   

19.
高职《应用写作》课程要达到预期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实现四维向度的拓展,即由艺的创作向技的写作拓展;由生活背景的校园化向生活情境的社会化拓展,由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向课外时间的无限性拓展,由机械考核的死板式向灵活考核的多样式拓展。教师应围绕这四个方面积极策划,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测评手段,贴近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结合专业的不同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专业施教。  相似文献   

20.
基于支架式教学法,对“老年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中的“老年节庆活动策划与组织”项目单元进行教学设计。围绕贯穿于支架式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对“老年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思政进行有益探索,以期为涉老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