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智时代依托数智技术促进科学技术的全方位突破,并正在重塑产业组织与实体经济的形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新的机遇,改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点、组织与资源。此外,相较于以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数智时代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难度降低、前景广阔、内容多样的特征。数智时代背景下,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可从三个层面进行优化:宏观上,政府应该加强政策支持,深化产教融合;中观上,高校应该营造创新氛围,加强师资力量;微观上,大学生应该提高自身数智素养,敢于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继续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以数智化时代为背景,探讨高校继续教育智慧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旨在为我国高校继续教育智慧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通过对高校继续教育智慧化发展的深入剖析,提出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管理方式和服务体系的创新,为高校继续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思政课一体化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在数智化时代,思政课一体化表现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与思政课主体、客体、内容、形式、载体等要素的融合发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思政课一体化将面临数智化时代的先进性使教学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开放性使传统授课模式亟待创新、虚拟性使学生价值观念亟待更正的现实问题,所以数智化时代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要多方合力完善基础设施、多维视角创新教学方式、多条渠道构筑思想引领体系。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表现中呈现出矛盾性的特征,文章认为这是大学生文化心理矛盾的反映,具体在以下三个方面得以显示:一是道德关怀和道德嬉戏的心态重叠;二是梦想追寻和实利享受的价值混合;三是自我关注和主体迷失的情意共存.高校德育应根据大学生的这些文化心理特点作出规划与调整,以期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5.
当前,人类文明正在经历数智化变迁,属于人类的数智时代已然到来。数智化变迁引发了学校教育的深刻变革。这一变革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是实现教育公平理想的有力举措,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行动保障,也是服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历史选择。在学校变革的进程中,逐渐呈现出以虚实交融的办学空间、与时偕行的理念技术、科学智能的治理模式等为主要表征的未来图景,显现出智能个性化、泛在生态化、交互合作化等变革特点。与此同时,学校变革的目标导向以人类本体为核心,更为注重人本化的育人取向、深度化的真实学习和创新力的激活培养。当然,学校变革既是局域性变革,也是全域性变革,旨在满足以空间性需求、功能性需求和技术性需求为代表的基本需求,确保变革稳步推进、切实有效。为实现学校变革的应然样态,学校教育亟须改进治理能力,提升治理效能,深化学校变革治理路径研究,包括加强未来学校研究以强化变革意识、融合数字技术以规范学校治理机制、整合多元主体以完善治理组织构成、健全防范体系以化解技术治理风险等。  相似文献   

6.
数智化时代完善了社会生产方式,推进了企业管理领域的变革。企业领域急需专业技能素质高又具备数智化能力的高端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地方高校迫切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服务地方经济。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使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中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梳理数智化时代下的研究热点,随后立足于地方高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根据当下的研究热点从目标定位、课程结构、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路径,并从实践平台建设、课程开设等方面提出了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
周长稳 《教育文汇》2024,(2):5-8+31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加速推进,数智技术在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使儿童的成长空间与生活世界面临着新境遇——丰富了儿童的学习方式、扩大了儿童的社交范围、促进了儿童的个性发展。但数智技术在助力儿童成长的同时,也可能使其付出以下代价:儿童的学习活动面临被重塑的可能、儿童的成长空间面临被侵蚀的隐患、儿童的身体存在被异化的风险。基于此,为改善数智时代儿童的生存状态要开展美丽的教育冒险——基于儿童立场,引领儿童成长;融入情感特质,实现人机共生;培育数据素养,构筑安全屏障,努力实现儿童与数智技术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8.
数智化在线交互教育范式是在数智时代背景下逐渐形成的新型教育培训实践规范,这一“范式转换”直接带动了职业培训组织样态的变革。在数智化在线交互教育范式导向下,发达国家职业培训组织遵循了“环境变化-组织变革-组织动态平衡”的演进逻辑,基于“同步媒体”和“异步媒体”两种路径选择,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培训组织形态,同时建立起与新形态相适应的组织运行机制。我国职业培训相关主体要主动适应数智化时代的新要求,观照数智化在线交互教育范式特征,及时为职业培训组织变革提供制度化保障,加强教育培训组织模式创新,提升职业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数智化时代,“智能、互联、实时”的数智技术驱动新的社会经济变革,重塑了教育生态。数智技术在助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同时,其信息传播速便化、技术迭代加速化、知识主体多元化和认知场景拟态化等特性,也带来了学校治理“形态易变性、要素不确定性、关系复杂性、边界模糊性”等问题,对校长的敏捷觉察能力、超越创新能力、整合协同能力、边界管理能力提出了新挑战。校长亟须转变认知结构,跳出牛顿经典哲学世界观影响下机械还原、理性主义的传统原子型领导范式,践行一种新的领导范式,提升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基于量子哲学世界观的量子型领导关注人在关系建构中的主体地位,注重价值引领,观照个体价值体验和潜能开发,具有“敏捷性、创新性、包容性、灵活性”等多态特征,契合数智化时代校长领导范式转型需求。基于帕森斯个体单元行动要素框架,校长可从心灵觉醒、思维转变、组织赋能、场域实践等四个维度开展行动,即通过“拥抱变化,唤醒量子自我”“重塑认知,培养量子思维”“打破边界,构建量子组织”“链接成员,提升量子领导力”,成为量子型领导。  相似文献   

10.
数智时代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研究型大学应培养学生包括科技、数据素养和人文素养在内的“新读写能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行为技能和高级认知能力以应对真实世界的复杂挑战。文章以密歇根大学“第三世纪倡议”、乔治敦大学“设计未来”计划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生活学习社区”为例,探讨美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面向数智时代,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变革呈现以下基本特点:高度重视学生社会行为技能和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大挑战”问题成为创新课程的主要内容;学科交叉的知识组织模式日渐成熟;变革路径循序渐进。这些创新探索对高等教育的传统模式产生了变革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正处于由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期,其思想与行为由不自主走向自主,在他们的法律意识中反映出矛盾性的一面,针对存在的矛盾性问题尝试提出如何建构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三教”协同创新发展是建构全民终身教育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三教”协同创新发展所具有的生态性、共享性以及可持续性的内涵特征,与作为新动能的数智化具有高度的适配性。数智化技术的迭代演进在思维、载体、结构及效能四方面引领并重塑了“三教”协同创新发展的新生态。基于此,应从开放包容、融通转换、共享互补、智慧治理、组织保障等多维度提出数智化赋能“三教”协同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向。  相似文献   

13.
万恒 《江苏教育》2024,(10):24-26
教育与技术是双向影响的,教育是数智化技术的应用场景之一,同时也通过人才培养支持、引导着技术的发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学校围绕着”人工智能”“教育数智(字)化”“数智教育”等关键词,真实、全面地展示了校本实践中“务实”的坚守与“求变”的决心,也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反思、确立、建构“未来学校”,即一种整合不同媒介的场景中的学习,奠定了前瞻性思考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教育总是关涉主体和主体化,无法回避主体问题。在数智技术时代,人类主体转向一种数字化生存,并遭遇新的数字技术主体。这使得传统人类主体发生了衍变,由一种内在、实在、单一的理性能动主体转向一种外在、虚拟、混合的弥散主体。数字技术自身物质-技术属性与数字资本主义相结合促使了人类主体的异化,包括主体的物化与去社会化、商品化和自我异化。面对数智技术对主体的形塑,需重新邀请并革新主体教育,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数字素养,并承继自我技术的教育,以安顿、重塑主体。  相似文献   

15.
人机协同教学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人类教师与虚拟教师并存已成为数智时代的教育新现象,促进两者从协同走向融合有利于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人类教师与虚拟教师融合的底层逻辑是优势互补,即充分发挥两者在教育信息采集获取、处理分析以及形成教育决策方面的优势,进而达成教学过程中客观与经验、统一与灵活、精准与弹性间的平衡。人类教师与虚拟教师的融合应当通过拓展各自的能力限度以形成“人机协作”的教育智慧,通过避免浅层次的“物物整合”以实现“人机融合”的教育样态,通过突破固有的时空界限以打造“开放灵活”的教学环境。其典型的应用场景包括三类:一是基于“双师共场”构建沉浸式的教学情境,增强学习中的交互体验;二是通过“人机协同”更为精准地勾勒学习者画像,赋能个性化教学;三是依靠“人机联合”综合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多维度信息,支撑更为精准的立体化评价。为此,需要构建有助于人机协同的教学空间,创设基于多模态信息的师生交互模式,并遵循人类教师与虚拟教师应然的职责和伦理界限。  相似文献   

16.
数智时代,技术不断变革并推动着劳动形态的不断革新,出现了诸如数字劳动、智能劳动和情感劳动等劳动新形态。劳动形态的变化给人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数字劳动形成多元联结网络,导致用户成为去主体化的数字虚体;智能劳动打破劳动的“类同一性”,致使人成为去关系化的抽象个体;情感劳动泛化感性体验,造成劳动者去人格化的伪个性发展。学校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和养成良好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要树立全面的劳动教育观,“五育融合”开展劳动教育;要树立发展的劳动教育观,不断创新劳动教育模式;要树立实践的劳动教育观,“身体力行”开展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7.
数智时代的信息方式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延展审美经验、激活审美感受的过程中,由于其数据化构成、媒介化传播、图像化呈现方式诱使学生陷入审美困境,阻碍学生完善人格的健康发展、影响审美创造力的提升以及审美价值观的塑造。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下,美育应以数智赋能为积极手段,通过崇高精神的引领、审美经验的转换、审美判断力的培养等途径探索突破数字化审美困境的育人策略,促进学生美好人格的养成与积极、健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数智时代的知识软化和碎片化程度不断加深,知识的不稳定性日益加剧而确定性日渐降低,这给人类的认知与学习带来严峻挑战,也引发了学界关于回归精英化知识教育、追求确定性知识的呼声。如何看待知识的不确定性、如何管理个人的知识以应对数智时代挑战,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网络诞生之前,由于传播渠道的限制,知识流转的速度很慢,人类的学习主要以来自经验、证据、逻辑推理、权威人士、重复验证的确定性知识为主。但在数智时代,随着知识传播和更新迭代的速度日益加快,知识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凸显,这对传统的知识体系构成冲击。当下人们更需要建立起一种确定性的心智模式和认知策略,掌握自主建构系统知识的方法,以适应知识变动不居情境下的学习。具体而言,就是要以联通主义和重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建立知识网络、零存整取、碎片重构的方法,采取持续学习、确立个人目标与方向、建立个性化知识体系、有效利用智能技术、强化实践应用等策略来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包括数字注意力素养、数字参与力素养、数字链接力素养、数字协作力素养。文章在分析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数智时代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实践进路: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以及开展教师数字素养微认证;构建全覆盖、多形式、分层次的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训体系;推进数字化转型生态系统建设;完善教师数字素养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数智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呼唤高等教育评估的变革。从内涵维度透视,高等教育评估的目的由单一价值判断转向多元智能优化,评估的尺度由单视域及时反馈转向多视域实时呈现,评估的模式由数据集中密集转向区块互联分布。从功能维度透视,全息评估支撑多元主体从认识价值上升为“共创价值”,人工智能驱动主管部门从被动应对决策上升为主动“预警预测”,人机互动牵引教育教学质量从持续改进上升为“提质增强”。建构新型高等教育评估体系须秉持“以评促强、争创一流”的发展理念,探索“平台化”协同慧治的治理模式,创造“教育评估智能体”的超级生态,持续系统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服务于教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