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在抗疫斗争中形成的以"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为内核的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最新成果.抗疫精神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宝贵资源,有助于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弘扬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推动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从目标、内容、形式、队伍等多维度找准着力点,以充分释放抗疫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
刘善景  曾旭红  刘善钰 《广西教育》2022,(24):29-31+100
本文阐述抗疫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内涵,剖析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论述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深挖抗疫精神内涵;融入课外实践活动,躬身践行抗疫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宣传抗疫精神;融入网络思政建设,不断弘扬抗疫精神;融入高校党建阵地,带头践行抗疫精神。  相似文献   

3.
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丰盈了中国精神的时代内涵,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素材.以抗疫精神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应从认知维度、情感维度、实践维度三个方面下功夫.其中认知维度是前提,情感维度是基础,实践维度是关键.因此,要深度挖掘抗疫典型,及时总结抗疫成效.其中积极开展抗疫实践,从而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动力,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担当自觉.  相似文献   

4.
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举国之力的战疫斗争。在斗争中我们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胜利,取得了一系列战略成果,在抗疫实践过程中孕育了伟大的抗疫精神。抗疫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珍贵的资源,思想政治教育是抗疫精神塑造大学生人格的有力途径,把伟大的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会进一步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培养使命感,坚定“四个自信”。团队结合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试图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四个方面来探寻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并将抗疫精神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到凝聚人心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战斗中所孕育的伟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伟大抗疫精神对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蕴,不仅丰富了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容,坚定了青年大学生的"四个自信",还强化了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认同教育,创新了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6.
伟大抗疫精神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还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素材。为了适应新时代,把握“抗疫精神”对大学生的引领和教育价值,文章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研荆州市某高校1200余名大学生和15名教师对抗疫精神的认知情况,详细了解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于此,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全媒体宣传等四个方面出发,提出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抗击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仅取得抗疫斗争的胜利,而且还形成了伟大的抗疫精神.抗疫精神的主要内涵包括:奋不顾身的爱国精神、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胸怀天下的担当精神,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抗疫精神尚未有效融入,其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把抗疫精神融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校园文化、网络教学,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增添丰富的内容,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提供帮助,为大学生优良品格的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提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抗疫精神作为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中重要的德育素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准确把握抗疫精神教育的丰富内涵,不仅要厘清抗疫精神核心要义和深刻教育意蕴,更要将其放置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等的关系中加以认识与理解.应以"四个坚持"为统领,推进抗疫精神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并开发利用优秀资源支撑新时代中小学抗疫精神教...  相似文献   

9.
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和教学任务,既是课程建设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为使抗疫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以高校核心主干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探讨抗疫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路径.要全方...  相似文献   

10.
陈晨 《教育探索》2020,(4):63-67
全国人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展现出来的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谱系中的崭新标识,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团结作风、奋斗精神和担当品格。高校应主动将抗疫精神融入课程体系、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中,引导大学生成长为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11.
抗疫精神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具有特殊的时代价值,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全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团结精神等统统凝聚并形成了抗疫精神。将新时代的抗疫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用真实动人的疫情一线奋战人员的案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伟大抗疫精神的灵魂之根。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对红色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红色文化的时代体现。依据“认知—信念—行为”的心理认知模型,要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及时把握伟大抗疫精神的红色特质,深化大学生对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的时代认知,帮助他们树立红色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伟大抗疫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渊源、价值追求和育人功能上具有高度内在一致性,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有助于丰富教育素材、拓宽培育渠道,进而凝聚践行社会主义教育观的强大力量。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以提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需在加强两者理论对接、德育共建、协同传播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的抗疫斗争实践,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抗疫实践中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是培育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责任担当的重要价值遵循,抗疫精神视域下探讨青年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对促进新时期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也是新时期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5.
赵红 《成才之路》2022,(12):22-24
教师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引路人,将伟大的"抗疫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将社会事件与爱国教育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文章分析"抗疫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探讨疫情防控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新形式,指出爱国与制度自信、爱国与爱党、爱国与构建命运共同体、爱国与责任担当、爱国...  相似文献   

16.
《鸡西大学学报》2022,(1):27-31
抗疫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抗疫实践中孕育出来的伟大精神力量,其主要包括有以人民为中心、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团结精神,不惧艰险、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心怀天下、命运与共的天下精神等精神实质。因此,从内涵实质去看,抗疫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相互包含,并深深扎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厚的价值底蕴中。当前,探析弘扬抗疫精神与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不仅能使抗疫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融合发展,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积蓄力量。  相似文献   

17.
抗疫精神生成于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它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弘扬了中华民族伟大斗争精神、涵养了中国式新型政治文明。将抗疫精神深度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为立德树人提供精神源泉、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时代素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增值赋能,让抗疫实践成为高校学子成长成才的思政大课,涵养时代新人,发挥其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为此,要加强课程建设,促进抗疫精神的系统融入;注重文化建设,优化抗疫精神的价值表达;加强内外相融,构建高校“微生态”传播矩阵;加强实践教学,促进抗疫精神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化的延续演进与时代的发展进步同向同行,伟大的抗疫精神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了革命文化,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迸发出磅礴的文化感召力。文化自信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以抗疫精神涵养时代青年,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展现了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新时代应当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讲中国故事,提升其对于文化自信的认同感、获得感和责任感,并以伟大抗疫精神涵育其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彰显了中华文化的价值与魅力,这为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带来了重要机遇。而结合抗疫背景,采取为大学生对比中西抗疫实践及成效,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阐明伟大"抗疫精神",将抗疫内容融入高校思政课,推进思政课创新,是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0.
邓梦玲  伍林生 《广西教育》2022,(9):27-29+57
本文论述将抗疫育人素材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及原则,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提出将抗疫育人素材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整合抗疫育人素材、搭建“云上思政”体系、营造弘扬抗疫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