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会出现负荷超出机体承受能力的状况,使得机体的生理机能出现暂时减退的现象,是运动疲劳的特征之一.运动过程中经常出现运动疲劳的现象,因而对运动性疲劳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对运动疲劳的生物标志物及运动疲劳标志物在运动疲劳中的作用进行综述.研究表明,机体中的能源物质、代谢产物、血液中的生化指标、中枢神经递质、自由基、尿液、唾液等都是与运动疲劳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能源物质是最早研究并公认的运动疲劳生物标志物,对于能量物质与运动疲劳之间关系已经有了较全面的认识;血液、尿液中的生物标志物是目前常用的检测指标;代谢产物和自由基的累积对机体有害,是衡量运动疲劳损伤的重要生物标志物;研究人员逐渐的关注到了中枢神经递质在运动疲劳中的重要作用,是目前运动疲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热点之一.唾液是刚刚兴起的运动疲劳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指标,由于其检测的方便性与快捷性,被认为是很有潜力的运动疲劳生物标志物.今后的研究应该进一步验证生物标志物和运动疲劳之间的关系,同时进一步发挥生物标志物在运动疲劳评价以及运动疲劳恢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仇璐 《精武》2013,(23):23-24
疲劳是竞技运动必然经历的过程,没有疲劳就不会产生恢复,不产生恢复就不可能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机能水平。本文简要论述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中医学机制,井对运动后疲劳恢复常采用的中医学手段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提高大众对运动疲劳中医学本质的认识,对运动训练囊劳恢复提供相应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提高大运动负荷的训练效率需要准确的运动疲劳状态判断.语音音强特征能够表现运动员的疲劳信息,通过语音信号处理、神经网络建模、灰色关联分析等手段,表明语音音强特征作为运动疲劳判断手段具有可行性.建立了运动疲劳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对语音音强数据进行学习和归纳,确定了语音音强特征与运动疲劳状态之间的模式.模型诊断与定性判断的比较结果表明:对于运动疲劳状态判断,音强特征具有较好的判断等级区分度.建议教练员把直觉判断与音强特征结合起来.町以提高对运动疲劳状态判断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帆船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俊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5):607-609
在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从帆船运动训练的实践出发对帆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产生机理、训练中的表现及如何消除心理疲劳进行了全面的探析,旨在找出一些更合适消除帆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方法,以便帮助教练员深入的了解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相关知识,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和消除帆船运动员的心理疲劳,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5.
网球运动中疲劳与恢复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网球运动中疲劳的特点和产生疲劳的一些综合表现形式,阐明了网球运动中疲劳产生的机制,提出了预防和消除疲劳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运动疲劳时神经生物电的化,以及先进的量子力学理论对运动疲劳生物电变化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现今所采用的电诊断方法,检测各种运动疲劳所得的结果也进行了较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7.
1前言人体在进行运动训练时,其机体必然产生运动性疲劳,通过对运动疲劳的机制研究,能够找到消除的最佳方法。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对运动疲劳产生机制研究主要是从生理和生化的方面进行。本文就运动性疲劳中躯体性疲劳的生化机制研究成果作一简要综述。2运动性疲劳的定义自1880年莫索(Mosso)研究人类的疲劳开始,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了。许多著名学者从多种视角采用不同手段广泛研究疲劳,并先后给疲劳不同的概念。在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1982年)上,对疲劳的概念取得了统一认识,即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不…  相似文献   

8.
网球运动的疲劳与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球运动的疲劳有着其项目的自身特点,本文阐述了网球运动疲劳产生的机制,并提出了一些消除疲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竞技运动中,促进疲劳恢复是提高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本综述了多种药物消除疲劳的方法,旨在为运动员消除运动性疲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运动训练中人们非常重视对运动员疲劳的判断,运动员的疲劳出现以及疲劳的产生如何尽快恢复,已成运动训练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显然对运动训练的判断和恢复有助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本文在训练实际中经常采用有效的判断疲劳的方法及消除疲劳的手段总结如下:1皮划艇训练中对运动员疲劳的判断对运动训练有许多判断疲劳的方法,如:观察法,运动员自我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的运动训练中人们非常重视对运动员疲劳的判断,运动员的疲劳出现以及疲劳的产生如何尽快恢复,已成运动训练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显然对运动训练的判断和恢复有助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本文在训练实际中经常采用有效的判断疲劳的方法及消除疲劳的手段总结如下:1皮划艇训练中对运动员疲劳的判断对运动训练有许多判断疲劳的方法,如:观察法,  相似文献   

12.
竞技健美操运动是一项高强度、高频率的竞赛项目,机体在训练过程中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机体极易产生运动疲劳现象。如何有效消除疲劳对运动员训练、竞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多种研究方法,详细分析了运动疲劳产生的机制,调查了大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易疲劳部位及自感有效性回复手段,为教练员、大学生运动员在有限的训练条件下,开展科学训练,有效回复运动疲劳,避免运动损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运动性疲劳的心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文献资料法、个人访谈法和现场观察法为基础,对运动训练中心理疲劳的致因、训练中的表现及判断方法和如何消除心理疲劳的产生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帮助教练员深入的了解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相关知识,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和消除运动员的心理疲劳,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4.
运动疲劳发生时,机体的运动能力下降。疲劳的消除对运动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影响。中药因其成分天然,安全有效,在抗运动疲劳方面有其自身优势,本文针对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对西安市临潼区990名中学生进行慢性疲劳问卷调查,分析影响慢性疲劳形成的因素,筛选出慢性疲劳学生并施加中等强度台阶实验,检测其尿11项指标.结果表明:慢性疲劳学生尿检指标中的尿蛋白、尿胆原含量在运动前后与正常学生相比有显著变化,其中正常组学生运动后比运动前尿蛋白含量明显增长,而慢性疲劳组学生增长了69%;正常组学生运动后尿胆原含量比运动前增长了0.39%,慢性疲劳组学生则增长了31%.通过运动前后尿液代谢物检测对预防中学生慢性疲劳运动风险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一般性运动疲劳的生理机制,提出了有效恢复运动疲劳的几种方法与措施,供教练员与运动员借鉴。  相似文献   

17.
谈谈运动性疲劳和运动后的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运动性疲劳,顾名思义就是由运动引起的疲劳。它是疲劳中的一种,也是我们参加体育活动后的常见疲劳。凡参加过体育活动的人都会在某些锻炼、比赛之后感到很累,再锻炼或比赛时运动能力就比原来差了,这时,就意味着出现了疲劳。累的感觉和疲劳并不一定都同时出现,累是一种主观感觉,疲劳却是一项客观的指标。疲劳会引起累的感觉,但有时对运动或活动没兴趣时,在没有疲劳的情况下也会感觉到累。  相似文献   

18.
疲劳是机体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过程。一九八二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化会议对疲劳概念作了统一,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在体育运动实践中,人们只有充分认识疲劳的本质,才能更为有效地预防和延续疲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运动技术水平。目前的认识包括两大方面:①就疲劳发生的部位而言,有中枢疲劳,神  相似文献   

19.
疲劳是运动训练的必然产物,又是一种生理现象,对人体来说也是一种保护性机制。如果疲劳没有及时得到消除,下次训练新的疲劳又产生了,这样疲劳就可能积累,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过度疲劳,影响体育考生的身体健康,从而导致运动成绩的下降。因此在运动训练结束后,如果能及时消除疲劳,使体力得到较快恢复,将有助于训练成绩的巩固和提高。  相似文献   

20.
抗运动性疲劳中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运动人体科学领域开展抗运动性疲劳中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进行了展望,对国内运动人体科学领域抗运动性疲劳中药的药理学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分析了用药物动力学方法研究抗运动性疲劳中药的优势所在。结果表明:运动人体科学领域抗运动性疲劳中药的药理学研究仍需完善,有效药物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应逐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