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世”背景下的出版业编辑转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中国“入世”步伐的日益加快,各行各业都在关注“入世”对自己可能产生的影响,出版业也不例外。那么,“入世”对出版业特别是编辑工作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中国“入世”必将深刻地改变中国出版业态,进而带来编辑工作和编辑职业特征划时代的变革,这就是所谓的“编辑转型”,它是整个“出版转型”的组成部分。一、编辑转型的时代背景粗略地来看,“入世”对出版业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入世”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出版界与国际出版界的广泛交流,加速中国出版走向世界的进程,从而要求中国出版业的运作规范向出版业的“国际惯例”…  相似文献   

2.
"传媒入世"的杜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 国加入WTO后 ,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 ,转变为法律框架下的规范性开放 ;以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 ,转变为中国与世贸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开放。从整体上看 ,物流开放必然带来内外信息的互动 ,对传媒和新闻理念产生重大的影响 ,但这不等于外国传媒注定要涌入我国 ,发生一场轰轰烈烈的“传媒入世”。最近一年来 ,新闻学领域大肆炒作的“传媒入世” ,纯属研究者炮制的一种幻影。“传媒入世” ,有何根据 ?“传媒入世” ,是指我国入世后 ,新闻媒体作为一种服务产业也同时按照WTO规则进行“贸易”。许多学者发表了大量文章暗示“传…  相似文献   

3.
《电子出版》2000,(7):55-56
在规模空前的第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工业展览开幕前夕,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电子基础发展研究中心、易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办的“首届中国汽车业电子商务研讨会”在中国大饭店隆重举行。这场“鼠标加车轮”的研讨会,把时下最热门的两个话题──汽车与电子商务紧紧结合在一起,引起了汽车及相关产业、IT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AUTOCHINA2000把中国百姓按耐已久的对汽车的热情和渴望撩拨到了极点。而作为本次车展的一个突出特点,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汽车行业,把原本就竞争激烈的…  相似文献   

4.
陈栋 《今传媒》2006,(7):4-6
徐俐,中央电视台国际中文频道的资深新闻主播。从业以来曾两度获国家政府奖,华语节目主持人金奖。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几乎所有重大新闻报道都由其担纲主持,如早期的香港、澳门回归庆典、“9.11”袭击事件、伊拉克战争、中国入世报道等等。2005年的“直播新疆”更被喻为其职业生  相似文献   

5.
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双边协议,中国在2000年“入世”的前景一片光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中国将全面融进国际经济体系,对改善我国外贸环境、促进国内经济改革、提升国际政治地位都大有好处。然而,在“入世”之初,由于“游戏规则”突然发生变化,国内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一个调整和适应过  相似文献   

6.
匆匆5年路     
2006年12月11日,是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周年纪念日。不少专家和学者把中国走过的这5年历程称为中国入世后的过渡期,认为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一个重要时期。事实证明,“狼来了”非但没有给我们带来灾难,就连入世前人们普遍担心会遭受灭顶之灾的汽车业也实现了结构性产业升级和发展,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无论在速度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入世5年来,中国和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交融的状态——中国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7.
中美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协议标志着中国在“入世”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中国“入世”步伐的逐步加快 ,对国内IT服务业来说 ,可谓喜忧掺半。如何面对加入WTO的挑战 ,正日益成为IT服务业必须面对的一个紧迫而又现实的问题。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 ,与国际接轨 ,走国际标准化之路 ,就成为国内IT服务业明智而又必然的选择。唯有如此 ,国内IT服务业才能在入世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国内外著名企业———联想已为“入世”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 ,联想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孕育着联想人勤奋工作精神…  相似文献   

8.
2000年12月16日,中国汽车工业史上将会记下这个里程碑式的日子—— 我国第一款拥有整车自主知识产权、并可与国际大汽车公司产品竞争的“中华”牌轿车在沈阳下线。  相似文献   

9.
《电子出版》2004,(7):11-11
从整车厂到零部件供应商的供应链层级众多,在很大程度上为汽车业的精益生产带来不利因素。6月份,首届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家年会暨汽车电子信息化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国内数百家整车和零部件厂商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国内和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与会代表纷纷表示,需利用IT管理推动汽车零部件行业向精益生产方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入世”,成为各媒体的“抢眼”新闻。尽管中国“入世”谈判漫漫长达15年,媒体也跟踪报道了15年,但对国内大多数受众来说,仍然是件新鲜事。 比如,何谓非关税贸易技术壁垒、绿色壁垒、配额限制、反倾销与反  相似文献   

11.
伤疤、鸡肋与洋主力,这是三个对中国汽车业的关键词,在实行了27年的技术换市场策略后,中国的汽车业又将走向何方。27年,中国用中外合资建立了完备的汽车零部件体系,也培育了一群庞大的中国汽车人。中国如约给了市场,却没能真正换来技术,中国号称是全球第一汽车大国,却不过是以外资为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周刊》2010,(36):82-83
作为一名关注汽车业发展的非专业人士.笔者第一次近距离接触SUV产品是在2004年北京国际车展。此后短短数年.中国汽车市场呈跃进式发展.而社会的急遽变迁同样让人有些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13.
一、国有书店"入世"面临的冲击和影响 国有书店特别是新华书店,"入世"后仍然是中国书业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竞争的主力军.同时入世对中国批发零售业来说,受到"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原则影响最大,国有书店将直接受到国外书业分销的冲击和考验.  相似文献   

14.
“以国内市场换国外技术”,这一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初衷,正在被CKD(全散件组装)模式瓦解。面对满街似是而非的“中国造”汽车,我们面临技术、市场两头空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信息系统工程》2005,(12):12-12
为期四天的第十届中国(天津)信息技术博览会暨国际IT人才交流会、2005国家信息化发展论坛、首届中国(天津)汽车电子产品展览会(简称“两展一论坛”)于11月7日在天津国际展览中心圆满降下帷幕。作为国家重要的IT技术展览会之一,第十届中国(天津)信息技术博览会以“数字技术与生活”为主题.设立了天津信息化成果展区、网络与通信展区、环渤海信息产业交流展区、国际IT人才交流区、汽车电子展区、手机娱乐展区、数码视听和办公自动化展区等7个专业展区.1100个展位.展览面积2万平米。  相似文献   

16.
框架竞合:以中国入世报道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亚 《新闻大学》2004,(1):21-26
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被认为是中国主动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标志着中国“完全融入”到国际社会之中。人们把中国的入世与30年前中国重返联合国相提并论,认为30年前在联合国恢复席位标志着中国重返政治舞台,那么今天中国入世则标志着中国走向了世界经济的中心(中国新闻社,2001)。至此,中国在“仪式”上完成了对世界政治、经济两大舞台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我国加入WTO后,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的规范性开放,以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中国与世贸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开放。从整体上看,物流开放必然带来内外信息的互动,对传媒和新闻理论产生重大的影响,但这不等于外国传媒注定要涌入我国,发生一场轰轰烈烈的“传媒入世”。最近一年来,新闻学领域大肆炒作的“传媒入世”,纯属研究者炮制的一种幻影。 (一)传媒入世,有何根据?1.传媒入世,是指我国入世后,新闻媒体作为一种服务产业也同时按照WTO规则进行“贸易”。许多学者发表了大量文章暗示传媒入…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车业似乎在逆风而行,但过程并不顺利。今年以来,中国的民营汽车业代表之一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并购“沃尔沃”这个被誉为“全球最安全的轿车”的知名品牌,过程就一波三折。  相似文献   

19.
电子音像业:如何应对“入世”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入世”历经重重困难即将实现,中国电子音像业首当其冲面临挑战和机遇。“入世”对推进电子音像产业改革、促进市场化和加速国际接轨十分有利;而“入世”降低相关进口产品关税对电子音像产业的冲击则很大。中国电子音像业属于供给总量偏大,供给结构不合理,而目前经济效益欠佳的行业。因此,“入世”对中国电子音像业的冲击是明显的,冲击来源于技术、市场和投资,冲击焦点在于机制、人才和技术,冲击结果应是改革、创新和发展。一、冲击势不可挡1.技术冲击势不可挡电子音像出版行业是一个技术性较强的行业,而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化和…  相似文献   

20.
刘建明 《新闻记者》2003,(12):27-28
2002年第2期《新闻记者》发表了笔者的《“传媒入世”的杜撰》一文(以下简称《杜撰》)。接着,《新闻记者》第5期又发表了潘玉鹏先生的商榷文章《“传媒入世”并非杜撰》。《新闻记者》2003年第10期发表的《如何认识“入世”对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影响?》一文(以下简称《如何认识“入世”》),也对笔者的文章提出不同看法。但是读过这些商榷文章,发现作者没有完全理解我的文章,陷入自我争鸣,使学术讨论打了水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