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燕 《江苏教育》2007,(4):49-50
一、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 科学的教育活动需要科学的评价。评价除为了评判和鉴定教与学的效果外,它还有更重要的目的,即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指明教与学的方向。所以要把评价和学习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以学生为主的评价方法。长期以来.不少教师误以为考试就是评价的全部,这是不公正的,它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由此看来,教师应该要注重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对传统教学评价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是前苏联合作教育学派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以分数作为主要手段的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教师是评价者,学生是被评价者:同时,这种量化了的分数评价的结果又被认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唯一标志,即以定量评价取代了  相似文献   

3.
本次评价与考试活动结束了,它带给了我们深深的思考。首先,新课程评价改革要取得进展,就必须创新评价机制。新课程一直强调评价者要从“高高在上”走下来,放下架子,走入教师中间,与教师交流、合作,与教师共同完成评价。但问题是如何走下来。这不仅仅是评价者的问题,更是一个机制的问题。我们的制度本身就“高高在上”,它使得评价者总是不自觉地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方式进行工作。本次活动首先从制度上进行了改革,要求评价者在所有的评价环节都要与教师一起研讨。有了这样一个平台,评价者由“高高在上”变成“教师的一员”才成为了可能。其…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师历来只是一个“失语”的被评价者由于强调客观性,我国传统的幼儿园教师评价通常是依照“主体-客体”的模式展开的。换言之,为了避免教师个人的主观参与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教师通常只能是评价的客体,而评价主体通常由外在人员(主要是管理者或专家学者)来充当;评价是一种外在于教师的活动,教师无法逾越被评价者的角色而能动地作出自我评价。因此,教师从一开始就是没有发言权的“被物化”的个体,他们一直只能是接受他评的被评价者。基于这一模式,作为主要评价主体的管理者和专家学者与作为评价客体的幼儿园教师之间通常是不平等的…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实施着 ,新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 ,新课程的实施能否顺利 ,关键因素是评价。评价是根指挥棒 ,它点击着被评价者最敏感的神经 ,尤其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 ,它能激励或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于评价 ,首先 ,我们要明白一个问题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新课程明确指出 :评价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 ,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关心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评价的根本目的不是帮助教师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 ,而是帮助教师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其次 ,我们要明白在课堂对学生的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该用怎样的评价方法和…  相似文献   

6.
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实践方式.它是沟通教育理想“此岸”和学生发展“彼岸”的具有转换功能之“桥”,是师生学校生活的核心构成,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策划者、承担者、指导者和评价者,必须围绕活动的目的与任务,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和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与创造等提供可能,创造条件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增强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尹莉 《考试周刊》2009,(50):91-92
审视传统的数学课程评价,它将评价作为甄别与选拔的工具,作为区分被评价者的一把尺子。在传统数学课程评价观下,被评价者始终处于评价的被动地位,游离于整个评价活动之外,因此,评价结果对被评价者的效用并不明显,即是说,评价结果对被评价者较少具有激励作用,评价结果很难激发被评价者不断改进、不断发展的内部动力。鼓励式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正在发展着一种新型的教育评价,即视导评价。我们不仅重视教育成果,而且注意学校教育的过程和情境;不仅使用科学测量和统计技术,而且根据教育科研的结论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由于评价者通常是视导人员和行政人员,被评价者通常是教师、校长或学校整体,它基本上属于管理活动,姑且称之为视导评价。要搞好视导评价,必须强调自我评价。这是因为:(一)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为达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必须依靠学校内部实际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调自我评价有助于自我认识,自我完善。(二)来自外部的评价,被评价者有  相似文献   

9.
“学生评价”在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落实和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而评价者本身的价值取向则是关键中的关键。随着人们对知识性质的重新认识、对评价功能的重新定位以及新的课程评价标准的出现,体现在“学生评价”上也发生了变化:它要求评价以培养学生的活力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即时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评价者对于评价对象的具体表现所作的即时的表扬或批评”.它通常与数学教学活动过程相结合,贯穿于学习的过程中.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实施即时评价,能促使学生充分参与学习,使即时评价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多元评价主体参与听评课"是指将教师、学生、专家、家长等多个参与听评课活动的评价者引入课堂教学,形成专业合作体,再依照他们在听评课活动中所处身份和不同目的,从不同角度探究课堂、发现问题,并通过对话、讨论等交流方式帮助教师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它有利于改变以往听评课活动中评价主体单一,被评价者消极被动的现象,能有效提升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质量。  相似文献   

12.
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价值的增值,从更高意义上讲是加快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效能。为此,几年来,我校一直坚持采用多元评价制度。这是一种“多元观察性评价”,通过评价者同教育活动有关的各种人员接触,了解其愿望,并把其同实际活动进行比较,对教育决策方案做出修改,对大多数人愿望做出应答,以使教育能满足各种人的需要。多元评价制度从教育目的的本质出发,尊重了受教育者与施教者的教育需求,体现了多元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增强了评价之外的收益。它更符合现代教育评价要求,能够调动学生、教师、家长的多方参与,也能动员社会力…  相似文献   

13.
王兴兰 《山东教育》2002,(36):24-25
一、建立幼儿活动教育的评价体系幼儿活动教育评价上的误区,具体表现在:盲目性评价——只对教师组织教育活动中最有印象或最感兴趣的某一环节(某些环节)进行讲评,发表看法,盲目地对整个教育活动进行肯定或否定;片面性评价——仅仅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的技能技巧(组织能力及本身的素质)为主要标准,对被评价者某个角度或侧面进行评价,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主观性评价——评价者受个人因素及主观臆断的影响,容易与被评价者产生对立情绪,阻碍评价活动的开展,失去评价的意义;随意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想到什么说什么,难…  相似文献   

14.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面向教师,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的评价,是持续不断的过程评价,是多角度的全景式评价,能激发被评价者对工作的主体感,满足被评价者信息沟通的需要,增强被评价者的职业认同感,只有掌握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质,才能充分发挥其激励功能,使这一评价模式为教育增添活力。  相似文献   

15.
一、对课时评价目的的认识一节课之内 ,系统的、自觉的课时评价一般包括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 ,而非系统的、不自觉的课时评价则贯穿一节课的始终。我们认为 ,这些评价既包括对学生“学”的评价 ,也包括对教师“教”的评价。对学生“学”的评价主要是教师根据课时的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提问、测试等方式 ,“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 ,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1]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是评价者 ,学生是补充评价者。但实际上 ,学生的反馈信息间接地对教师的“教”作了评价 :教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受教育者、被影响者和教育活动的参与者,他们的特点与某些行为会直接影响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期望和评价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心理学家在教师群体中做了这样一项调查研究,让教师看两个学生的照片,其中一个学生衣着整洁、长相端正,另一学生外表凌乱,长相较差,用“聪明”、“友好”、“守纪律”和“笨”、“不友好”、“调皮捣蛋”对两个学生问卷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教师课堂评价语不能简单、机械地一味赞扬,更不能一味地指责和惩罚。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要加强被评价者与评价者之间的沟通与协商,需要师生之间真诚的交流,既要遵循“合作原则”也要注意“礼貌原则”,违背“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势必破坏言语交际的公正性,势必给知识的传授、师生的共同发展、学生的人格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作用的过程”。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园教育工作由单一评价主体渐渐地向多元化评价主体方向发展,幼儿的评价主体地位日益得到凸现。但幼儿作为评价者主要体现在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方面,幼儿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者几乎无人论及。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评价的基本要求是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评价活动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性"评价,整个评价过程体现更多的是教师的价值取向和认知判断。学生在这种模式下,虽然可以得到教师权威性的评价,但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在教学中运用同伴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不仅可以改变学生在评价中的被动角色,还能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20.
潘翠芸 《新课程研究》2009,(12):136-137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对同一事物或现象使用不同的价值标准可能得到不同的判断。发展性评价将着眼点放在被评价者的未来,包括大众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需要。传统教育评价由于其目的重在甄别、选拔,所以只关注教育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