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钟顺毅 《广西教育》2008,(26):16-16
实施新课程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开发好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一种新的教材观,摈弃那种“教教科书”的做法,变之为学会“用教科书教”,同时还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能否通晓并驾驭教材,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充分自由、积极主动地参与历史知识的发现过程。理解历史概念、归纳历史结论,实现对历史教材的“再创造”,对于搞好中学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从四个方面谈谈对历史教材“再创造”的几点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斧正。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数学教学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教学,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学,让探究性学习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因此教师应该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对教材再处理和再创造,使学生更容易认识问题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4.
今年秋天,南通市初中数学将开始全面启用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我有幸成为数学学科“市课改研究中心组”成员。现把由我执教的“1.1正数和负数”作为课改实验课,供大家研究。从教材的角度,我把这节课的重、难点定位于:让学生体验引入负数的合理性和迫切性,建立正、负数概念,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感受发现、发明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国际著名的数学教育权威弗赖登塔尔主张数学与现实应密切结合,并能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创立了“数学现实”论。在此基础上,弗氏提出了“再创造”数学策略,他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其中既包含了内容又包含了形式,既包含了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改变,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已很少出现,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多了,合作交流的范围广了。但我时常会在听课中发现,一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教学表面的热热闹闹而忽视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教师教得依然很辛苦,学生学得还是很痛苦,学生忙碌了一节课,  相似文献   

7.
数学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根据数学新课程特点,实施数学“再创造”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掌握最佳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推广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于2001年秋季在全国18个省市各中学启用了.其中《数学》第一册(上)添加了简易逻辑的内客,许多中学数学教帅对本节内容较陌生.本文就一些中学数学教师对某些问题的困惑及师大学生教育实习过程中带回的一些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1 传统逻辑与数理逻辑 逻辑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指:词、思想、理性、规律等.逻辑学研究的是:判别一个推理过程是否正确的标准.数理逻辑也叫符号逻辑,即用人工符号来书写逻辑法则,它是一门涉及数学、逻辑学、哲学等几门学科的横向交叉学科.传统逻辑用以表示命题形式和  相似文献   

9.
10.
高中数学教材的“二次开发”是以高中数学教材内容为开发素材,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从知识的建构、知识的补充、知识的拓展、知识的提炼四个方面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让教材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顾静娴 《考试周刊》2009,(9):112-112
数学教育的“再创造”教学方法,是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提出来的。他批评传统的教法“将数学作为一个现成的产品来教”、“只是一种模仿的数学”。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激活儿童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储备,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空间,去“做数学”,完成“数学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主席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他又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道破了教育活动的真谛,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发展人的创造能力。因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也就成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然而,课本知识绝大多数是前人的间接经验、旧知识,要使我们的教育对象通过学习这些前人的间接经验、旧知识,而要成为走向21世纪的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新人,这似乎是一对矛盾。  相似文献   

13.
余知才 《新疆教育》2013,(16):60-60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履行好自己的课堂主导者责任,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从“圣经”到“材料”——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圣经式”教材观是教育的社会控制职能和制度化教育强化的结果,也是中国教育和社会发展水平有限的反映,它不仅限制了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和创造性,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创造意识,而且割裂了课程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材料式”教材观的兴起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有助于释放教法在教学中的张力,改善教师的职业生活和学习的学习生活,提高教学质量,中国还缺少从整体上拒绝“圣经式”教材观的能力,但“材料式”教材观也有其发展的一定空间。  相似文献   

15.
古人尚有“不唯书”之说,可今天我们的教师为什么仍然对教材如此虔诚,如此顶礼膜拜昵?教材到底是什么?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对教材就有过精辟的论断: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专家也多次强调教材编制的目的不是为教师提供“法定”的文件,让教师屈从于教材的要求,而是定位在为教师的教学服务,是为教师提供精心打造的、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6.
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知识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鼓励学生求异、求是、求佳、质疑,鼓励直觉、猜想、挑战和不怕失败。  相似文献   

17.
马晓杰 《辽宁教育》2004,(12):45-46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新的教材也应运而生。可以说,当前的课改实验,既是教学观念的转变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过程,同时又是新教材的验证过程和改进过程。虽然新教材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创新教学的众多素材,但作为教师却绝不能完全照搬使用,而是应该进行积极改进与深层次的挖掘。如何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让新教材焕发新的活力,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该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该倡导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而作为课程改革重要载体的新教材如何承载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如何展现新《课标》的“主动性”和“再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19.
王英 《考试周刊》2013,(75):46-46
数学概念可以从本质上反映一类数学现象,是学生在解题时的思维核心,但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忽略这个过程,因而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下降,而"再创造"的数学教学方法的提出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本文从"再创造"数学教学方法的起源讲起,分析了"再创造"数学教学法的应用特点,并根据其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做了推广。  相似文献   

20.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认为,有指导的"再创造"应成为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