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之一,诚信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我国目前的现状看,诚实守信似乎成了相对紧缺的道德资源,失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因此,在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加强对诚实守信的反思与重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
历史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反思是在每一学期开学时进行的反思,是对本学期的历史教学活动进行一次"定位",这种反思能使历史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反思,是在每一学期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及时、自动地对每一节历史课的具体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又分为"课前反思、课后反思和课余反思"三个方面,这种反思能使历史教学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是反思的重要部分;教学后反思是在每一学期的历史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本期历史教学行为进行"扬弃"总结,做到既"扬"其长处,又"弃"之糟粕。如此反思才能使教学经验择优化、理论化,才能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上海市四所初中778名学生关于诚信认知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90后”青少年在诚信观上表现为认同与忧虑共存的整体特征。他们认同诚信为当代社会的主旋律,但对社会诚信现状深表忧虑;认同“为利弃信”的观点。在性别上,女生比男生更诚实、守信和讲信用;在年级上,不同年级学生在“诚实”、“信任”和“守信”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学习成绩上,成绩好的学生更倾向于诚实、守信和讲信用。  相似文献   

4.
葛鹏举 《考试周刊》2011,(41):169-170
教学反思也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作为一线教师,我经常在思考: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到底该怎么上?到底怎样的课才算一节好课呢?我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对教学理念的反思、课堂模式反思、教学方式反思、课后反思四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尝试。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著名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也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反思,即思考,是对行动方案、过程、结果进行的深思熟虑作出抉择、探究原因等。反思也是一种经历,即再认识,是以不同...  相似文献   

6.
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在各地、各领域的迅速发展为维护社会诚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此过程中也暴露了其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功能定位不清晰的问题。明确其功能定位对于理论上消解失信惩戒与“一事不再罚”的紧张关系,立法上为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入法铺平道路,实践中改变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运用中出现的泛化问题等均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在重新梳理和界定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社会交互成本概念对如下判断进行了论证: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不是行政奖励和行政处罚而是交互便利与交互约束,这种便利与约束不是现行民事法、行政法或刑事法层面的奖惩机制,而是新型的社会治理工具;对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功能的这种定位,既适用于商务和社会诚信建设,同样适用于政务和司法领域的社会信用建设。  相似文献   

7.
“诚信”即城实守信.字典上解释“诚信”是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守信”是:诚实不欺,遵守诺言。  相似文献   

8.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说明了反思与教师成长的关系,反思是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法宝"之一,是教师发展、成长、成为名师的重要途径。在去年我县初中化学优质课比赛中,笔者有幸被聘  相似文献   

9.
鸦元兵 《考试周刊》2010,(37):16-17
苏教版数学教材从五年级开始安排了"评价与反思"的内容,但是,对"评价与反思"的意义还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和实践上的忽视,如何对教材中的"评价与反思"进行深度的运用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信息之窗     
《宁夏教育》2004,(5):70-72
诚信的内涵 诚信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它是分而二、合而一的规范,既可以以诚实、守信两个规范出现,也可以单独成词,成为独立的规范。确立诚实守信规范的目的是建立普遍的信任关系和正常的社会信任系统,所以,诚信就是诚实、守信、信任的内在统一体。 1. 诚实。就是忠诚老实,它主要是对人处事时的道德准则。这一准则要求人们与人交往时说真话,向别人传递真实信息,不掩盖或歪曲事实真相。诚实是最古老最原始的道德要求。 2. 守信。就是遵守诺言,实践自己的诺言。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守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信的基本释…  相似文献   

11.
记得有人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才能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相似文献   

12.
诚实守信虽然只是立身做人的起点和出发点,然而,正因为有这样的起点和出发点,其它一切高尚道德的发生和发展才有可能,它是立身做人的道德基石,它决定着道德性质和走向。一、诚实守信是立身做人的起点和出发点诚实守信简称诚信,其含义是:心口一致谓之诚,言行一致谓之信。相反,心口不一谓之欺,言行不一谓之骗。诚信与欺骗鲜明对立。诚信的总体含义就是指既不自欺,也不欺人,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诚实守信的含义看,它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对做人来说要求并不高,它并不属于非常高尚的道德范畴,我们不能说某人诚实守信了,某人在做人上就多么伟大了…  相似文献   

13.
关于诚信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是个讲究诚信的民族,诚信守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诚信,本是为人的基本道德素质,可我们今天却大张旗鼓地把它提出来,意犹何在?笔者针对此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与思考。一、诚信和诚信教育的内涵“诚信”即“诚实、守信”,在个人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中,我们应当以“诚实守信”作为个人立身处事的根本原则。中国古代传统道德认为,一个人的言行如果失去了“诚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条件。古人说“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就是诚实、真诚,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自欺,不欺人,为人处事不掩饰、不做作。宋代思想家司马光强…  相似文献   

14.
诚信包含诚和信两个方面的内容要求。诚者,待人诚实,处世真实;信者,讲信用,守承诺,重信誉。诚信者,诚实而守信也。诚信,作为道德规范,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和提倡。《论语》中对如何使"天下有道"提出了要求,在它的诚信的教育背后隐含的就是"诚信"的缺失。文章分析了《论语》诚信思想的特色,揭示其背后所隐含的诚信缺失现象。  相似文献   

15.
教学反思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人类的实践水平是在反思过去、反求诸己中不断提高的,教学实践也如此。有些教师工作几十年,业务水平原地踏步或进步微小,这或许与不加强教学反思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也常常看到:有些教师上完课把教科书等一扔,根本不去反思。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教学反恩,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向更高的层次跃进。那么如何进行呢?下面谈谈自己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诚信包含诚和信两个方面的内容要求。诚者,待人诚实,处世真实;信者,讲信用,守承诺,重信誉。诚信者,诚实而守信也。诚信,作为道德规范,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和提倡。《论语》中对如何使"天下有道"提出了要求,在它的诚信的教育背后隐含的就是"诚信"的缺失。文章分析了《论语》诚信思想的特色,揭示其背后所隐含的诚信缺失现象。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基本含义,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2.搜集并讲述关于讲诚信的故事,知道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体验诚实守信的愉悦感和不诚实守信的羞愧感。3.学会在生活中诚信待人,说话做事诚实守信。4.对别人的承诺实事求是、讲原则。对他人作出承诺后努力兑现。【教学重难点】理解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习做有诚信之人。【教学准备】微视频、诚实守信故事、诚信卡片。【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从考试作弊现象看高校诚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考试作弊行为是大学生缺失诚信的具体体现。应加强教师诚信道德教育,以在学生中树立诚实守信的示范,在"两课"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融入诚信教育,开展诚实教育的各种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诚信素质,同时完善高校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  相似文献   

19.
符文娟  张莹 《文教资料》2011,(11):157-158
在新课改的提倡下,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需要不断地总结教学的经验心得,进行教学反思,推动教学水平的提升。却很少有人对"教学反思"进行反思,思考教学反思到底对教学工作具有什么意义,当前的教学反思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本文对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以及学校如何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与实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诚信是政府存在的根本,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政府守信是法律对政府的要求,政府守信要求行政行为必须守信;公务员诚信是政府行为守信的保证,公务员诚信一要自律、二要打造公务员诚实守信机制,三要铸造公务员诚实守信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