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先秦婚俗中的履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向《说苑.修文篇》中有关先秦亲迎礼仪式的记载中提到了“取一两屦以履女”的行为,这种行为无疑具有某种含义,而此含义的确定又取决于使亲迎这一礼仪系统整体得以产生并运作的指导观念。由相关的文献记载来看,两周时代的亲迎礼是以“妇顺”观念为核心而展开的;同时,“屦”、“履”、“葛屦”等物象本身就包含着“柔”、“顺”之意。因此,先秦亲迎礼中“取一两屦以履女”的行为是妇顺原则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对《孟子》“巨屦小屦同价”的解释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见。我们认为,“巨屦小屦”是被“逐一看待”的“每一个”,“同”是“分别+同”而不是“整体+同”。“巨屦小屦同价”=“巨屦同价,小屦同价”,即“巨屦小屦”“分别同价”。  相似文献   

3.
由于观念与认识的不同,对《诗经》中的作品《葛屦》出现一些不一致的看法本文试通过对“葛屦”、“可”、“裳”、“要、”等词、句的分析和研究,对《葛屦》的主旨作出一个新的解释和判断。  相似文献   

4.
《齐风·南山》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风.南山》一诗,后人大都认为是一首讽刺齐襄公淫乱无耻的诗。然此说是对“雄狐绥绥”兴义的误解。本文对“齐子”的身份进行了探讨,又从挖掘“南山”、“雄狐绥绥”、“葛屦五两,冠纟委双止”、“艺麻和析薪”的深层含义入手,从而证明这首诗与婚姻有关,是一位齐国诸侯亲自到鲁国定亲回家后,听说别人仍在追求自己的未婚妻而发感慨所作的诗。  相似文献   

5.
履,《说文》云:“足所依也”。《方言》云:“朝鲜列水之间谓之邛角,南方江沔之间总谓之矗,梁益谓之屣或谓原,履其通语也。”通语,即当时的普通用语。除方言的差异外,不同时代履也有不同的名称,《说文通训定声》云:“古曰舄,曰屦,汉以后曰履,今日鞲”。鞵为鞋的异体。据履的材料与式样的差异,可分为若干种类,草履,又称之为(?),营屦、菲屦、苞屦;麻履,又为绳履(麻绳织的鞋子)。屝,后称之为麻鞋;屐履,又为木屐、屐(?),或单称为屐;革履,又称为韦舄。鞍(鞋)、靴、(革少)、鞮、革鞜等,幼儿穿的又特称为靸;葛屦,葛布做成的鞋,葛是一种植物,纤维可织布,又称为苧蔴;丝履,有的释为以彩丝作装饰的履等等,真可谓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6.
战国以前,"屦"和"履"不同义;战国以后,二者同义。"履"对"屦"的替换起始于战国时期,完成于西汉时期,二者演变的原因与社会发展有关。此后的"屦"逐渐退出常用词领域,虽然在文献中仍有些许的用例,但已具有了古词语的性质。大约到了唐代,"履"的常用词地位又被"鞋"取代。  相似文献   

7.
由于观念与认识的不同,对《诗经》中的作品《葛屦》出现一些不一致的看法,本文试通过对“葛屦”、“可”、“裳”、“要、等词、句的分析和研究,对《葛屦》的主旨作出一个新的解释和判断。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鞋的别称,据史书记载有:履、屐、屣、屦等。 履,lu,鞋。《郑人买履》以及《史记》中《留候世家》:“孺子下取履。”还有《孔雀东南飞》中脍炙人口诗句:“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上诸“履”皆为鞋。 屐,ji,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履,身登青云梯。”木屐,谢灵运穿的那种木鞋。山水诗人备有一种特制的木屐,屐底装有活动齿:上山去掉后齿,下山去掉前齿,而木屐则以木板作底,上有带子,状似拖鞋。 屣:xi,鞋。李白《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金陵遇太守,倒屣欣逢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相似文献   

9.
鲁人徙越(1)鲁人身(2)善织屦(3),妻善织缟(4),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5),而越人跣(6)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7)。以子之长,游(8)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9)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难点注解】(1)鲁人徙越:鲁人,鲁国人。徙:迁移。越: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浙江一带。(2)身:自己,本人。(3)屦:麻、葛等制鞋的原料。(4)缟:生绢,制帽子的原料。(5)屦为履之也:履,鞋,这里用作动词,做鞋。织屦是为了做鞋穿。(6)跣:赤脚。(7)被发:被同“披”,披散头发。(8)游:游历,这里指到外地谋生。(9)其…  相似文献   

10.
古时所称“足衣”,有内外之分,既指鞋,也包括袜。汉代以前的鞋称为“屦”,是用丝、麻、草或皮等材料制成。一般百姓只能穿着草编的屦,即草鞋。草屦也作为丧服或罪人的刑服。比草屦稍好一些的是葛屦,即用葛藤纤维编织的鞋,是一般平民穿着的鞋。  相似文献   

11.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韩非子·说林上》)  相似文献   

12.
释“捆”     
对于《孟子》中“捆屦”之“捆”的解释,存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释为“叩椽”,一种释为“编织”,第三种将“叩椽”与“编织”合流。文章认为“捆”当释为“编织”义。  相似文献   

13.
鲁人徙越     
原文鲁人身善织屦(1),妻善织缟(2),而欲徙于越(3)。或(4)谓之曰:“子必穷矣(5)。”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6),而越人跣行(7);缟为冠之也(8),而越人被发(9)。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10),其可得乎(11)?”注释(1)身:自己;屦(jù):古代的一种草鞋。(2)缟(gǎo):白色的生绢。据《礼记》的说法只有周人才用缟做帽子。(3)徙(xǐ):迁移。(4)或:有的人,肯定性无定代词。(5)子:您,对对方的尊称。(6)履:踩,这里指穿鞋走路。(7)跣(xiǎn):光着脚。(8)冠: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戴帽子。(9)被:披。(10)使:它后面省略了兼语“之”…  相似文献   

14.
"鞋"(鞵)字,据考证在唐代以后使用频率才逐步上升,而在这之前,皆由"履"字率领诸如"屦"、"屐"、"屣"等几个形似义近的古字来表达的。在《说文解字》《广雅》《玉篇》及《方言》等古代字词典或相关注释中,这些字往往注解为"履也"。现略作辨析,且举隅古代诗文中的用例和保留在现今成语中的义项。一.词义外延有别"履"在古汉语中可以说是通称,泛指"鞋子"。《说文解字》曰:"足所依也。"成语"郑人买履"、"削足适履"、"西装革履"  相似文献   

15.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③;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摘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身:亲身,自己。屦(j&):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草鞋。②缟(g25):生绢。③跣(xi2n)行:赤脚走路。【译文】鲁国有个人善于编织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纺纱,他们想一起迁徙到越国。于是有人告诫他:“你一定会受穷的。”鲁人问:“为什么?”那人说:“草鞋是用来穿的,但越国人却赤脚走路;纱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却披头散发不戴帽子。…  相似文献   

16.
儒家学说由先秦诸子学之一的原始儒学转变为汉代经学 ,其中有着内在的思想发展规律。考察先秦儒家道论 ,可以看出 ,孔孟之道重在日常的人伦践履 ,荀子论道更强调其作为认识论上的真理 ,《易传》则通过道、意、言的关系 ,把道与儒家经书紧密结合起来 ,突出了经书的真理性。汉代董仲舒继承先秦儒家道论 ,提出了“深察名号”的认识论和“微言大义”的经学解释学 ,为汉代经学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金文中所见到的“履”字,结合文献记载,说明履字的本来意义,并进一步指出许慎《说文解字》中关于“履”字说解的不妥。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植桑、养蚕、缫丝的国家,中国古代服饰化具有很强的等级性和礼仪性。《说解字》中的 部、革部、糸部、衣部、履部汉字及相关字群字义反映了中国古代服饰化的演变进程及其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9.
简讯、补白     
玉门花海所出汉代七棱觚断句之误叶爱国《敦煌研究》2001年第1期刊有张小锋先生《玉门花海所出汉代七棱觚新探》一文,文中将觚文130字全文移录①。据附注,知其断句一仍嘉峪关市文物保管所《玉门花海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及吴竍骧、李永良、马建华《敦煌汉简释文》,无更动。案觚文“苍苍之天不可得久视,堂堂之地不可得履道,此绝矣!”张文将“道”字属下,殆因不识“道”字所致也。道、蹈二字古通用,《释名·释道》:“道—达曰道路。道,蹈也。路,露也。言人所践蹈而露见也。”又《释姿容》:“蹈,道也。以足践之如道路…  相似文献   

20.
敦煌碑文中“曳履”一词的意义不是《汉语大词典》解释的“拖着鞋子,形容闲暇从容”,而是指穿上丝履,当朝为官。《汉语大词典》关于“曳履”的注释可作补充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