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技术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转移是构成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如何运用技术经营手段打通技术转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瓶颈,加速实现科研成果的技术转移,已成为我国科技和经济政策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对技术转移的发展趋势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技术转移的对策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区域一体化是一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本文采用数据挖掘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地域分布、转移主体和技术领域等三方面对京津冀地区2010-2015年中国专利技术转移的特征开展研究,并对京津冀地区技术转移的网络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注重区域内部专利技术转移,而专利技术外部转移较频繁的多是沿海发达地区;北京地区注重信息和通信行业的技术转移,天津地区注重现代医学的技术转移,河北地区则注重化学化工产业的技术转移。专利技术转移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转化率相对较低,并已开始逐步形成小团体现象和一定规模的技术转移联盟。根据京津冀专利技术转移的特征,本文最后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近年来创新能力跃升、科研成果涌现,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整体偏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能力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校技术转移与服务的评价机制不完善。本文重点研究了如何构建高校技术转移与服务评价体系,分析了评价体系的设立原则,提出了科技团队和科技人员从事技术转移与服务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并尝试对具体评价方法和程序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4.
技术转移是实现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转移作为支撑.本文在分析了技术转移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的技术转移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建立以工程项目带动技术转移、进行社会技术引进等适合西部地区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5.
技术转移的经济效益与技术转移政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阐述了技术转移的含义,提出了“技术流”和“技术转移网络模型”的概念,并且分析了技术转移经济效益研究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技术转移活动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通过对技术转移的经济效益分析,探讨了技术转移政策与技术转移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企业技术并购后整合中的知识转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企业知识转移的角度分析了技术并购后的整合问题。讨论了技术知识特性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文章提出技术并购后整合的本质是技术知识的转移,而技术知识转移的关键是建立知识转移的情境,并从战略、组织、文化三个维度分析了知识转移情境的建设。最后,以思科为例对技术知识转移理论作了案例分析。本文对技术并购后整合中知识转移的分析弥补了现有对并购整合和知识转移应用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靖继鹏  李冰 《情报科学》2008,26(4):627-631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现代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而技术转移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直接方式.本文通过对技术转移中信息资源的相关文献的整理,从技术转移中信息资源的研究意义、研究背景出发,对技术转移中信息研究的必要性以及对技术转移的影响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8.
我国技术转移的发展趋势及相关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技术转移是构成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如何运用技术经营手段打通技术转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瓶颈,加速实现科研成果的技术转移,已成为我国科技和经济政策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分析技术转移的发展趋势及现状,并对我国技术转移的相关对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加拿大政府越来越重视技术转移工作,技术转移已成为政府科技工作的重点.本文在分析加拿大技术转移体系构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加拿大大学在技术转移体系中的作用和推动技术转移工作的措施,提出构建完整创新系列及加强大学技术转移,是加拿大技术转移工作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知识供应链和知识转移的概念,分析影响高校知识转移的关键,通过对基于知识供应链的高校知识转移模型和流程的研究,提出建立技术研究应用中心作为高校知识转移的模式,并分析了技术研究中心的组织结构和主要部门职责分配.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三阶段内生博弈模型基础上分析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行为与内资企业的技术吸收。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力资本的作用下,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水平与距离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不过内资企业的技术吸收部分总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FD I技术溢出存在集聚效应特征。此外,东道国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会限制FD I的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生物制药企业技术创新三阶段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基于熵的模糊决策分析模型。利用问卷调查和专家打分方法形成决策的原始数据,结合模糊数学和熵的思想,以条件熵度量分析目标的相对重要性,运用双基点法建立了生物制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定量分析方法,以此确定各方案的优劣顺序。最后,通过项目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李昆  彭纪生  袁艺 《科学学研究》2010,28(1):104-109
在对跨国技术转移现实问题进行识别的基础上,运用契约设计理论,参照完全信息下的最优技术转移合约的研究,分析和探讨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次优技术转移合约的特征。次优技术转移合约特征显示:在技术信息高度不对称条件下,东道国企业(委托人)应该通过支付一个超额的市场收益分成(信息租)来激励外方企业(代理人)增加对合约中可证实显性知识的转移,同时相应降低对隐性知识需求期望和支付水平。在满足激励相容约束的次优技术转移合约机制下,代理人的道德风险行为将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从文化的视角看国际技术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际技术转移构成了当代世界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技术输出国与东道国之间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技术转移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文化摩擦和冲突,影响了技术转移的效果。本文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文化与技术的辨证关系,文化对国际技术转移的影响,指出树立科学的文化技术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理论,考察技术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技术任务的变化,根据技术管理系统运作过程识别技术管理能力的关键活动,并据此设计技术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支持向量机方法构建技术管理能力评价模型,并以A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技术生命周期阶段,技术管理的重点发生变化,技术管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同;技术管理能力评价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能够对技术管理能力进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善传统企业技术战略匹配的不足,在分析企业技术生态位与技术战略选择适应性基础上,运用双边匹配和多目标规划方法构建基于技术生态位结构特征(宽度和重叠度)的企业技术战略动态匹配模型,并以广州市萝岗开发区34家高新技术企业为例进行案例研究,通过Matlab软件编程求解得出34家企业应采用的技术战略.基于技术生态位结构特征的动态匹配模型可为企业技术战略选择提供一种更为宏观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B跨国公司知识转移:产权控制与合作的比较/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学习和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发送方和接收方存在着两种治理关系,即偏向于内部化的产权控制关系与偏向于市场的非股权合作关系。本研究显示,紧密地内部化控制关系与相对松散的合作关系在知识转移效果方面差别明显,在知识转移双方的高级知识转移工具和非正式转移方式的利用频率等方面也有显著差别;而转移知识的类型和使用初级知识转移手段的频率上没有显著差别。就知识转移效果的均值比较而言,产权控制更有利于知识转移,这从一个侧面验证了跨国公司内部化理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溢出效应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化浪潮中,外国直接投资(FDI)已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的主要方式。由于技术对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作用,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同时,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在日益扩大。技术转移的大规模发生,不仅缓解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本短缺,加快了国民经济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步伐;而且使东道国技术水平、组织效率不断提高,从而提高国民经济全要素生产率(TFP),使国民经济走上内生化增长的道路。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构建经济计量模型,以我国近年来具体数据为依托,运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检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跨国公司内部技术转移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跨国公司内部技术转移研究的问题背景、理论命题、研究趋势进行了文献评述.简述了跨国公司内部技术转移的动因,提出了跨国公司内技术转移的分类,综述了技术关联度、广义地理距离、正式结构与非正式关系嵌入对内部技术转移的影响.在概述内部技术转移过程机制的基础上,总结了基于内部技术转移的跨国创新及其关键成功因素.最后从研究方法和视角入手,展望了该领域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组织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霞  于飞 《科学学研究》2013,31(8):1242-1251
 本文运用知识管理相关理论,以中国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企业访谈,探析了组织机制对中国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合作式运作结构、沟通机制、控制机制(层级命令、子公司自主权)对逆向知识转移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知识管理机制对逆向知识转移的作用与预期相反且不显著。本文突破了以往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研究中只关注知识特性的局限,侧重于知识转移的组织设计和组织机制,丰富了跨国公司知识转移领域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