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潜“不为五斗米拆腰”的故事大家甚为熟悉。这个故事的记载最早见于沈约《宋书·陶潜传》,其后梁昭明太子萧统作《陶渊明传》,唐初宫修《晋书·陶潜传》及李延寿《南史·陶潜传》中都载此事。宋人韩子苍怀疑这个故事的可靠性,学术界不同意这种怀疑,但对这个故事中言及的“五斗米”的理解却存有分歧。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流传千古。然而关于“五斗米”之说,史学界却争论不休。据《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做彭泽县令时,“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即日解印绶去职。”文史学家对“五斗米”有三种不同的解释。一是已故学者逯钦立先生所说,“五斗米”是指东汉传下来的“五斗米道”。他认为陶潜不满五斗米道的信奉者江州刺史王凝之,29岁时,不愿去做江州祭酒,不  相似文献   

3.
《晋书·陶潜传》中提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所以解印弃官,归隐田园。此举历来为人所称道。那么陶渊明放弃的“五斗米”是多少呢?《辞海》、《辞源》和《汉语大词典》都解释为“微薄的官俸”。历来文人骚客也都把“不能为五斗米折腰”理解为“不能为这区区一点俸禄而向上级官员叩头礼拜”。清朝的唐  相似文献   

4.
陶潜《五柳先生传》。按“不”字为一篇眼耳。“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不慕荣利……重言积字,即示狷者之‘有所不为’……王夫之所谓“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第四卷第一二二八至一二二九页)“不”字句全是否定之句。和《五柳先生传》相反的一篇文章,就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假如以“也”作结的作为一句,全文共计二十句。这二十个“也”字句全都是肯定之句。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不肯为之折腰的“五斗米”究竟是什么?由于缺乏资料,长时间以来有不同的解释。有俸禄说、(?)食量说、五斗米道教说等。近期又有两篇解释“五斗米”的文章,笔者认为其立论依据仍然存在错误。 《历史大观园》1988年第8期刊载的《五斗米是月俸还是道教》一文,否定五斗米是晋朝县令的月俸,而认为是五斗米道教徒。该文否定月俸说的依据是《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的这样一段文字:“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由此认为五斗米不可能是陶渊明的俸禄。但该文明显是将“秩千石至六百石”误认为是县令的俸禄了。实际上千石、六百石只是县令的官阶、品级,并非俸禄。这从颜师古的以下注文也可看出:“千石者九十斛,……六百石者七十斛。”九十斛和七十斛,才是西汉县令的俸禄(月俸)。 由于官吏的俸禄是有变化的,因此东晋末年任彭泽令的陶渊明,其俸禄是不能以西汉县令的俸禄为准的。  相似文献   

6.
何武功先生把《江乙对荆宣王》一文中的“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一句译为“现在你吃了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这里把“今”译作“现在”这是否准确,值得商榷。《康熙字典》、许慎的《说文解字》,这两本书对“今”字的解释是:“今,是时也。”即为“现在”、“当前”之意,这是没有什么怀疑的。《词源》里的解释也是那样。这样看来,把“今”译为“现在”,似无不当。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新文学的第一声“呐喊”,《狂人日记》在今天的深刻意义不仅在于“家族制度和礼教”吃人“本质的揭露和批判,也不仅在于对于”我也吃过人”的洞见,而在于对于“吃人者”全是被“吃”空了灵魂的揭示。鲁迅先生的“赎罪”意识是启蒙思想的具体体现,《狂人日记》作为中国新文学“启蒙文学”的性质不容怀疑。“救救孩子”,从“娘老子”着手是破坏,给孩子自主的灵魂是建设,这也是我们今天文学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雷贤平 《学语文》2002,(1):16-16
“我的空中楼阁”显然是作者想象中的“楼阁”,“楼阁”中寄托着作者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思想感情。作者的这种思想感情,是不是一定就是厌恶城市的喧嚣,我们不敢断言;但这种抛弃都市繁华,向往山中生活的思想理念不能不说与中国传统的士大夫归隐情结有藕断丝连的关系。 我们不妨把《我的空中楼阁》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做一个比较。 首先,中国传统的士大夫一旦与现实不合作,就比较多地选择归隐山林,在山林中过上一种似乎是“世外桃源”的生活(事实也许不是这样)。陶渊明离开官场,首先做的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把家安置于田野之中。《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李乐薇也把家安置于山中,“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就这点而言,两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李乐薇身上显然有一种传统士大夫的那种归隐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何许”,原意是“何所”,“哪里”,“什么地方”。例如,阮籍《咏怀》中“良辰在何许?凝霜沾衣襟。”“君子在何许?叹息未合并。”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又如,陶潜《五柳先生传》开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这些诗文里的“何许”,都是“何所”,“哪里”,“什么地方”的意思。不过久而久之,它的含义似乎有所引申,“何许人”也渐有作为“何等人”理解的,但并无贬义。不料到了文化大革命,这个词语也被歪曲,林彪、“四人帮”帮派体系中人,以及受其蒙蔽者  相似文献   

10.
在《桃花源记》中,太守没有找到桃花源,品格高雅的名士刘子骥也没能找到桃花源,而台湾当代散文作家李乐薇找到了与世隔绝,清幽僻静的“世外桃源”,成为当代的“陶渊明”。李乐微笔下的“空中楼阁”,是自己理想的栖身之所,它建在陶潜的“桃花源”里,坐落在山脊之上,是绿树掩映下的“青青美庐”,是花团簇拥下的“飘香雅舍”,是虚无缥缈的“蓬莱仙阁”。就是在这样一个理想的家园里,李乐薇把疲惫的心灵安放,从此心灵不再流浪,并执陶潜之手,独善其身建设精神家园。一、“理想家园”表现了传统士大夫的归隐情结孔子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引用了陶潜的四句诗:“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现在,就所涉及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不成熟看法。一“亲戚或余悲”四句,见于陶潜的五言诗《挽歌诗》。陶潜的《挽歌诗》一共写了三首,《记念刘和珍君》引的四句在第三首里。  相似文献   

12.
读书偶得     
又读陶潜《五柳先生传》,文中关于读书的文字使我深受启发。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废寝忘食。”先前读此文,总认为这句话无非是陶潜的自嘲而已,像这样的大学问家又怎能“读书不求甚解”呢?而今读来却悟出了其中的些许奥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陶潜在行将归隐之际,写下了《归去来兮辞》,正如王羲之所言:“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我作为“后之览者”,也果真“有感于斯文”了。陶潜其实也叫陶渊明,我认为“陶潜”此名,更有意味一些。潜者,遁形也,这正与他老人家的心境相合……  相似文献   

14.
陶潜的旷达     
每当看到有同学为考试失利而捶胸顿足的时候,每当听说有人遇到挫折而寻死觅活的时候,我想对他们说:“学一学陶潜的旷达,诗意地栖居吧!”在彭泽县令的位子上才干80多天的陶潜,辞职回家了!引发陶县令辞职的直接原因很简单:年终,郡太守派督邮到彭泽县检查工作,属下劝陶县令整饰衣冠束好腰带去见督邮。他不但不去,还傲然地抛下一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就走了。  相似文献   

15.
吴伟业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吴伟业是一个多产的诗人,他的诗流传至今的有一千多首.在这些诗作中,以时事为题材的诗篇历来最为人所称道,有史诗之称.吴伟业的同乡晚辈徐元润在为顾师轼编写的《梅村年谱》所作的序中说:“吾乡梅村先生之诗,亦世之所谓诗史也.”意思是说,吴伟业的诗被誉为史诗,不是他一个人的看法,而是得到社会普遍承认的.徐元润的说法并非谀词,而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有清一代,不少  相似文献   

16.
“规往”是我国晋宋时期著名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一个词语,因为它涉及该文上下文的意义以及陶集版本等问题,所以颇受历代学者的注目。钱钟书先生所著的学术名作《管锥编》中就有“规往”条,文不长录于下: 陶潜《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亲往未果,寻病终。”按陶澍 注《陶靖节集》卷六作“规往”,注:“焦本云一作‘亲’,非”;是也。“欲往”可曰“未果”,  相似文献   

17.
龙场悟道,王阳明正式确立了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提出了“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和“知行合一”两个命题。之后,他开始对朱熹注解的《大学》发生怀疑,转而信所谓古本《大学》。《王文成公年谱》(下简称《谱》)载:“先生在龙场时,疑  相似文献   

18.
在鲁迅小说中,有些是以主人公的第一人称叙述的,如《狂人日记》、《伤逝》,这类小说很明确,当然谁也不会怀疑“我”就是作者自己。有一类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如《社戏》,其中的“我”当然更多地概括进作者自己的思想和风貌。但是,既然是小说,总要加以想象和虚构,因此也不可能完全等于自叙传。其中的“我”,是一个封建阶级所谓书香门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多把陶渊明看成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隐逸诗人之宗”(钟嵘《诗品》),一位“田舍之翁,闲适之祖”(陈沆《诗比兴笺》),一位淳朴天真的“羲皇上”(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鲁迅先生对陶渊明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说“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  相似文献   

20.
<正>每读一遍《我与地坛》都会感到我自己身上那点所谓的“苦难”矫情至极。“苦难”一词本身就饱含苦味,是病痛折磨,是天灾人祸,让我联想到残酷的战争,或是唐僧坎坷的取经路。这样看来,“苦难”更多是外界给予我们的,我们似乎无可奈何,就像书中令你心怀不甘却又不得不接受的一句“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