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华网上海12月24日专电 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24日公布了2009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相似文献   

2.
《新闻前哨》2010,(4):13-13
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24日公布了2009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相似文献   

3.
《新闻前哨》2007,(2):52-52
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嚼字》编辑部,近日公布2006年社会语生活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十大语差错。[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新闻导刊》2008,(3):50
2007年12月27日,《咬文嚼字》杂志正式公布了该年十大语文差错。这十个差错是杂志社组织分布在全国各地的500多个监测点,对2007年在媒体上出现的高频率语文差错进行汇总后挑选出来的典型性差错。《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表示,每年公布十大语文差错,  相似文献   

5.
蔡维藩 《今传媒》2008,(3):37-37
2007年年末,<咬文嚼字>杂志社隆重发布<2007年十大语文差错>.据报载,该刊编辑部负责人指出,"这十大差错出现的范围广、频率高,持续时间长,而且经过多次纠正仍然反复出现".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10,(1):57-57
1.经常混淆的概念是:祖国和新中国。2.日历上的常见用字错误是:己醜年的醜。有人以为丑的繁体字是醜,就在日历中将己丑年误为己醜年。  相似文献   

7.
据新华社上海12月21日电(记者孙丽萍)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上海《咬文嚼字》编辑部,21日公布了2011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这十大语文差错分别是:一、社会影响最大的语文差错:"捍"误为"撼"。2011年5月,故宫送给北京市公安局的一面锦旗上,把"捍祖国强盛"错写成"撼祖国强盛",舆论哗然。  相似文献   

8.
《出版视野》2009,(2):44-44
在表述2008年重大事件时.作者极易落入哪些语文“陷阱”?《咬文嚼字》在岁末公布了“2008年十大语文差错”:  相似文献   

9.
《新闻前哨》2014,(3):96-96
2013年,全常犯得十大语文错有哪些?著名语文看物《咬文嚼字》对此进行了盘点。这十大语文差错是:1.王立军“服法”并非“伏法”。2013年,王立军、薄谷开来因涉嫌犯罪被公开审判,不少媒体报道称:“王立军被判15年有期徒刑后,认罪伏法,不上诉。”  相似文献   

10.
《新闻前哨》2013,(3):96-96
甄嬛被几亿人念错每年评选"十大语文差错",就是给全民上一堂语文公开课,看看哪些字用错了、念错了。对于造成各类"语文差错"层出不穷的原因,跟现代人的语言态度有关,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很多人的语言态度粗俗,音不准、形不辨、意不究、典不检;对待语青,很多人觉得趣味至上;传统文化缺失;以及规范意识淡泊。2012年的十大语文差错是:一、在谈论新闻事件时,经常用到"发酵"一词,比如"钓鱼岛争端再次发酵"。  相似文献   

11.
《新闻前哨》2015,(1):92-93
《咬文嚼字》杂志社每年年底都要例行"咬"一下——发布十大语文差错,今年评出的十大语文差错8个来自于媒体报道。一、"两会"报道中的常见用词错误:"议案""提案"混淆。"两会"召开期间,网络及部分传统媒体上常见政协委员提交议案、人大代表提交提案之类说法。这无疑是混淆了"议案"和"提案"两个不同的概念。"议案"是具有法定提案权的国家机关、会议常设或临时设立的机构和组织,以及一定数量的个人,向权力机构提出审议并做出决定的议事原案。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人大代表提出的是"议案"。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2月27日,《咬文嚼字》编辑部评选出2010年十大语文差错如下:一、美轮美奂。这一成语形容建筑物高大美观,其中的轮含义为高大。二、黄浦江。相传和战国春申君黄歇有关,浦义为水滨或水流交汇处。  相似文献   

13.
周芳 《青年记者》2007,(17):60-60
《咬文嚼字》创刊于1995年,是一本小杂志,32开,48页。创刊以来,《咬文嚼字》以在"咬"上做文章闻名。创刊伊始,先"咬"自己,以后是一路狂"咬"。从"咬"报纸,"咬"期刊,"咬"广告,发展到"咬"全国知名作家,将他们的作品作为"挑刺"的"众矢之的"。这一系列举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咬文嚼字》杂志拓展市场的成功事例,引起了报刊界的关注。以下就具体分析它的办刊特色,探究它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4.
《咬文嚼字》栏目创办17年来,紧抓栏目的运作,塑造出了自己的特色和模式,声名鹊起、成绩斐然。本文旨在分析和总结其栏目运作方面的特色,以期发掘对于我们编办期刊的参考价值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咬文嚼字》批评的特色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为主体的大众传媒,在公众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是无孔不入,实际上已经成了人们生存空间中的一种弥漫性与富有冲击力和诱惑力的存在。每天社会上出现的大量的意见自然都与媒介直接相关。在各种意见中,《咬文嚼字》所发表的意见是别具一格的,它们具有现实性、准确性和建设性等特色或者意义,倡导的是一种专业性的学理批评,所有的成果,既是一种现实矫正,又是一种学术积累和建设,值得我们珍视与提倡。  相似文献   

16.
《新闻爱好者》2011,(2):111-111
(上接2011年1月份下半月刊第116页)六、繁体字容易误认的是:晝。"晝"是"昼"的繁体字,常被误认作"書"(书)或"畫"(画)。2010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便把古诗名句“花市灯如昼”误读为“花市灯如书”。选入某教材的古文名篇《昼锦堂记》,也被误作《画锦堂记》。  相似文献   

17.
王敏 《青年记者》2009,(14):23-24
《咬文嚼字》是宣传语文规范、传播语文知识的刊物,以“咬”为自己的特色,你要“咬”别人,别人也会“咬”你。记得有首“剃头诗”说,“请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要让《咬文嚼字》经得起别人“咬”,编校质量过硬是最基本的要求。《咬文嚼字》多次在各级编校质量检查中获得好评,这是与我们积极建立编辑的文字优势、培养严谨的编辑作风和形成紧密的编读互动三个方面的工作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8.
《咬嚼字》杂志社给今年的春晚“咬”出了28处字错误,不少读称赞他们“咬”得好,希望他们以后“每月咬”、“日日咬”。这是《咬嚼字》杂志社主编郝铭鉴近日对媒体记说的。  相似文献   

19.
韬奋同志当年接办《生活》周刊时,曾公开提出要把这份刊物办得“没有一个错字”。他知道这是非常难的,但还是决心以此为“鹄的”,为此,“看校样时的聚精会神,就和在写作的时候一样”;“每期校样要三次,有的时候,简直不仅是校,竟是重新修订了一次”。这里所体现的,不仅是一种敬业精神,更是一种文化追求。  相似文献   

20.
《报刊之友》2010,(1):112-112
年末岁尾,受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委托,省记协组织《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台、陕两电视台、《当代陕西》、《三秦都市报》、《华商报》、《西安日报》和《今传媒》八家媒体,评出了“2009年陕西十大新闻”,现予公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