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氨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之一,近几十年来,合成氨造气的应用是国民经济得以迅速回升的重要因素。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合成氨造气技术越发成熟,一系列的工艺流程也独具特色。现今,全世界每年合成氨的产量能高达一亿吨,且约有80%的合成氨用于生产化学肥料,广泛应用制造农业用肥。众所周知,中国是农业大国,在我国,合成氨的发展自解放后,硕果累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上海吴泾化工厂年产已突破30万吨。然而随着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合成氨技术的发展受到了技术及人员、设备等各方面的限制。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致力于研究新型、高效、节能的合成氨生产技术,努力实现合成氨造气工段的技改与优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我国是世界上化肥消耗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工业在做好如何为农业服务的同时,作为生产经营性企业和市场的主体,又要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问题.文章首先讨论了我国现有的化肥企业的发展现状,旨在为我们的化肥生产企业提供改进和提高效益的对策,使我国的化肥工业的发展更加合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化工产业在也在不断的发展当中。化工产业也许听起来有些陌生实际上化工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无论是制药业、日化品行业都离不开化工业的支持。在化工业当中煤化工是一项相存在时间较长且由于我国的资源特点而存在数量较多的一种化工业,在煤化工当中应用最多的就是煤化工造气技术,煤化工造气技术可以生产一氧化碳、合成氨等都是我们生活中无法离开的基础性材料。煤化工造气技术在近些年得以快速发展但是在煤化工造气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关键环节有着许多值得我们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身边有着越来越多的化工制品,这些化工制品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并关切使得我们的生活质量也因此而得以提高。化工制品的种类很多其生产方式也有所不同,氨作为在我国农业化肥当中使用较广的一种化学物质其生产方式主要依靠煤、石油、炼油气等不同的材料使氮和氨进行合成而产生的。也将这种氨称之为合成氨。合成氨的用途实际上很广泛其对我国的工业、农业、医药业都有着极大的作用。目前有着极多的合成氨制作厂,而且所使用的工艺大多都是煤化工合成氨工艺。  相似文献   

5.
中国化肥投入对油菜成本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  杨雪  周晓时  冯中朝  张智  丛日环 《资源科学》2018,40(12):2487-2495
近年来,中国化肥过量投入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所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此外,化肥滥用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投入,而且不利于农民增收,因此,提升农业化肥的使用效率既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必要措施,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油菜为例,探究在油菜生产中如何改善化肥投入结构以及减少化肥投入量。为探究油菜生产中化肥投入对成本效率的影响,首先利用中国10个油菜主产省市1543份大田实验数据,并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测算出油菜产出值最大时的氮肥最佳投入值、磷肥最佳投入值以及钾肥最佳投入值;其次,借用成本效率函数模型估算出中国油菜主产省份的油菜成本效率;最后,基于化肥投入合理性的视角,探讨油菜生产中的成本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油菜生产中化肥投入结构不合理显著降低了油菜成本效率,其中油菜生产中的氮肥过量投入以及钾肥投入不足,对油菜成本效率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在今后化肥投入过程中,要加强对农户合理施肥的宣传力度,增加测土配方技术补贴力度,引导化肥企业提供更为科学适用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6.
合成氨工业在化学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能耗大户,合成氨生产从造气开始直到氨的合成都伴随着热的过程,合理利用和控制合成氨生产放出的热量,不仅可以节约生产中的能耗,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CO变换率及氨的合成率。  相似文献   

7.
张永强  蒲晨曦  王珧  王荣  彭有幸 《资源科学》2018,40(7):1333-1343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现实背景下,如何通过化肥的减量施用来保证粮食生产效率不变乃至有所提高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基于中国20个玉米生产省份2004—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超越对数函数模型测算出全国以及各省玉米生产中的化肥投入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进一步对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化肥投入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全国玉米生产效率为0.754,化肥投入效率均值为0.448,节肥潜力巨大;中国玉米种植规模、化肥价格、农业补贴与玉米化肥投入效率显著正相关,而农业保护政策与玉米化肥投入效率显著负相关。分区域而言,东部地区化肥价格与化肥投入效率正相关,玉米种植规模与化肥投入效率负相关;中部地区化肥价格、农业补贴与化肥投入效率正相关,非农劳动就业率与化肥投入效率负相关;西部地区化肥价格与玉米化肥投入效率正相关,农业保护政策与玉米化肥投入效率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现实背景下,如何通过化肥的减量施用来保证粮食生产效率不变乃至有所提高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基于中国20个玉米生产省份2004—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超越对数函数模型测算出全国以及各省玉米生产中的化肥投入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进一步对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化肥投入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全国玉米生产效率为0.754,化肥投入效率均值为0.448,节肥潜力巨大;中国玉米种植规模、化肥价格、农业补贴与玉米化肥投入效率显著正相关,而农业保护政策与玉米化肥投入效率显著负相关。分区域而言,东部地区化肥价格与化肥投入效率正相关,玉米种植规模与化肥投入效率负相关;中部地区化肥价格、农业补贴与化肥投入效率正相关,非农劳动就业率与化肥投入效率负相关;西部地区化肥价格与玉米化肥投入效率正相关,农业保护政策与玉米化肥投入效率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化肥施用技术效率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萍萍  韩一军  张益 《资源科学》2020,42(9):1764-1776
中国化肥不合理的施用和农业绿色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探索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的演变及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实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1991—2017年28个省(市、区)的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各省(市、区)的化肥施用技术效率测算。发现:①过去近30年里中国农业化肥施用技术效率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2015—2017年各地区的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的均值要明显高于1998—2014年间以及1991—1997年间的效率均值;从区域差异来看,东部地区的化肥施用技术效率要明显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②通过Moran’s I指数分析发现,中国各省市化肥施用技术效率存在空间相关关系,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空间相关关系越来越强烈;③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发现,劳动力非农就业比重对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收入水平产生了正向的溢出效应,而城镇化率则产生了负向的溢出效应。未来,各地区在化肥施用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本地区的化肥施用情况,更应加强地区间的合作、交流,以促进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的共同提升。  相似文献   

10.
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农产品,但是近几年农产品的质量却出现了很多问题,这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很长时间以来在生产农产品的过程中,都过分的重视农产品的数量却不重视产品的质量。所以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食品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也损害了土地的肥力,造成土壤出现板结,这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会产生很大阻碍。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现在大概每一年全世界都要使用200万吨的农药,而我国仅仅2008年一年就生产30万吨的农药,我国农业生产的使用量也达到了29.82万吨。我们都知道,我国农业获得高产的主要保障就是使用化肥,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分析,在农业生产时不能过量使用农药,而应该推行物理农业技术,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发展农业。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物理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土地经营规模对化肥使用效率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经营规模对化肥使用效率的影响,并回答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能否提升化肥使用效率、实现化肥零增长目标,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据江苏省微观农户调查数据,在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水稻种植户的化肥使用效率及各项要素产出弹性的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进一步对化肥使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高效利用化肥的对策。研究发现:江苏地区化肥使用效率平均值仅有0.53,大约有47%的化肥在使用过程中没有被作物有效吸收;土地经营规模对化肥使用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规模扩张前经营面积较大的农户在转入土地后,化肥使用效率提高,而规模扩张前小规模农户在转入土地后,化肥使用效率降低,化肥浪费现象严重。由此可见,江苏省化肥使用效率总体偏低,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扩大经营规模有助于提高化肥使用效率。基于以上分析的政策启示为:应促进分工经济下农户化肥施用成本降低,引导小规模农户主动吸纳施肥环节的外包服务,从而减少"一次多量"的施肥倾向;加强精准施肥技术推广,降低农户"非意愿性"过度施肥;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进一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2.
传统发制品泡油工序生产为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对泡油工序的温度和时间等参数不能精确管控。本文将分布式结构控制系统应用到发制品泡油工序生产,深入研究发制品泡油生产工艺和特点,研发出发制品恒温泡油分布式集控系统。该系统的成功应用,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和节能降耗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杨英胜 《科技风》2013,(16):104
化肥生产能够满足农业的需求,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国民经济重要行业。但是,化肥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会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因此,化肥生产中实施节能减排技术对于发展循环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重点对化肥生产中的节能减排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汽化工艺取得了较大程度上的进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水平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而在水煤浆汽化系统当中,隔膜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水煤浆汽化工艺的关键设备之一,隔膜泵的优劣能够对德士古汽化炉的运行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当中,往往会出现隔膜泵隔膜破裂的现象,这阻碍了整个德士古水煤浆汽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主要针对德士古水煤浆汽化系统中隔膜泵隔膜破裂的原因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与化肥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也可以说化肥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本文从我国化肥行业现状入手,深入阐述了提高化肥分析检验准确度的有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德国巴斯夫公司的合成氨法固氮工程被认为是史上最大的科学事业之一.因合成氨技术既可以用于生产造福人类用的化肥,又可以用来生产杀害人类用的炸药,故其产业化轨迹非同寻常.针对合成氨的产业化这个产业技术发展史上的独特个案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讨论,并着重回答了两个问题:合成氨技术何以能快速跨越创新过程中的死亡之谷,并最终实现了产业化?合成氨的产业化给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留下了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所以,国家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技术发展以及质量管理都极为重视,而农业发展与水利工程的给排水技术息息相关,并在工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水利工程的给排水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仍旧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果这类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或管理,将会影响我国农业生产质量,并严重阻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徐卫涛  张俊飚  李树明  周万柳 《资源科学》2010,32(12):2407-2412
实现农业自然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循环农业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基于农户经济学的视角,以山东、山西、湖北三省的农户化肥投入为例,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循环农业中的农户减量化投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只有"增量使用"和"减量使用"化肥两种选择下,大部分农户倾向于减量使用化肥;此外,农业生产决策者性别、家庭耕地面积、农户对循环农业的认知程度、政府技术支持力度等因素对农户的施肥行为均有显著影响。为了进一步激励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减量使用生产资料,提出了重视对农业生产大户和妇女引导、提高农户对循环农业的认知程度、加强政府技术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软科学》2019,(9):33-39
选取2009年、2013年、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时空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环境变量中,提高城镇化水平、教育水平、工业化发展水平均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效率,而粮食播种面积与农作物播种面积比、地方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等指标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在农业改革前后,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发生了明显的提高,2009~2013年各省市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明显,随着改革的深入,2013~2016年生产效率提升速度放缓。  相似文献   

20.
传统发制品泡油工序生产为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对泡油工序的温度和时间等参数不能精确管控,能源和资源浪费严重,生产环境恶劣。本文深入研究发制品泡油生产工艺和特点,研发恒温泡油清洁生产设备。该设备的成功投产,为企业节能降耗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加快推进发制品行业设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进程,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