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民”即人的现代化,严复、梁启超、五四民族精英和晏阳初都先后提出了“新民”的思想。严复道出了“新民”之声;梁启超呼唤“新民”,提出了“新民”之道;而晏阳初更是走向了“新民”之路而闻名于世;今日,面对“三农”问题,“新民”成为了令人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电大/网院/网校专场”的主持人严继昌教授,在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学术领域颇有建树,也是该领域资格颇老、颇受人尊重的人物。一般来说,很多网院的院长都愿意称呼他为“严老师”,而“严老师”也很习惯地称这些年龄比他小的院长们“小某某”,显得很亲切。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快手、抖音等小视频app的蓬勃发展,许多平凡的人得以展示自我,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成为了“网红”,网红时代也随之到来。不过,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人们对“网红”的认识需要一个理性的过程,“网红”的异质性,使其注定是一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4.
我国“德治”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西周的周公,他在总结殷商灭亡的历史教训后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只辅佐那些有德之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遂成为治国安邦的重要方略。孔子继承了周公的思想并丰富了“德”的内容,成为儒家“德治”思想的创始人,“德治”思想也就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的“德治”经典一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治国宝典。正因如此,一些人把“德治”与封建专制等同起来,中国古代儒家的“德治”思想,常常被认为是同“法治”根本对立的“人治”思想。人们…  相似文献   

5.
熊俊程 《成长》2021,(2):192-192
近年来,“网红”“主播”逐渐成为了网络热词。许多年轻白领坦言,“上班不如直播”,一些中小学生将“成为游戏主播”作为人生志向,甚至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会选择转行做“网红”。其实“网红”受到热捧,是因为人们无法战胜内心的贪婪与欲望。欲望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欲望是束缚灵魂的锁链,欲望是失败的好帮手……挣脱欲望的枷锁,方能铸就...  相似文献   

6.
我这个人     
我出生于一个充满浓浓风情的小村庄里,这里居住着的大多数都是布依族人民,我也是布依族人。我生活的这个小村庄里,保存着一些古老的房屋和生活  相似文献   

7.
阅读下面语段,直译划线句子。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人之  相似文献   

8.
“人”和“民”这两个字在古代的运用上是有区别的。“人”指的是国君左右的近臣;如看过电视剧《唐太宗李世民》的人都知道,李世民重用犯颜直谏的魏征做宰相,人们称赞他用人不疑的精神;清代郑板桥的为官之道是“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可见民是相对官而言,凡是不做官的都可以称做“民”。 《曹刿论战》一文中,在齐国军队攻打各国,鲁庄公准备迎战的情况下,曹刿拜见了鲁庄公,有这么一段对话: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 ,民弗从也。”其中鲁庄公所说的“必以分人”中的…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顽固不化的“电脑盲”,也就成为英特网的漏“网”之民。近来风传网上载有黄甫全教授致朱永新教授的公开信。有些年轻朋友多次提起这一爆炸性的新闻,有位老先生还传来此信,供我参考。我同甫全,算是忘年之交。尽管多年来同朱永新并无交往,而在多年以前,对他并不陌生。近几年来时常有人向我提起他主持的“新教育实验”。按照世故,原不便说什么。由于此信涉及中国教育界现今的一些突出的现象,也就不妨借题发挥。公开信以《朱永新访谈录》为导火线,指其“把牛吹大了”。那么在“访谈录”中是不是“吹牛”呢?在澄清这个问题之前,不妨从“…  相似文献   

10.
本刊2003年第1期策划报道的专题透视课程文化”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大反。其中,《注重文化的习得》、《寻隐者不教学写真》、《感悟中华文化》、《文化是程的内涵和精髓》、《课不像课行不?》5篇文章,被人教网、中国语文网、小语文教育资源网、小学教学研究网、安吉师网等转载并引起了讨论。在此,我们客呈现一些网上的观点和看法,与您共享:1.“课程是多元的,文化是一个层次。程是无处不在的,所接触的人、事、物、及灵的感应都是课程。”2.“的确,课程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靠程来传播,文化也因课程的实施而得以化人’……课程不仅仅是学校对学生施…  相似文献   

11.
威权性的道德教化是中国传统道德教化的基本特征,个体生命被遮蔽在神圣的“(天)理”之中,“人”被遮蔽于“民”的身份之中,纲常名因之而成为“吃人”的教化。从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教化思想的出现,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现代性教化的艰难启蒙一步步走向深入,在发现了“吃人”的礼教的同时,也发现了“人”。  相似文献   

12.
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逻辑顺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作用列宁有过精彩的描述:“在人面前是自然现象之网,本能的人,即野蛮人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自觉的人则区分开来了,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即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列宁全集》第58卷,第90页)认识这些“网上纽结”,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基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从人类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果,它必将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唐朝是《诗经》学术论争结束而“论归一定 ,无复岐途”的时代 ,孔颖达奉敕编撰的《毛诗正义》成为当时学子“明经”应试的法定文本。该书“融贯群言 ,包罗古义” ,内容翔实。就诗经学理论 ,也提出了一些精辟范畴和命题 ,如“物”、“情”、“民志”、“民诗”等 ,涉及到古代诗歌的创作缘起、社会功能以及对孔子删诗问题的看法等 ;另成伯王与《毛诗指说》对《小序》作者问题亦有独到之见 ,其观点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14.
梦中的网站     
我,一个超级小网虫。我崇拜比尔·盖茨,更希望自己能成为超越他的人才。为了在网上建立一个自己的网站,我坚持每天上1个小时的网,浏览“搜狐”、“新浪”、“网易”等有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演变来的。在发展过程中,句法的变化比较小。下面简略地说明文言句法的几个特点。(一)判断句文言文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有如下几种。1.用“……者,……也”表示▲陈胜者,阳城人也。2.用“……也”表示▲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3.用“……者”表示▲粟者,民之所种。  相似文献   

16.
尤吉  王怡 《江苏教育》2024,(8):27-29
<正>江苏省无锡市育红小学在“智爱化新,为公益民”校训的引领下开展“小红帽”行动,聚焦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四大领域,通过课程浸润、项目实践、岗位服务等方式,引领学生参与、感悟、内化、践行,学习为公共利益做事的基本常识,培养学生“为公益民”的理想追求、服务社会的实践本领和勇于承担的社会责任,促进学生品格提升。江苏省无锡市育红小学(以下简称“育红小学”)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在“智爱化新,为公益民”校训的引领下,学校始终注重学生优良品格和时代精神的培养,通过“‘为公益民’价值引领下的‘小红帽’行动”项目,深入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的“四享”公益行动,围绕人际关系、生态环保、社会治理、中华文化四个方面,提高学生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在使用中保护,在保护中使用”“人人贡献智慧,人人分享成果”“讲好身边故事,弘扬中华文化”等公益意识。  相似文献   

17.
《论语》中的“人”、“民”,在不同情况下,含义有所不同。前者多半泛指一切人,有时特指统治阶级;“民”则多指庶民百姓。两者具有种与属的关系。人中的“君子”、“小人”,是对个人品德、学养的评价,指无定则。文章对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论语新探·释人民》一文,把“人”、“民”分别归属于“奴隶主与奴隶”两个阶级的观点进行了批评。与此同时,对《论语》中与“人”、“民”相关联的教、诲、爱、使等词语的含义分别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就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二十个问题“问计于民”,特别是在一些专家、学者掷地有声地断言“中国人得不到诺贝尔奖.就是因为在普通高中进行了文理分科”之后。在普通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问题,迅速成为各种媒体、教育界人士、学生和家长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分还是不分。可行还是不可行,各种观点莫衷一是。透过这热闹和喧嚣,我们再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近年来在讨论教育问题时,一些人。甚至是一些很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的轻率与浮躁。  相似文献   

19.
小鸟     
谢廖查过生日,收到许多礼物,有陀螺,有木马,有小画片儿。可他最喜爱的礼物是舅舅送的捉鸟网。你要是在捉鸟网的架子上放一个小木片,鸟网的口就张开了;再在木片上洒一些麦粒,那些贪吃的鸟儿就会飞来,只要一停在小木片上,木片就会翻身,鸟网的口也就马上“啪”地一声关上了。哈,这鸟就落在网里飞不出去了。  相似文献   

20.
也谈“新乐府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谈“新乐府运动”宿丰长期以来,稍具有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在唐代曾出现了一个新乐府运动。其领袖人物是白居易和元稹,他们主张诗歌要”补察时政”、“伤民病痛”、“刺美见事”,创作了一些“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作品,使唐代中期“掀起了一个波澜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