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有时候,你很沮丧地发现,朋友的其中一个用处,是用来互相看不起。常常听到有些人在背后批评他们的朋友说:“他念书时的成绩根本比不上我,偏偏他比我幸运,他现在也是不劳而获。”“他这个人常常自作聪明。”“他根本没什么值得炫耀。”“他这一辈子也不会超越我。”好奇怪,那些人  相似文献   

2.
“土”字是个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城里的小孩都不太喜欢他,总是将他撂在一边,甚至还有人取笑他“土得掉渣”。不过,他并不在乎,心里说:没有我在一旁,成什么“城”呀!“土”字有一天进城,由于太阳很猛,他就找了一顶平直的帽子戴上。他戴着帽子往前走,发现所有碰到他的人都停下来跪着给他让路。他觉得十分奇怪,于是就逮住一个人来问。他还没有出声,那个人就一个劲地磕头,一边说:“大王,饶命,大王饶命!”“大王?”他更是莫名其妙,于是就问那个人:“干吗叫我大王呢?”“大王,您看看自己不就知道了。”那人回答。他听了,上下打量自己,才猛然醒悟过…  相似文献   

3.
我爱草包     
在我们的日常口语中,对没本事、无能耐的人,往往被人骂为“草包一个”。爱“草包”,岂不是甘愿做没出息的人了?是的,草——不少人认为这不是好东西。说这个人没有用,称他是“绣花枕头包稻草”;说他没主见,叫他“墙头草——风吹两边倒”;说这人胆小,称他“草木皆兵”;一个孩子失去了爱,说他是“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说草有用场的,只有《三国演义》中的  相似文献   

4.
从默片时代开始,中国人形象就以“他者”的身份开始出现在美国电影中,在“我”的注视下,作为“他者”的中国人大多呈现为负面形象。在《功夫熊猫》系列中的中国元素,作为美国影片“我”眼中的“他者”,西方人对中国人的误读依然存在。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这个他者更多地表达了“我”对社会及周围关系的一种渴望。  相似文献   

5.
三人行     
说到三人行,我一下子想到“众”这个字。三个“人”组合在一起,稳定而美观。我不知是哪位“圣人”发明了这个“众”字,但我们不妨假设一下他发明这个字的经过。他一直想创造一个字来表现“多个人组成的集体”这个含义。他住的地方有三个人,关系十分好,总在一起工作,挣到的钱按劳分配,三个人都过上了富足的日子,因为他们总并肩行走,大家都称他们“三人行”,于是那人联想到把三个“人”组合在一起创造一个字。可是,把三个“人”竖着由上到下排放,这字太长了;把三个“人”横着从左到右排放,这字又太宽了;苦恼之余,他猛然发现三个人中有一个人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决定,并很善于调节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另外两个人也十分听从他。那个一心想发明一个“众”字的人终于想到了将三个“人”字  相似文献   

6.
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他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电话跟他们联系,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服务生问他:“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块钱的。”  相似文献   

7.
陈鑫桐是我们庆阳二小六年级的学生。他白净的脸上挂着一副近视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的样子,可实际上他“厉害”着呢!平日里,他在学校逞强好胜,还有几个“小哥们”围着他转。他傲气十足,脾气暴躁,学习不用功,是班级里的“小露王”,在学校也是个人见人怕的“棍儿”。陈鑫桐觉得自己很“英雄”。  相似文献   

8.
幽默与漫画     
怪字一肉铺门上挂着一块醒目的广告牌,上写“为民绞肉”,几天后变为“为民绞内”,月底又变成“为民绞人”。对门“双汇牌火腿肠也不含糊,先是变为“双汇牌人腿肠”,后来变为“双汇牌人腿”,最终变成“又一片人腿”。询问银行里古小姐的座位被排在入口处,常有人问东问西。久而久之古小姐不胜其烦,就放了一块牌子,上写“此处非问讯处”。结果,以后来办事的人都问古小姐:“请问,问讯处在哪?”宋钦友探亲春节放假,在外地工作的宋钦友要回家探亲。他刚坐上长途客车,听到汽车站广播员喊他的名字,叫他快下车。他下车后怎么找也找不到喊他名字的人,…  相似文献   

9.
勒维纳斯关于“他者”的认识是以犹太教为背景的,不过他在利用犹太教过程中对之做了适合于他自己“他者”理论的改造,因此在他那里,“他者”已经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过程之中抽身而去而成为“神秘化”的存在者,这样勒维纳斯就使得现代伦理学中赋予“主体”的优先地位在后现代伦理学中被“他者”所占有,而“主体”真正地回归到自已“道德孤立与自我负责”的道德“原初场景”之中。  相似文献   

10.
幽默故事9则     
身在何处一个美国人、一个俄罗斯人和一个非洲人被困在一个热气球里随风飘荡。几分钟后,俄罗斯人把手伸到外面,摸摸身边的云彩。“啊哈!”他高兴地叫起来,“这是我的祖国的正上方。”“你怎么知道的?”美国人问。“我能感觉到冷空气”。他说。几个小时后,非洲人伸出他的手:“哈,现在是在我的祖国的正上方。““你又是怎么知道的?”俄国人问。“我能感觉到沙漠的热气。”几小时过后,美国人把手伸到云层里:“啊哈,我们终于到了纽约的正上方。”俄国人和非洲人感到惊奇:“你怎么知道得这么确切?”美国人抬起手腕:“看,我的表走得不准了。”记得…  相似文献   

11.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都在探讨人的秘密。由于自身经历的影响,他偏爱“穷人”主题。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并没有停留在对穷人苦难生活的展现上,而是把笔触深入到潜伏在人性深处、人的本性中的不幸。他否定理性人物.认为理性能引诱人犯罪。他肯定和赞扬“神人”,认为至善至爱才是人悲惨命运的拯救力量。“神人”形象成了他与丑恶现实相对抗的武器,也成了他解开人之谜的钥匙。  相似文献   

12.
道家开山老子是一个“天人合一”论的倡导者 ,他的思想中兼有“事天”和“治人”两个方面 ;“天”是他的参照系 ,“人”是他的落脚点。抬高天道的价值和强调人间的心术在老子的思想构架中获得了完满的搭配  相似文献   

13.
“分理”在戴震的伦理学中是指人与人的区别和融通,其内核是一般性的“情欲”,因此为了明晰“分理”,他采取“以情絜情”的方法。但这一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存在隐没他者“情欲”诉求的可能性,所以仍需要我们去改进和优化。研究者在“絜情”之外补充了“心知”,文章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人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对话等理念,一方面把他者提升到不可同化的高度,另一方面通过对话把他者的“情欲”呈现出来,以期在明晰“分理”的道路上将“絜情”推进一步。  相似文献   

14.
“法轮功”的歪理邪说,不仅宣扬了反科学、反人类的宇宙观,而且散布了一套反社会、反人民的人生观。李洪志口口声声说他“要往高处带人”,究竟他要把人带到哪里去?必须彻底批判李洪志散布的错误人生观,揭露他的骗人伎俩。李洪志把“人生前定”、“业报轮回”这种腐朽、荒谬的观念,作为他的所谓“正道”人生观的理论基础,胡说人类由于“前生业债”已堕落到最低层次,“道德沦丧”,“世风日下”,到处都是“魔”,本该消毁,只是由于“大觉者”也就是他李洪志的“慈悲”,才使人得救。在即将进入对世纪的今天宣扬这种谬论,不是包藏欺…  相似文献   

15.
热爱的圭臬     
祁文斌 《课外阅读》2006,(11):48-49
他是全美薪酬最高的CEO,两度登上《时代》周刊封面,他被称为“计算机狂人”、“电脑奇才”、“最杰出的企业家”。谈到他,就连比尔·盖茨都说:“在许多方面,他属第一,我只能算第二。”这是一个光彩夺目的人,也是一个匪夷所思的人,他与众不同的生命轨迹折射出了其独特的魅力。他  相似文献   

16.
勒维纳斯关于“他者”的认识具有悖论性,这既因他哲学中存在的超越倾向,也因他对犹太教“他者观”的改造,这样他之“他者”就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过程中抽身而出并成为“神秘化”的存在,而现代伦理学中赋予“主体”的优先地位在他那里就被“他者”所占有并出现“形而上学化”,因此必须辩证地理解其“他者观”,而不为其理论优势所制约。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听说你很孝顺,可是你是否停止打你的父亲?”这样的问题谁能回答?无论另一个人如何回答,都证明了他的不“孝顺”——不管他停止不停止,他都已经“打”了他的父亲。在现实生活中,碰到这样的人是很让人反感的。但如果只是反感,他还是很得意,只有揭穿他的荒谬,他才玩不下去。其实,我们不仅可以有理由拒绝回答他的问题,而且可以指出他根本没资格向我们提出问题——他的问题在逻辑上本身就不能成立。我们检验一下问题给定的条件和选择的内容,就找到了狐狸尾巴:原来,给定的条件“孝顺”和选择的内容“打父亲”是相互否定的。…  相似文献   

18.
在学生眼里,他是知识和智慧的代名词;在同事眼里,他是“全才”、“多面手”;在家人眼里,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事业狂”。  相似文献   

19.
这位大名鼎鼎的“印度人”长着一副怪样儿:一头举世无双的“飞流直上几厘米”的头发;一双蚕豆一样的眼睛,总在上课时像雷达探测仪一样环视着四周;最特别的是他浑身比炭还黑的皮肤,这就是他被称为“印度人”的缘故。记得在四年级的下学期,“印度人”就坐在我旁边。当他的同桌可真比被打下了十八层地狱还难受。上课时,他老是搞小动作。他经常弯下腰,摆弄他的那双“丝袜”(因为他的袜子又长又薄,才被我们班的同学称作“丝袜”),还故意把袜子挽高  相似文献   

20.
杰克和水手     
杰克住在英格兰的一个小镇上。他从未看见过海,他非常想看一看海。有一天他得到一个机会,当他来到海边,那儿正笼罩着雾,天气又冷。“啊,”他想,“我不喜欢海。幸好我不是水手,当一个水手太危险了。”在海岸上,他遇见一个水手。他们交谈起来。“你怎么会爱海呢?”杰克问,“那儿弥漫着雾,又冷。”“海不是经常都冷和有雾。有时,海是明亮而美丽的。但在任何天气,我都爱海。”水手说,“当一个人热爱他的工作时,他不会想到什么危险。我们家庭的每一个人都爱海。”“你的父亲现在何处呢?”杰克问。“他死在海里。”“你的祖父呢?”“死在大西洋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