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具有文化的特性和功能,它负载着民族的文化精神,传承着民族的传统文化。这启示我们的语文教育要关注学生精神世界,促进传统文化精神的复苏和建构;要尊重汉语言“意象组合”的独特性,引导学生穿透文字符号的表层,去探求其前后贯连着的意义、情趣、意象以及潜流着的思想、信念;要重整经典阅读之风,让学生在经典阅读中学习民族文化的智慧,铺就民族精神的底蕴,使几千年来民族文化中的思想精髓薪火相传。这是语文教育应当拥有的文化视野和高度。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内容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如何把经典的文化资源应用到语文教学中,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本文将庄子思想应用到语文教学中,通过具体的语文篇目与庄子思想结合起来,用“归隐自然与淡然无极”、“政治失意与自然融汇”和“珍视生活与审美人生”这三个部分来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内容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如何把经典的文化资源应用到语文教学中?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本文将庄子思想应用到语文教学中,通过具体的语文篇目与庄子思想结合起来,用“归隐自然与淡然无极”、“政治失意与自然融汇”和“珍视生活与审美人生”这三个部分来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作品中的经典篇目,其教学的关键在于围绕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认以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故本设计以“语文核心素养”为锚点,从创设“寻梦桃花源”经典作品展的情境任务入手,设计“读动人之文”“颂桃源之美”“承精神之风”三项活动,引导学生按“图”索“骥”。以图导入,引入中国“绘本奶奶”蔡皋的绘画作品,激发学生兴趣;按图学文,寻找插图及文字中的留白,突出思维训练;随文学言,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言语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增强其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养成。  相似文献   

5.
一、聚焦热点 文化经典阅读题是2007年高考福建卷的一大创新亮点。它将成为考试的一个热点。这一热点考查既反映了语文学科对学生文化素养的要求,也体现了语文教育界对教育现状的忧虑与反思。受过去十多年的高考指挥棒影响,如今的小学生在“题海”中沦落为“题奴”,他们对文化经典名著知之甚少,文化素养正被功利所代替。  相似文献   

6.
一字一乾坤     
汉字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遗产。《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汉字、用汉字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与汉字接触最多,也与它最为亲近。所以,我们二年级将“汉字文化久,浸润国学长”(“赏汉字文化,品国学经典”)作为本学期国学周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经典诗文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诵读是语文学习中最具活力、最具生命力、最具感染力、最为精彩纷呈的因素。经典诗文是一朵语文学习的魅力之花,诵读经典诗文,为学生们语文学习打开一扇魅力之窗。  相似文献   

8.
传统语文教学课程或者阅读课程,多是把单篇的经典文章或经典作品中的语段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往往又偏重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运用,缺乏对作品文化层面的解读,结果是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感也不强。从经典文本阅读的角度,指导学生多读经典作品、读懂经典、读活经典,以帮助学生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力。  相似文献   

9.
传统语文教学课程或者阅读课程,多是把单篇的经典文章或经典作品中的语段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往往又偏重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运用,缺乏对作品文化层面的解读,结果是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感也不强。从经典文本阅读的角度,指导学生多读经典作品、读懂经典、读活经典,以帮助学生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力。  相似文献   

10.
经典书籍是最有价值、最值得反复品鉴的,它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经典诵读活动,是传播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要认识到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文化典籍,激发学生经典诵读的兴趣,教给学生经典诵读的方法,让学生养成经典诵读的习惯。同时,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将知识内化,提升自身的文化涵养和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1.
教育首先应当教学生学会做人。语文要教学生学会识“道”,高考要能引导学生学做人。高考语文考“文化经典”、“文学名著”,有利于引导学生回归“做人”根本。  相似文献   

12.
1.语文不等于文化,但语文教学不能没有民族文化的传承,否则,这“语文”就不是本民族的“语文”,这语文教学就是无根的语文教学,而由此培养出来的人也是无根的人。2.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不能局限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课文(文本)之间的对话,更应该是学生与古今先贤、中外大师、名著经典的对话。也许,由于年龄、阅历、知识等的限制,学生还不能与他们进行有效的“对话”,那不要紧,那就不妨先:学会倾听。3.语文教学的过程不能仅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更应该是净化心灵、涵养人文、提升境界、引导学生“诗意地栖居”的过程。师:…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几千年以降的文化积淀,这些仅仅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在语文教学中与传统与“根”应该是最密切的一部分,因而也是文中传统文化所指涉的内容。文章由传统文化的衰退进行反思入手就语文教学中怎样延续和传承传统文化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尤其就语文中的经典学习及对待经典的态度传授经典的方法作了深入细致的探究。  相似文献   

14.
经典传统文化,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根本,是对学生进行民族教育的有效渠道,也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一首古诗一个人——链接拓展酝气度”“一座楼阁一组诗——灵动建构蕴高度”“一篇文章一本书——回归本原孕厚度”的三种维度,在语文课堂中最大限度地落实传统经典文化教学,使得学生既能积淀文化素养,又能提高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张晓红 《广西教育》2011,(34):19-19
如何让经典文化变得可亲可近,让学生想读、乐读,实现经典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和良性互动?我认为应该以“乐”为价值取向,以学生的视角来观照经典文化,让其变得可以对话交流,可以情感相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经典文化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教师群体在教学设计 方面都开始注重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将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 与教学目标相联系。语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学生通 过语文学习来掌握初级语文技能“听说读写”,其中文学经典教 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本文接下来就将以我国小学语 文教学现状为基础,从多方面具体阐述如何有效落实经典诵读 在对应学科中的教学应用,希望能以此为学生带来更为良好的 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17.
程修平 《学语文》2024,(2):22-25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中的先秦诸子学说,研习三篇文章的思想及背景,探讨先哲在探寻理想社会形态中的入世和出世思想,融通语文学习和经典文化,让经典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任何改革都会带来阵痛,在实施新课标“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我们的语文教师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困惑:在引导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名著的同时,作为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阅读修养,以适应新课标课外阅读的要求,当好学生课外文学经典阅读的“守门人”和“推动者”呢?笔者结合阅读实践谈点粗浅体会,权作引玉之砖。语文教师首先要加强阅读意识陶冶了一代代人精神的文学经典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对中学生来说,阅读经典名著,接受文化传承无疑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当前中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  相似文献   

19.
本则语文园地包括“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三部分。“我的发现”编排了四组意思不一样,形式相同的形容词;“日积月累”中的“读读记记”精选了《三字经》中部分经典文句,让学生在读背中感受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读读背背”安排了本册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意在对本册略读课文中的词语做一个总结;“趣味语文”则安排了一则谜语,让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无论对于哪个学段的学生而言,都是极 为重要的教学,因为语文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同 时也会对学生的日后工作和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 不仅仅是在学生识字和文章理解方面,更包括了人际交流等各 个方方面面。而经典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是对中国传统 文化中各种文学经典进行阅读和理解的一种行为。通过经典 阅读,学生可以有机会了解到中国各种传统文化,对文化的传 承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语文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因此,本文 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阅读的实践探究”进行探讨和研 究,笔者水平有限,如有错漏及不正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