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换句话说,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那么,良好的信息素养应包括哪些方面呢?我认为应包括: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的信息素养,简单地说就是指小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二个方面。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应着重于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现阶段,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最主要的途径有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  相似文献   

3.
郑小红 《考试周刊》2013,(6):126-126
<正>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在中小学全面实施,十分重视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获得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根据课程标准,信息技术的教学要以“信息素养”作为教学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使学生在学习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6.
吴斌 《青海教育》2006,(5):53-53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基本的“信息素养”应包括:信息获取的能力、信息分析的能力、信息加工的能力、信息创新的能力、信息利用的能力、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一、必须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我校从1998年底建成了第一个计算机教室,在此后七、八年的时间里,用有限的经费建立了闭路电视教学系统,拥有1个局域网多媒体电子教室,全校共计50多台奔Ⅲ550以上配置的计算机,而且宽带进校,实现互联网,每个教研组和4个教室都有计算机,均可全天候上网。这些硬件设施为…  相似文献   

7.
8.
王宏 《教师》2013,(31):83-83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讲,信息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信息素养已成为时代发展对小学教育的现实要求,这里我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谈谈自己的粗浅感想。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使学生在学习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但是在我们平时的  相似文献   

11.
李建兰 《小学生》2012,(12):12-12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我们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一、不断更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信息素养的内容之一。《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应改变计算机课程中以教师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采用任务驱动的合作学习模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所谓信息素养,就是具备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信息素养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传统图书检索技能中,包含很多实用、经典的文献资料查找方法。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使这种能力同当代信息技术结合,成为信息时代的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13.
一、“信息素养”的涵义 在界定“信息素养”之前,我们需明了一个基本国情: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正处于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转型期,诚如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教育信息网络中心主任祝智庭教授指出的,“尚缺乏扎实的理论支撑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许多问题尚无定论,只能边摸索边总结”。  相似文献   

14.
一、学生信息素养的内容。信息素养已经成了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大爆发的时代,通过各种途径的频繁信息交互已经变得常态化,由此可见,在现今社会,信息已经与空气跟水一样,成为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同时,信息交互的常态化推动社会不断进步。正是因为信息在人类社会中展现出的巨大价值作用,因此对于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播能力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组成。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它包括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创新、交流。提高人的信息素养就会培养人的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军队院校教育改革的深化,信息素养这一教育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信息素养是军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信息化战争的条件下,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军队院校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信息素养是每个社会成员在全球信息化环境下需要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在教学中如何影响和改变目前小学生的信息获取习惯、方式及效能,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检索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和优化课堂效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获得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为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把信息技术渗透到日常工作中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是新世纪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广大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已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但由于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实践的时间还不长,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培养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方法和能力,忽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