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了解贵州省黔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贵州省黔南民族地区高校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测试.结果贵州省黔南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人际关系P<0.05、其它P<0.01);与国内相关研究的大学生综合样本比较,除人际关系和偏执,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7个因子上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抑郁、敌对P<0.05,其他P<0.01).结论:贵州省黔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略偏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皖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利用随机抽样对412名有效样本进行了调查并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新生代农民工SCL-90的9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8.57,8.35,9.11,10.02,11.15,8.33,7.24,8.79,8.01,P0.05);新生代男性农民在工躯体化、人际敏感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新生代女性农民工(t=-2.51,-3.11,P0.05),在抑郁、焦虑因子上,男性得分则非常显著地高于女性(t=-3.04,3.15,P0.01).结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正常人的平均水平,新生代男性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女性农民工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目的是探讨企业员工延迟满足感与焦虑、抑郁的关系。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职业延迟满足量表ODG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氏自评量表SAS,对某企业800名在职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有以下几点:(1)企业员工的抑郁水平、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1=34.41,p<0.01;t2=44.26,p<0.01);(2)11~15年及1~5年工龄的被试职业延迟满足过程的得分均显著高于15年工龄以上的被试(F=5.18,p<0.05);(3)焦虑与满足过程(r=-0.20),与满足特质(r=-2.42),与延迟满足总分(r=-2.45)均为呈负相关。抑郁与满足过程(r=-2.11),与满足特质(r=-2.50),与延迟满足总分(r=-2.57)呈显著负相关;(4)职业延迟满足总分对焦虑、抑郁变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t1=-2.10,p<0.05;t2=-2.38,p<0.05)。由此可见,(1)企业员工焦虑、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常模。(2)在岗工作时间是影响延迟满足的重要因素。(3)延迟满足水平与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并对焦虑、抑郁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的相关关系,为维吾尔族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新疆3所高校的890名维吾尔族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维吾尔族大学生SCL-90各因子水平高于国内成人常模,并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除强迫因子外的其他各因子水平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并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体育锻炼组各项因子水平得分均低于非锻炼组;不同强度锻炼组之间SCL-90各因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SCL-90因子分≥3的检出率为14.1%(122/863).结论:维汉大学生SCL-90各因子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改善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对凯里学院2010级全体在校大学新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心理测试.发现凯里学院2010级大学新生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显著(P<0.01);与国内相关研究的大学生综合样本比较,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9个因子上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1).由此得出结论:凯里学院2010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6.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全国诸常模进行比较后发现:高职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与全国成人常模相比,除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因子无差异外,其他各因子均有差异;与全国大学生比较,各因子均有显著差异;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除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差异极显著外,其他各因子无差异;而高职大学男女生之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贵州省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测试。发现贵州省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显著(P〈0.01);与国内相关研究的大学生综合样本比较,除偏执,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8个因子上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人际关系和敌对P〈0.05,其他P〈0.01)。由此得出结论:贵州省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的现状、心理素质及发展变化,以期为民办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对福州外语外贸学院2012级本科大学生,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连续两年的心理健康水平评估,将他们在大一、大二上学期时的调查数据与国内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本科新生SCL-90的各因子与国内大学生常模比,总体是在健康水平上,不过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2012级学生在大二时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某几项因子上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呈阳性反应,值得引起关注。进而得出结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的重视,民办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预警库大学生被试的反事实思维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量表测量法,以巢湖学院心理健康中心普测预警出的100名大学生为被试,同时采用100名大学生作为对照组被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被预警的大学生反事实思维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大学生被试(p<0.05);心理健康总分数极其显著低于非预警大学生(p<0.000);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发现,反事实思维分数与心理健康总分数存在显著性统计学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应付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某高校2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应付方式以工具性应付方式为主;男生与女生在求助与自责这两个应付方式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2、p=0.01);农村大学生与城镇大学生在求助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4);理科与文科、工科大学生在自责(p=0.03)、退避(p=0.03)因子上存在差异;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与心理异常的大学生在解决问题(p=0.00)、幻想(p=0.00)、自责(p=0.00)、退避(p=0.00)应付方式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应付方式之间有相关关系,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应付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和个性的关系。方法:采用SCL-90症状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量表(EPQ)对500名90后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主观幸福感的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绪维度与SCL-90症状各因子及EPQ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P<0.01),消极情绪与SCL-90症状各因子和EPQ的精神质、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P<0.01);SCL-90症状各因子与EPQ的精神质、神经质有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P<0.01),与内外向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抑郁、偏执、恐怖、个性的内外向得分、神经质得分对主观幸福感的不同维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5;P<0.01)。结论: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和个性密切相关,大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不利于主观幸福感和积极个性养成,减少消极心理症状、养成积极个性品质是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幸福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高师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人格特征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SCL-90、EPQ和一般情况问卷对5270名新生进行测试。结果:除恐怖因子外,高师新生SCL-90其余各因子上的得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内外倾得分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神经质和精神质得分显著低于全国青年常模;人格特征、对专业的满意度、生源地、体育运动、是否开设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否缓交学费、学科类别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高师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人格特征及环境、教育等因素对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A1):5-6
目的全面、真实的了解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高一学生心理档案,为预防和改善高一新生心理问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在统一指导语下对武山县一中高一新生1000名高中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400份有效问卷作为分析样本,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SCL-90所调查的样本九项因子与全国中学生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心理问题的与学生的性别、班级、户籍有明显关系。结论高一新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其产生与学生对新学校的适应情况、人际关系、学业压力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引入社会支持干预汶川地震灾区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开展震区籍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四川文理学院323名汶川地震灾区籍大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调查分析。结果:震区籍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平均得分与肖水源的大学生社会支持水平基本持平;其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一元回归分析,二者呈显著负相关(P<0.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其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对心理健康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P<0.001);相关性分析表明,震区籍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人际关系、恐怖这两个因子呈正相关(P>0.05),与强迫、焦虑、其他等三个因子呈负相关(P<0.05),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支持总分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01)。结论:震区籍大学生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支持总分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其社会支持长效机制的构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SCI—0量表对我省11所本科院校的1000名男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客观评定。根据SCI-90量表各因子得分,按照不同生源、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及样本的总体状况与全国常模进行了逐项分析比较得出:湖南省大学生各因子的得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且有6个因子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我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偏低。对各年级、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也进行了比较,不同的因子存在不同的差异。因此,针对我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可行性对策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湖南科技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发现被试学生躯体化、强迫、精神病性的因子分高于全国大学生综合样本,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01或者P<0.01),其余各因子的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综合样本,说明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整体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对湖南科技学院体育专业学生进行性别和高低年级进行比较,发现高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于低年级学生,男、女生在各因子上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了解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为内蒙古高校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对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300名在校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作相关分析.结果:样本高校大学生SCL -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达显著水平;SCL -90总分与人格维度当中的内外向、掩饰程度均呈负相关,与神经质呈正相关,其中与神经质维度关系最为密切(r=0.587);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李壮志  张然  李立  陈玉娟 《文教资料》2007,(26):186-188
本文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石家庄学院不同专业(体育、理学、工学、管理、艺术)2366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问卷调查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心理问题检出率低于其它专业;各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青年常模,体育专业与全国青年常模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其它专业与全国青年常模相比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体育专业与其它专业相比心理健康水平在总体上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  相似文献   

19.
武警某部官兵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武警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特点的调查分析,为部队开展心理卫生工作及心理干预服务。本研究采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236名福州某武警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武警官兵积极应对得分高于全国常模,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全国常模;SCL-90各因子分与全国军人常模,男军人常模比较都较低,且差异非常显著;不同年龄段武警在SCL-90各因子得分上都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军衔的武警在积极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高职院校即将实习的学生350人采用整群抽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大学生应激性事件量表(CSS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实习前学生强迫、焦虑因子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CSSS各因子发生频率与SCL-90总分及其部分因子得分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且日常困扰、人际交往和学习压力进入了回归方程(P0.01)。结论:高职学生实习前焦虑和强迫症状明显;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学生实习前的心理健康,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