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学教育》2017,(6):75-83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北京、广东和河南等三个省份共选取238名特殊教育教师和242名普通教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残疾儿童不同教育安置方式的态度。调查结果发现:特殊教育教师与普通教育教师对残疾儿童教育安置的态度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他们都比较赞同残疾儿童应该在特殊学校中接受教育,其次是特殊班,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则持略微消极的态度。另外,本研究还探讨了影响普通教育教师与特殊教育教师对残疾儿童不同教育安置态度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早期家庭教育为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视力残疾儿童而言,家庭在其发展中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分析20世纪末至今国内关于视力残疾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研究,发现研究视角的新颖性提升、研究内容的整合度提高、教育方法的可操作性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加强,但目前仍缺乏指导性纲领、具体的干预方案及对效果的有效评价。今后的工作,需不断总结和借鉴经验,积极争取家长的主动参与,推动视力残疾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事业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全纳教育已经成为了未来全球教育发展的方向,而在我国的随班就读作为全纳教育的过渡阶段,提高了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初步实现了教育公平。在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中,随班就读教师是残疾学生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文章就我国的随班就读教师的现状研究、素质研究、培养方式和认证资格等方面进行述评,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残疾儿童是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身体上或者是智力上存在各种各样的残疾,学习能力与社交能力不及正常儿童,但是他们享有的权利是与正常儿童一样的,他们也应该享有正当的接受教育的权利,而"送教上门"就是这样一种新颖的、能够保障残疾儿童享受教育权利的重要安置方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了残疾儿童的入学率,那么,就对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相关情况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该文论述了社会性游戏对视力残疾儿童发展的意义、视力残疾儿童的社会性游戏发展水平、影响视力残疾儿童社会性游戏的因素以及干预措施,分析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论证了在中国开展视力残疾儿童社会性游戏的相关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残疾儿童数量的逐年递增,也给特殊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如何能让残疾儿童快乐的成长,这是一项重大的工程,也是体现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关键点。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河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开展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对河北省特殊教育学校的顺利开展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写在前面学前教育是我国各类教育中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针对残疾儿童开展的学前特殊教育则更为薄弱。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和我国新近出台的一系列发展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的方针政策,根据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近年来本刊加大了对残疾儿童早期特殊教育的相关报道和研讨,在"视点"栏目中分别就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自闭症等儿童的学前教育进行了专题交流与研讨。本期我们推出关于视力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研究与探索的一组文章,中央教科所副研究员、曾任国际视障协会东亚地区主席的彭霞光以国际的视野、学术的视角,梳理和研究了0—6岁盲童早期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对科  相似文献   

8.
父亲参与在残疾儿童的早期干预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1980年以来国外学者对父亲参与残疾儿童早期干预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研究表明,父亲参与残疾儿童早期干预的程度较低;父亲在参与残疾儿童早期干预的过程中面临压力大小、压力种类和应对压力的方式与母亲有所不同;父亲参与早期干预对残疾儿童的语言能力和游戏能力有促进作用;残疾儿童本身、父母亲关系以及干预项目的设置会对父亲参与早期干预的积极性产生影响.当前研究中存在研究地域狭窄、研究方法单一和忽视父亲需求等问题,要多开展跨文化研究,尝试使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及关注父亲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9.
《残疾儿童父母心理压力问卷》的编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本研究目的在于编制《残疾儿童父母心理压力问卷》,为定量研究残疾儿童父母的心理压力提供客观的测量工具。通过因素分析可见,残疾儿童父母的心理压力包括五个方面:个人与家庭问题,经济负担,终身照顾,缺乏成就感和过分保护。实验结果表明,“问卷”能准确、有效地测量出残疾儿童父母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8年盲多重残疾儿童实验研究的成果,从盲多重残疾儿童的教育教学实践出发,阐述了盲多重残疾儿童教育安置的原则、策略和形式、课程设置的模式、课程设置的内容及教学策略等,期望能为我国盲校发展盲多重残疾儿童教育事业提供经验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0~6岁的残疾儿童141万人,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本文从残疾儿童的定义及数量、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意义、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分析以及对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积极探索等四方面,对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开展状况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特殊教育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2004年残疾儿童的入学、在学人数是1978年的12倍;我国不仅有残疾儿童的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和高等教育学校,还有大量的残疾儿童或残疾人在普通幼儿园、中小学和大学随班就读。但是,残疾儿童入学、在学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依然很大。这些成绩和差异与民间文化、执政水平、法律和教育管理措施密切相关,因此,要使我国的残疾儿童教育再上一层楼,就必须关注、研究、改进这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亲职压力源问卷》对学前残疾儿童父母在育儿过程中承受的压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亲职压力源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亲职压力源处于偏高水平,其中最大的压力源是"儿童问题",最小的压力源是"社会环境";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亲职压力源在性别、婚姻状况等父母因素和年龄、残疾程度、残疾类型等儿童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浅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课程杨春增为了提高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实效,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课程的制约因素,课程设置的原则和课程类型等方面的研究是摆在广大特教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探讨。一、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课程的对象残疾儿童随班就...  相似文献   

15.
残疾儿童基础教育不健全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我们要客观地认识西部贫困地区残疾儿童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残疾儿童受教育总体水平较低、残疾儿童在基础教育中处于不公平地位、适龄儿童就学率偏低、城乡差距大、残疾儿童基础教育水平不高等问题;积极探索提升西部贫困地区残疾儿童基础教育的途径:多渠道筹集残疾儿童基础教育专项经费,提高残疾儿童基础教育普及率,加强特教教师队伍建设、形成特教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特教体系,构建德、智、体、心理等多位一体的特教课程体系,提升西部地区残疾儿童基础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6.
融合保教对正常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学前的早期教育对残疾儿童的智力发展、行为矫正,缺陷补偿、正常人格的养成等均具有重要作用。而让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一起生活学习的融合保教模式不仅对残疾儿童而且对正常儿童的身心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对残疾儿童的特别关爱是国家昌盛、人民安康、社会文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可分为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公平,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在上述三方面均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在教育机会上,与普通儿童相比,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学前教育入学率相对较低,辍学率则高于普通儿童;在残疾儿童内部,不同残疾类型、不同性别、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残疾儿童之间也存在受教育机会不均衡的现象。在教育过程上,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较低,残疾儿童教育师资比较薄弱,残疾儿童受教育质量难以保障。在教育结果上,六年级以后残疾儿童在校生人数急剧下降,残疾儿童职业教育发展非常薄弱,造成了教育与就业之间的断层。所以说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公平事业还面临诸多挑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荷兰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实施机构的构成和工作内容及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专业队伍的培养和发展。对比我国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状况,文章提出在康复教育理念、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的结合以及康复教育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等方面可以从荷兰经验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我国残疾儿童数量巨大,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但我国残疾儿童权利的法律保护体系尚未建立.保护残疾儿童已成世界共识.我国应尽快构建和完善残疾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主要包括残疾儿童的生命权、健康权、受教育权、社会参与权、救济权、养育权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来自河北省6个地区的39所有随班就读残疾儿童的普通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和残疾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领导和教师对接纳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持消极态度,对残疾儿童体育教育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随班就读生体育意识差,体育课出勤率和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率都很低,教学内容“常人化”,不符合残疾儿童特点。文章分析了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