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度量衡亩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史学研究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滥觞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的中国古代度量衡具有多元性多变性的特点。本文作者认为:研究中国古代度量衡史应正确了解并掌握黄钟秬黍之说,重视对过去历代度量衡器的发掘和考订,充分掌握有关的历史文献,并有选择地审慎地使用以货币考度量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技术标准和产业的内涵随时代的变化而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过程,标准化与产业化之间存在着历史性的同步关系。古代,技术标准化以度量衡为主,满足于农业和手工业的需求,产业的财富拥有内涵尤为显著;近代,技术标准化以零件互换为主,适应于工业革命之后工业化机器大生产的制造业要求,产业的价值增殖内涵最为明显;现代,技术标准化以技术使用、质量和管理等综合体系认证为主,以适应全球化经济贸易秩序建立和知识经济所带来的新兴产业的需求,产业内涵表现为以知识流和价值流为基础的生态系统。从技术标准化的历史演变角度分析产业内涵的结构性变迁,有助于挖掘产业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大力鼓励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下,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英译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手段.而在各类典籍英译的过程中,出现了古代度量衡英译的难题.我国古代度量衡历史演变较长,单位较多,而且变化较大,典籍英译中很容易出现错误.本文以荷兰汉学家高延《中国宗教体系》典籍片段中的古代度量衡英译为例,探讨出古代度量衡的英译方法:音译+加注(度量衡简介及公制换算).  相似文献   

4.
河南内乡县清代衙博物馆保存着一件清道光十六年校准石斗,容小麦29.4公斤。按现行小麦国家标准计算,此石斗所容小麦折合清制50库平斤。西汉经学家刘歆创造了根据音频原理和黍的单位客重关系厘定度量衡三个量标准的方法,历代参照考校和建立新的度量衡标准。自秦汉以降的二千多年间,历代度量衡标准都是建立在以自然物的物理性能和科学原理的基础之上的。清内乡校准石斗是在以自然物为基础建立度量衡标准史上又一实证。  相似文献   

5.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对度量衡进行了改革,实行度量衡大小制。(1)度量衡小制:1尺=23.10 cm,1升=200 mL,1斤=220 g。小制用于天文、乐律等特定的行业;(2)度量衡大制:1尺=29.591 1 cm,1升=400 mL,1斤=440 g。大制用于官府征税和民间日常交易。度量衡大小制影响了中国古代度量衡1 300多年。  相似文献   

6.
我国度量衡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它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私有制和交换的出现而产生的。商周时期,由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相应的度量衡器具和度量衡制度,并设置了管理度量衡的职官。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在各诸侯国相继出现和确立,为了商品的交换和赋税的征收,各诸候国的新兴地主阶级十分重视度量街的制造和管理,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度量街制度日趋完备和统一。在战国时期一些度量衡器物上,可以看到这种演变的趋势。下面以衡制为例:战国时期秦国的衡制。《汉书·律历志》载:1石=4钧=120斤,1斤=16两,1两=24铢。根据西安高  相似文献   

7.
谈我国古代度量衡的逐渐精确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不准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述及了中国古代度量衡方法与用具的发明,历代政府、人民争取度量衡方法用具准确、测量精确所做的各种努力,使度量衡方法与用器在一定时期里、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准确。然而因度量衡方法与用器自身缺欠,社会的、人为的原因所致,古代度量衡没能永久的、全方位、真正的做到准确,测量精确,而是准确与不准确并存,这种状况影响了人们的思维、语言、写作,成为忽视和淡化数量观念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研制中国特色职业院校建设标准,有助于构建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适应的评价准则,为职业院校未来发展明确方向和路径。标准化理论的成熟和完善为我国职业院校建设标准研制提供了理念、原则、程序和方法遵循。在标准化视角下,我国职业院校建设标准需要以推动世界一流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发展为主旨主线,充分发挥“度量衡”和“指南针”的功能,坚持基本标准和特色标准相结合、立德树人和服务产业相结合、本土性与国际性相结合,从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教师队伍、专业建设、制度体系、办学资源等方面设计标准内容。  相似文献   

9.
度量衡与天文立法、音律三者是我国中华古老文明的基础,是民众从事经济活动的重要凭借,是百物制度的标准,也是国家政权统一的象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民国时期,广东省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开始了全省度量衡标准的划一与度量衡新器的推行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一、课前的准备:我在讲授公制和市制度量衡之前,首先分发给每一个学生如下的一张“度量衡单位表”。由于每个学生在小学里已经初步学习过公制和市制度量衡,对于它们的各个单位名称和相邻两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熟习的,而且对于公制和市制之间的简单互换关系也是大体清楚的,因而事前填好这张“度量衡单位表”也就不会有什么特殊困难。通过课前的填写,学生普遍地都得到了一次复习公制和市制度量衡的机会,为学习这一内容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传统度量衡单位逐渐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公制计量单位,也开始接纳英美制计量单位,但度量衡单位在俗语中却没有出现明显弱化的趋势。传统度量衡单位在俗语中依然存在的原因,可以从语言的滞后性和俗语的口语性、通俗性、定型性、形式短小等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度量衡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起源于人类交换行为,二是乐律累黍说。度量衡发展与变化则与当时的科技水平及经济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13.
度用来计量长短,量用来计量容积,衡用来计量轻重,这三种量具的总称为度量衡。度量衡大约产生于商业从生产中分化出来的时期,它的发展变化同社会经济制度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透过我国古代度量衡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日益加重,而且手段也比较隐蔽。  相似文献   

14.
"石",中国古代度量衡单位之一.在秦汉时期,作为重量单位,一石为百二十斤;应用于量制,石相当于斛,即十斗为石;应用于官秩,若干石从标识俸额多少的度量衡单位发展成为划分官制级别的秩级单位.将"石"作为一个概念,分别从度量衡和官制层面进行分析和论述,着重探讨秦汉时期"石"的特定内涵及其在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提出学业质量标准,是课程、教学、评价的度量衡。用好这个度量衡工具,就要在教学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评价中对学业质量标准进行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6.
“石”,中国古代度量衡单位之一。在秦汉时期,作为重量单位,一石为百二十斤;应用于量制,石相当于斛,即十斗为石;应用于官秩,若干石从标识俸额多少的度量衡单位发展成为划分官制级别的秩级单位。将“石”作为一个概念,分别从度量衡和官制层面进行分析和论述,着重探讨秦汉时期“石”的特定内涵及其在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秦统一度量衡制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一度量衡制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重要措施之一。秦朝通过一系列具体、严厉又符合实际 ,比较科学的措施 ,形成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保障体系 ,最终实现度量衡制的计量单位、进位制、量值标准三个方面的全面统一。  相似文献   

18.
1.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始皇”为“制六合”而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设三公九卿加强皇权B.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颁布细密严苛的律法D.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相似文献   

19.
度量衡器的制作与管理机构,是涉及度量衡史与职官制度史的一个边缘性课题。由于这类课题历来不大为人注意,有关方面的研究和成说,迄今仍多有疏误而未得订正。归纳起来,这方面的疏误大致有三: 一是只看到中央政府的度量衡制作机构,忽略了地方或部门官司的制作机构;二是只见及中央政府某段时期的一个制作机构,而未见及其他的中央制作机构,并把某一个机构误当作  相似文献   

20.
本册教材新編了公制度量衡,四則应用題,几何初步知識等三个內容。現根据大綱精神和以往教学中所发生的問题,就这三个內容談談我們的意見,供同志們参考。公制度量衡大綱規定:“把各种度量單位的巩固知識作为教学的內容中心,使计算法建立在巩固的基础上。”因此,我們在教公制度量衡时,以要求公制度量單位認識的巩固知識作为复名数四則运算的基础,过去只着重教学計算方法,而忽视單位的具体观念的教学是錯誤的。学了公尺公寸方面的計算,而不知1公尺1公寸到底有多長,这样的教学就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