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肯定"四有"新人与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承接着共同的理论渊源,分析两代领导人发展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时代特征,揭示从邓小平"四有"新人到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不断发展与深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中所阐述的“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重大继承和创新,体现了江泽民同志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创新精神。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个代表”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他的人性论和个性观基础上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他主张通过革命改造社会,然后达到"个性解放和个性发展"的目的。同时他认为改革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他把"真正共产主义者"作为一种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格理想,并多方面论述了其独特的时代和阶级特征。毛泽东的这种"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对他早年"新民"思想的扬弃,同时也对他建国后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理想目标."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当代体现,开拓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要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只有这样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从最高形式上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隋从容 《文教资料》2008,3(2):78-80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者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和价值目标.毛泽东结合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给人的全面发展赋予了具体而又现实的内容和实践.毛泽东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具体内容、实现的条件和途径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再次提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产物.通过对"三个代表"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关系的论述,可以明确"三个代表"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推进和深化,以及"三个代表"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体现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人的全面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处处体现出人的全面发展观,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以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前提基础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以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为基本条件的,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适时地分阶段地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将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丰富、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人格理想和价值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地总结了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它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是这个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理论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着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紧密结合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 ,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并具体分析了立足人的全面发展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之间关系的论述,阐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立在邓小平理论之上的,它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生活形式进行详细的探讨,发现生活形式理论虽然可以解释很多语言现象,但是缺少体验性,减少了对人的考虑。本文对这一理论进行体验性补充,以期增加这一理论的解释力。但是本文并不是否定这一理论,而是将这一理论进行延伸,结合体验哲学相关理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人的观念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纯粹的理论观念 ,另一种是实践观念。纯粹理论观念和实践观念是就普遍关系而言的。而本文所谓的实践—技术观念则是面对生产力的。实践—技术观念是指在生产实践之前根据科学理论以及人们的需要这双重尺度 ,将生产的目的、原理、过程、流程、结果等等以计划、设计、方案、规划、模型的形式在思想中建构而形成的观念。实践—技术观念是理论—科学观念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必要条件 ,是理论—科学观念向生产实践飞跃的中介环节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西方工业社会,随着技术理性的不断高涨及消费已渐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的同时,意识形态范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对此提出了一系列的文化一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但其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有本质的区别.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通过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其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虚假性,具有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特质.从阐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出发,论述了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以及弗洛姆、马尔库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在比较的基础上揭示了法兰克福学派意识形态理论的实质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生前根本没有正式使用过“卡夫丁峡谷”一词,这个词也不能正确表达他的思想。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意思是避免资本主义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俄国农村公社在种种前提条件下,可以“大大缩短自己向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但并不是跨越资本主义直接进人社会主义。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一个所谓的“跨越理论”或者关于东方社会的理论,也无法为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是跨越资本主义提供理论依据,与此相反,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否定了“跨越论”,而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缩短阶段的观点形成了有力的互证。邓小平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关于“互相补充”的思想,找到了首先胜利的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在没有得到胜利的西方无产阶级帮助下,获取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后马克思主义通过指认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断裂",解构文本,否定一元论主张多元论,否定历史必然性肯定偶然性,消解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论。但它又在区分"中心主义"与"中心"、运用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理论与历史主义观点透视晚期资本主义及其文化中,提供了认识社会发展动力的新视角并肯定了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往政治家和学者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理论,大多冠以“同时胜利论”,然而,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著中并没有关于“同时胜利论”的明确表述。准确她说,马恩的革命理论表述为“同时发生论”更符合原意。这不仅因为在原著中能够找到佐证,在实践中也和列宁后来的“一国胜利论”有一定逻辑关系。今天,正本清源,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从市场供需理论角度对学生评教制度的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运用一般的市场理论针对我国目前受到追捧的学生评教现象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对其产生的理论根源进行批判,得出结论:厂商和消费者理论不适合于学生评教制度,建立在厂商和消费者理论基础上现行的学生评教制度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所以当前的学生评教制度是在教育产业化的错误导向下的非客观行为.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同志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一个新理念和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20.
形式主义在试图给文学定义的时候,为了努力把人们的注意力拉回到对文学本身的关注,对文学性进行了集中的抽象,这正是该派的特点,也恰恰是它的弱点,正如他们在把“陌生化”理论引入文学史的范围所体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