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黑衣壮服饰是黑衣壮族群的文化标志之一,在现代社会里出现了衰落与蜕变的趋势。通过对黑衣壮服饰的实地调查,研究黑衣壮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的境遇,分析影响其传承的因素,探索在现代语境下民族优秀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黑衣壮的艺术、化习俗和他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黑衣壮地区仍然处于自然经济阶段,艰苦的现实生活使黑衣壮人民更加依赖于族群共同体。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和发展,黑衣壮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如积极维护共同体的利益、实行严格的族内婚制等。这也反映在他们的艺术和化习俗上。黑衣壮的舞蹈和山歌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集中体现了黑衣壮真实的生存状态和对现实生活苦难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我国历史上是多民族团结统一的国家,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和发展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处理民族关系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致力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民族融合的趋势也在加快,笔者在对龙州与那坡两地典型“黑衣壮”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探析这两地闻民族文化变迁的因由。以促进对两地独特的民族旅游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黑衣壮社会正处于与外部世界接轨的社会转型期中.本文通过对黑衣壮人的服饰观和音乐观的审美人类学调查,揭示了黑衣壮人在社会转型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矛盾态度:既留恋着传统,又疏远传统,即使在年轻一代对传统的最激烈的反叛中,也依然隐藏着对传统的最深切的依恋.这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典型的矛盾心态.透过社会转型时期的黑衣壮审美观,可以更清晰准确地把握这个族群的精神脉搏和这个社会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5.
游伟民 《广西教育》2011,(30):105-106
"黑枪舞"既属于艺术范畴,又属于体育行为,具有健身、娱乐、旅游经济和团结等价值功能,以及民族性、民俗性、原创性、文体交融性、表演性和观赏性等体育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黑衣壮是居住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的壮族族群之一,黑衣壮舞蹈作为壮族舞蹈的典型,是壮族歌舞中保存古老原始形态较好的形式。文章旨在通过对广西黑衣壮舞蹈的挖掘与梳理,提出进一步保存和继承黑衣壮舞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每一地域的民族艺术都与特定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黑衣壮服饰也不例外,它的生成与发展都离不开黑衣壮的生态环境。借助文艺生态学的理论,探讨了黑衣壮服饰与文化生态环境的关系,探研了黑衣壮服饰得以产生、传承、发展之根源。  相似文献   

8.
审美制度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学与美学尤其是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深层整合,其基本理论内涵是化体系中的规则与禁忌在现实生活中活化为各种具体形态。弄屯黑衣壮审美制度正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复杂的权力结构和现实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该社区族群传统化的原始和谐状态。土地公的激情、老歌师的沉默和土司的追述,都是弄屯黑衣壮现实生活的真切体验。在传统伦理要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交汇中,黑衣壮审美制度不断进行自我调整,演绎着日常生活的具体形态。  相似文献   

9.
广西那坡黑衣壮因地处偏远、闭塞而完整地保留了壮族的古老文化,被称为壮族文化的活化石。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这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正在发生急剧的变迁。本文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描述了黑衣壮族传统文化的特质及其正在发生的变化,提出要继承和保护优秀的黑衣壮文化,民族教育应该肩负起承接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重任。  相似文献   

10.
黑衣壮的干栏式建筑是少数民族典型建筑,承载着历代黑衣壮人的物质、精神和价值追求,构成了一种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是自然与人文互动共生的缩影.以干栏式建筑为载体的干栏文化是具有本土性、民族性和发展性的重要教育资源,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民族认同、品德教育、建筑借鉴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苗族服饰历来是学者的研究热点,研究成果颇丰。通过对古今中外研究苗族服饰文化的学术文献进行梳理与钩沉,发现其研究多从服饰的主观性和整体性出发,对具体工艺缺乏深入性研究,并多集中于云贵地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苗族服饰的现代应用研究对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回族作为以伊斯兰为民族文化根源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呈现出伊斯兰教的内化与对汉族文化涵化同时发生而联系又紧密的特点。回族服饰具有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二元一体的结构特点,在伊斯兰文化语境下又体现出宗教文化的象征性。伊斯兰教的内化和汉族文化涵化构成了回族服饰文化的核心和其演变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壮族的饮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厚,既是壮族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壮族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壮族的饮酒文化不仅丰富多彩,且有较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壮族男子大都嗜好饮酒,体现了真诚、热情、豪爽和强悍的性格,以酒会友还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思想感情。酒是壮族结婚嫁娶、庆贺生儿育女、孝敬老人、节日娱乐仪式中的首选礼品,也是壮族表达意愿或传达信息的符号。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以广西那坡县的黑衣壮族群为个案展开田野调查与研究。通过对黑衣壮族群生计方式、民间信仰等层面的地方性知识的阐述,以及对主流文化冲击下导致的地方性知识的扭曲、缺失的剖析,指出在充分尊重各个民族的地方性知识的前提下融合现代科技,是解决当代日益频发的生态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瑶族服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内外众多的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瑶族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及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著述颇丰。但目前多学科综合研究尚不够深入,宏观研究多于微观研究。未来研究重点应在于各学科对瑶族服饰的综合应用研究方面。探索瑶族传统服饰与现代生活的有机结合,不断推陈出新,这是繁荣瑶族地区文化和经济,也是瑶族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6.
广西的生态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得更为严峻 ,本文从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探讨了广西壮族传统的生态文化 ,其中对自然资源环境科学合理利用的因素可为广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17.
广西隆安壮族悠久的稻作生产历史和以稻米为主食的食品结构,决定了他们的饮食习惯与稻作生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贯穿于日常生产生活、婚丧嫁娶及节日之中,还产生了多姿多彩的酒文化。  相似文献   

18.
服饰不仅能为人类御寒、扮美,而且起着不同族群间以及同一族群内部不同社会地位和角色的标识作用,具有社会契约作用和规范控制的社会功能,成为指示或约束人们行为的指号。在壮族传统社会里,服饰具有辨族别异的族徽功能,起着社会角色的标识作用,也是地位等级的象征,成为标识人的社会地位、角色、等级的一种符号。  相似文献   

19.
从朝鲜半岛迁徙过来的朝鲜族,在迁入中国的一百多年中,其传统婚礼服饰经历了几个历史发展阶段,新郎、新娘的婚礼服饰呈现出本民族的独自特点。受外来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影响,朝鲜族婚礼服饰兼具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