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而现实教学中还存在理念与实践上的较大偏差,呈现出形式化和简单化的倾向。文章反对随意更改教材原有结构、肢解教材、脱离教材、脱离学生的教材处理方式。提出"创造性使用教材"应充分尊重教材、科学理解教材、合理加工教材,还原教材处理的本真。  相似文献   

2.
"用教材教"是新课程的理念。但"用教材教"的前提是读懂教材。只有读懂教材,才能用好教材。从读懂教材概念呈现方式、起点的适应性、编写意图和编排体系等方面,阐述"读懂教材本质,灵活用好教材"之观点。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上说,一般教师都能区分"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教教材"就是只关注教材本身,把教材作为课程的全部内容,把教材教完或教懂教材作为最终的、唯一的教学目标。"用教材教"就是把教材当例子,并以这一例子为出发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学到教材之外的知识,并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在能力上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折射出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念:前者囿于教材,就教材而论教材,缺乏课程观,这显然不符合现代教育理  相似文献   

4.
师范生对教材"二次开发"应该侧重于通过研读与内化教材,灵活地、创造性、个性化地运用教材.把握教材编写意图,预估教材难点,以教学环节作为"二次开发"教材的着眼点,能够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增强教材"二次开发"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对教材适当调整,让教材"活"起来;对教材有效重组,让教材"串"起来;对教材合理补充,让教材"宽"起来,从而使教材因创造性使用而变得更加精彩.本文以上述为载体,针对现行初中科学教材如何进行创造性使用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是针对教材使用问题而提出的两种观点,"用教材教"论者将传统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归因于"教教材".从教材内容与功能的共性来看,"教教材"与"用教材"根本不构成教学中的对立范畴,"教教材"也是用教材教,"用教材教"离不开教教材.本文认为应置换视角,充分发挥教材的使用功能从优化教材内容结构和实现教材层次多样化等方面采取措施以解决教材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的"教材旁白",其形式多样,分布广泛.大多数教师知道"教材旁白"的教学价值,却仍然依靠经验教学,将"教材旁白"内容置之于课堂之外;大部分学生很少了解"教材旁白"中的内容,对于如何运用"教材旁白"知之甚少.多种因素导致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材旁白"的作用发挥不够显著,与教材编写者的初衷有着较大的差距.对此,本文重点阐述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旁白"的价值及其教学策略.一、"教材旁白"相关概念及其使用现状  相似文献   

8.
《全球教育展望》2007,36(12):90-93
本文对2007年"第二届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专题研讨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从"教材不是‘圣经’——教材究竟是什么"、"尊重和理解儿童是优化教材的根本前提"、"尊重教材才能用好教材"、"研究教材才能用活教材"及"优化教材——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标尺"等五个专题对与会的教育专家与教师提出的理念和观点做了概括与总结,力求为当前有效教学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杜威的教材观从教材目标观、教材功能观、教材结构观、教材内容观四个维度进行了分析.文章在系统梳理杜威教材观的基础上,就这四个维度分别提炼出对新课程教师"二次开发"教材的有益启示,包括: "让儿童的本性实现自己的使命"、把教材作为"对付现在的一种指导方法"、将教材呈现为"通过反省思维而构成的东西"、"使教材心理化".  相似文献   

10.
对"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进行了分析,提出"扎扎实实走进教材"是践行"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思想的重要措施,是夯实基础的需要,是面向全体的需要,是真为"走出"的需要。从教材本身出发,通过教教材本身,教教材本质,最终才能实现"走出"教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从"通览"教材、"吃透"教材、"建构"教材、"充实"教材四个方面,阐述在化学教学中,正确运用处理教材艺术,使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有效。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材的处理,要从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教师要做教材的主人,使数学教材向"学生学数学之素材"转变.本文从素材重建,使教材更"生活化";结构重组,使教材更"系统化"拓展空间,使教材更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等方面探讨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教材心理化"是杜威1902年首次提出的,旨在解决好系统知识和与儿童已有经验间的矛盾关系。杜威"教材心理化"的主张当时起到了进步作用,到今天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文章通过"教材心理化"概念的切入,阐述"教材心理化"的原则和要求,结合教材在中小学的地位来探讨"教材心理化"主张对中小学编制和处理教材﹑教材观和教学方法的转变所带来思考。  相似文献   

14.
教材是教学改革成果的固化,是教学的重要载体。在教材建设中首次提出"实训载体"的概念,为"立体化教材"建设提供了可操作手段,创造性丰富了"系列化教材"内涵,为构建系列化教材奠定了基础。实践表明,通过这一方式,拓展了"立体化教材"外延,强化了"实训载体"在立体化教材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挖掘教材编写者的"言外之意",弹奏出教材文本的"弦外之音"--如果把教材文本呈现的内容看做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那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就必须做到把"海面以下的巨大冰山托出海面",让学生欣赏到"整座冰山"."3×3列联表"就不失为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解读高中数学教材、化"隐"为"显"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原则,"源于教材"的知识原型使考生感到熟悉,"高于教材"的新颖情景则能考查考生的类比思维.因此,"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高考试题一直受到命题者的亲睐.下面笔者以一些"高于教材"的高考试题为例,探讨这类试题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地"用教材"并不是无视教材或纵横无度地"创新"和"开发",使简单问题复杂化。教师要以客观、严谨的态度去审视教材,实践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挖掘教材资源,上好"本色"语文课。  相似文献   

18.
王思美 《文教资料》2008,(36):116-117
用新理念来审视和驾驶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焕发出新的活力,是每个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师必须善于调用经验,让教材"近"起来;重视过程,让教材"活"起来;有机补充,让教材"厚"起来,充分发挥新课程教材的示例作用,真正让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努力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杜威的教材观启发我们一定要在使用教材时,将教材转化为"学生的教材",成为掌握教材的人,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两个重要观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让教材成为"学材"。由这两个观点带来一个新的教师发展观:教师在使用教材中成为"学科专家",成为学科育人专家。于是,教师在使用教材时面临着一个挑战,即两个转化,一是将"教师的教材"转化为"学生的教材",二是将教材的可能性变成学生发展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20.
教改重在改"教学方法",不能置"教材内容"于不顾;教改重在改"教学手段",不能忽略了教材中涉及的"知识与能力";教改改的是"教学模式",不能淡化了教材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改要"紧扣教材",尤其是不能脱离了教材"重难点"。教改要紧扣"教材",尤其是要扣住教材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