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对数学教育专业开设数学建模课程存在的认识问题、教材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进行了剖析,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介绍了井冈山学院数学教育专业开设这门课程的具体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
杨丽  富强  石琦 《教育探索》2013,(2):47-48
金融类院校开设数学建模课程有其必要性。金融类院校开设数学建模课程也有其必须克服的困难——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教师的能力不强及教师和学生对数学建模课程重视不够。据此,金融类院校开设数学建模课程应立足长远,应遵循低起点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学建模在社会各领域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数学建模竞赛在全国高校学生中越来越受到青睐,在高职院校开设数学建模课程也成为必要。阐述高职院校开设数学建模课程的必要性,对我学院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的情况作了实践研究,提出了高职院校开设数学建模课程的益处和有待改进的问题,为高职院校全面开设数学建模课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数学专业的数学实验课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探讨了数学实验课程在数学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高校数学专业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并提出了目前开设数学实验课程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调查当前高职院校数学建模课程的开设情况,结合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实践和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提出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6.
开设同步数学实验,推行数学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实验”应该是数学教育专业与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等课程同步开设的重要基础课程,它将数学知识、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融为一体,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本文对“数学实验”课程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作了较深入的探讨,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我院数学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7.
冯超玲 《广西教育》2014,(35):150-151
调查当前高职院校数学建模课程的开设情况,结合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实践和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提出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数学建模课程的内涵及特点,阐述了高师院校开设数学建模课程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高师院校开设数学建模课程的三个方面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阐述了数学教育专业硕士课程中开设数学模型课程的现状,以及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针对数学教育专业硕士的性质以及高中阶段数学内容对数学模型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将改变各门课程教和学的方式,教育教学改革亟待提高各学科教师和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对于高师数学专业,建议开设一门关于“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新课程。  相似文献   

11.
赵绪坚 《天津教育》2021,(4):185-186
小学数学是小学的主要科目之一,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为将来初中和更高阶段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成为当前小学教育研究的主要方向。数学游戏这种教学模式,在当前非常受欢迎,很多研究者认为,数学游戏能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能够活跃课堂学习的气氛。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数学,又称离散数学,是计算机学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对该课程感兴趣的不多,多数畏惧其概念多、理论强且抽象。利用一种函数式程序设计语言(Haskell)辅助学生进行计算机数学中相关概念理解及其实际编程实验,主要针对课程教学中代数系统(如群)知识点,通过群定义及其性质验证实验来介绍函数编程技术,可以帮助计算机专业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计算机数学课程,并能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丢番图方程是个古老又有趣的数学问题,因古希腊数学家最早研究它而得名。但事实上,我国对它的研究远比西方早,并在丢番图之前就已形成较系统的理论。本文就介绍几则著名的中国古代丢番图方程问题,并把它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华罗庚在几十年学习、研究、教授、普及数学和指导师生数学教与学中形成的数学教育思想是珍贵的财富,对于研究中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开展数学课程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华罗庚认为,数学教学的基本要义是让学生在打好"双基"中走向创造,为此,数学教学要重视"双基"教学,使学生对"双基"达到"懂"、"识"、"熟",并通过自学、独立思考、历经成功和失败、加强训练等"双基"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打好"双基"中学会创造.  相似文献   

15.
数学文化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球体积公式的教学设计及具体实施,表明数学文化视域下的数学教学能体现数学的本质特征,改进数学教与学的方法,更能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获取数学能力,形成数学品质和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6.
利用"Z+Z"智能教育平台推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Z”智能教育平台的推出,给中国的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技术支持。从“Z+Z”的特点出发.阐述“Z+Z”的应用为数学课堂带来的变化,以及“Z+Z”应用于数学课的三大功能,以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的整合。  相似文献   

17.
文科高等数学作为大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升文科生数学素养,促进专业发展。在"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此研究旨在探索文科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策略与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调查、测试分析表明,以"三教"理念为指导,在教学中实施"情境-问题"教学模式,融入数学文化资源,促进了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提升了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学校各专业学生的数学水平普遍下降,为了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分层次教学。通过对高等数学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和调整,对不同层次学生,分不同层次培养,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amine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of teaching through videoconferencing in the context of students’ field placement experiences, particularly as it relates to an inquiry-based approach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th and science. In the context of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methods courses, preservice teachers, with the supervision of professors, field placement supervisors and cooperating teachers, taught a series of math and science lessons via video conferencing to 5th grade classes in a major urban public school. Two major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1) teaching through videoconferencing highlight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n questioning skill techniques that are at the heart of an inquiry-based approach; (2) teaching through videoconferencing raises the intellectual challenge of teaching and allows preservice teachers to look face to face into their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matter in math and science.  相似文献   

20.
The author briefly reviews studies on the math teaching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with mild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Then, the author demonstrates ways to teach secondary-level mathematics to students with mild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In this article, readers will learn about how to use manipulatives, diagrams, and gestures to support students' thinking. Readers will also learn how to make connections between new and challenging math content to students' experiences inside and outside of school to support them as they think through mathema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