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福克纳对大自然十分迷恋,他把自己的狩猎经验写进了作品《古老的部族》、《熊》和《三角洲之歌》中,人称“大森林三部曲”。这三部作品在表现福克纳对大森林的感情的同时,也不乏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其中着重描绘了人类文明对自然的破坏,强烈批判了它的毁灭性和邪恶性,呼吁人们尊重热爱自然,同自然和解,形成了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思想。他对自然价值的认同和崇尚和现代生态学所倡议的基本立场是不谋而合的。在人类面临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今天,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研究福克纳的自然观,无疑会增进对福克纳的研究,也将对人类如何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约翰·斯坦贝克的著名短篇小说《菊花》,通过农村妇女艾丽莎的日常生活和人生经历,反映了美国20世纪30年代男性和人类至上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对女性和自然的忽视、压迫、摧残和统治,揭示了女性精神和大自然之间的天然联系,表达了作者对父权制意识形态、功利主义及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深刻批评,体现了他对自然和女性命运同等关注的远见和情怀。  相似文献   

3.
《布伯》神话中的布伯与雷王,分别是人类的代表和自然力的象征,因此,神话中布伯与雷王的斗争也就是对人与自然作斗争的历史的曲折反映,其中对布伯智与勇的描绘是对人类智慧与力量的肯定与歌颂。就该神话的意蕴层面看,还隐约可见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所作的深层次的思考:尽管人类的力量和智慧是无穷的,自然是混沌无知的,但是人类却不能恣意戏弄与践踏自然,否则必然会导致来自大自然的可怕报复;只有谋求与自然的妥协与和解,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人类的生存、发展之道。这一神话体现了古代社会壮族民众的睿智与卓见,表现出一种超前的、可贵的、理性的生态观念。  相似文献   

4.
对人类进步的探索与追求,是雨果小说思想的主旋律。雨果把阻碍人类进步的因素归结为宗教、社会、自然三个方面。在宗教因素方面,雨果小说表现了宗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在社会因素方面,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抒发他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实现人人平等的空想社会主义民主思想,以及鼓吹仁爱万能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大自然因素方面,雨果与同时代的一些消极浪漫主义作家信仰宿命论不同,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主宰。  相似文献   

5.
张泠 《现代语文》2007,(12):15-16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寡人之于国也》阐述了他治国安邦的理想主张。孟子认为,统治者正确的执政理念是人类社会实现和谐的最根本保证;人与自然的友好相处是人类社会实现和谐的最基本条件。统治者的执政理念决定了国家的兴衰存亡,人类只有善待自然,才会得到大自然的丰厚回报。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论述,表现了他人生观和世界观中的核心内容——和谐。  相似文献   

6.
教材说明:《保护大自然》是人教版自然教材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环境》的最后一课。本课是这一单元内容研究的落脚点,也是本单元内容的后续和总结。教法一一、设计过程1.了解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通过回顾以前的植物和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的环境里认识人的生活,即衣、食、住、行所需材料最终都来源于大自然。让学生了解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2.认识人类对大自然的种种破坏。人为了更好地生存,就要不断了解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但是,人类不合理地利用、改造自然,给大自然造成太多的破坏。3.了解大自然对人类…  相似文献   

7.
《额尔古纳河右岸》讲述的是东北鄂温克族的故事,展现了在近一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这个古老的民族在外界的介入之下一步步走向衰微和濒临消失的命运。作品虽有着关于民族、历史、文化等变化的展示与思考,但作者将其置于作品幕后,而将其中的大自然和自然之中人的生活变化和生命情怀置于前台,对和谐的自然与人生深情展示与回眸,对"他者"破坏、异化和谐、自足的自然与人生而伤痛,表现了动人心魄的大自然情怀,并对自然和人类生命、命运等做了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被贬永州后,政治上失意,故寄情山水之间,历游永州的奇山异水,观赏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描绘大自然、欣赏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借景抒怀,为后人创作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谱写了一篇篇优秀的山水游记。其中《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美散文。它表现了作者对事物的深刻观察力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和高深的文化涵养。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的主题为“感受大自然”。围绕这一主题,选编了一组文质兼美的课文,其中《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是精读课文,并且这两篇课文有别于一般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作者把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鱼,极其充分地“人化”。在自然的人化同时,也是人化的自然,从而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心境、自然的感动、自然的喜悦……  相似文献   

10.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一篇极具艺术特色的短篇精品。小说通过描写成名因应付官差而备受摧残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罪恶现实,表现了作者对小人物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情节:跌宕起伏小说以征集、捕捉、交纳促织为线索,百转千回,曲折动人。‘征虫-觅  相似文献   

11.
《绿厦》展现了在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人类文明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神圣文明、工具文明和生态文明。小说深刻揭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以及人类对自然的依恋,包含了作者对绿色文明的期待——生态文明才是人类最后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绿厦》展现了在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人类文明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神圣文明、工具文明和生态文明。小说深刻揭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以及人类对自然的依恋,包含了作者对绿色文明的期待——生态文明才是人类最后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杨明泉 《文教资料》2007,(13):152-153
一、教学总体设想《绿色蝈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一单元以反映自然界的内容为主题,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对自然世界进行的科学探索,这些内容都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科学精神。其中法布尔的《绿色蝈蝈》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它把文学与科学巧妙地结合起来,描绘出一个丰富而奇妙的昆虫世界”。  相似文献   

14.
【教材解读】 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一次综合性学习.一则语文园地。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主要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启示有两方面:一是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二是从大自然中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留给后人的《自然辩证法》手稿,为人类提供了一把正确地、辨证地认识自然和自然普遍发展规律的密匙。它把人类从僵化的神学束缚和对自然的盲目崇拜中解放出来,从而有了完整、系统的科学思维方法。为其他学科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大自然与生死、爱情并称为人类文学艺术的三大主题。而从对自然的关注层面来看,文学中的分支——儿童文学则与自然辩证法联系更为紧密。儿童文学中儿童本身的自然人特性,儿童文化的生态性以及大自然文学对自然的关注,无不决定了其中的一些创作离不开自然,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苏联作家维·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是一部抒情性和哲理性都很强的长篇小说,作者将人物置于大自然背景前,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了人性善恶问题.在作品中,作者用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借鉴现代派创作方法,情节趋向弱化,并运用象征、寓意等多种假定性艺术手段,通过"自然人"与"反自然人"的对照,表达了抑恶扬善的哲理主旨.  相似文献   

17.
乡村生活是泰戈尔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经历,书信集《孟加拉掠影》是泰戈尔对这一时期乡村生活和情感的记录。该文以《孟加拉掠影》和泰戈尔在乡村生活期间的创作为依据,梳理了泰戈尔对自然的情感态度,从泰戈尔对大自然的亲近、赞美及运用诗歌这一艺术形式对其情感态度的表现三方面论述了泰戈尔对大自然的情感态度及特点。  相似文献   

18.
《冬天的故事》是莎士比亚传奇剧中的重要作品。在剧中,莎士比亚把人的生老病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与大自然现象和宇宙运行、季节更替的不可阻挡的规律联系在一起,充分表现出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密切联系。莎翁在此剧中还大力宣扬了宽恕和解,以善化恶,以爱化仇的思想,希望通过人们之间的相互宽恕和谅解最终能使破裂变成完整,分裂变成和谐,恨变成爱,从而构建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和谐共存的“绿色乌托邦”。  相似文献   

19.
一、艺术是反映现实的一种思维形式各民族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大自然制约的条件各异,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宗教意识与审美意识。宗教意识与审美意识几乎是同时诞生的一对孪生兄弟,在人类意识形态史上,他们占据着领先的地位。历史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表现审美意识的艺术活动就被宗教所利用,成为宗教活动的一部分。宗教通过建筑各类祭坛、神庙、教堂、石窟、寺、观、幢、塔等大小建筑物,雕刻各类神像,绘制各种与教义有关的壁画,以艺术手段使之“神圣”、“庄严”、“肃穆”,使普通民众产生一种敬畏心理,以达到宗教目的,从这一角度讲,“艺术是宗教的奴仆”。但是艺术是人类另一伟大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意识发展史上最杰出的成就之一。人类在敬畏自然、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产生了审美能力。在具象表现方面,甘肃省出土的史前彩陶,就是人类美术史上最纯洁,最天真、也最为稚气的艺术杰作之一。为了使死去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里象生前那样生活,这些彩陶上所描画的纹样,是有明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的语言》 刘文英 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列宁语 )。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输出信息,获取信息,服务于学习、工作、生活,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与发展。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能没有一个信息来源“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吗 ?它告诉我们人类什么 ?有什么意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   (作者通讯:河北兴隆县半壁山镇中;邮编: 067301)《周总理,你在哪里》   王跃农   上课伊始,我将周总理的名言“我要像春蚕一样,把每一口丝吐出来,献给人民。”工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