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绍辉 《成才之路》2009,(24):32-33
唐诗发展到晚唐,咏史诗呈现出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不少晚唐诗人创作了大量的咏史诗。在这些数量可观的咏史作品中,李商隐的咏史诗独具特色,显示出了不同凡俗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水准,为咏史这一体式的成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陈子昂是初唐以前咏史诗创作数量最多的作家。其咏史诗主题内涵全面深刻,继承与开拓有机统一,拓展了咏史诗的诗体功能和题材空间。这和其“兴寄”论密不可分。从创作风貌上讲,其咏史诗呈现出恢复魏晋风骨,同时又开拓唐音;悲慨的情感与深入的理性相统一的特征。尤其是其怀古类咏史诗打破了传统的否定结构模式,一改悲观虚无的历史消极情绪,为怀古注入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使怀古走向与咏史体式的融合。综合来看,他应是古代咏史诗史上贡献很大的作家。  相似文献   

3.
杜牧和李商隐是晚唐咏史诗人最杰出的代表,他们均有明确的创作意图和艺术追求,其表现手法有同有异,对咏史诗的贡献在不同方面各有所得。杜牧和李商隐以自觉的创作意识与多方面的艺术探索,丰富了咏史诗的题材及表现手法,成为晚唐咏史诗的集大成者。他们的创作承前启后,在咏史诗的发展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陶氏《咏贫士》不仅思想内蕴丰富,结构浑然一体,构思巧妙,咏史体式丰富多样,而且在咏史诗的发展方面也有其独特贡献:首次集中表达固穷安贫主题:在美学意义上,侧重精神理念的展示标举;在文体上,自觉进行咏史组诗创作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陶氏《咏贫士》不仅思想内蕴丰富,结构浑然一体,构思巧妙,咏史体式丰富多样,而且在咏史诗的发展方面也有其独特贡献:首次集中表达固穷安贫主题;在美学意义上侧重精神理念的展示标举;在文体上,自觉进行咏史组诗创作并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咏史诗发展到晚唐时代,已经由最初的演绎史事(代表作如班固《咏史》)及其后的借史抒怀(代表作如左思《咏史》),进入到论断史事、褒贬人物这一新的阶段。这是继左思之后,对咏史诗旧传统的又一次突破与超越。晚唐诗人以七言绝句为主要形式,以立意为宗,采用以议论驱驾史事的笔法,创作了大量笔锋犀利而又形象鲜明、义理深邃而又情味隽永的史论式的咏史诗。晚唐杰出诗人杜牧,正是在这一突破、超越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代表人物。 杜牧生于唐王朝日落崦嵫的后期。当时政治  相似文献   

7.
咏史组诗由两首及两首以上的咏史诗构成,这些单篇的咏史诗是否创作于一时一地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咏史组诗可分为小型咏史组诗和大型咏史组诗,前者可能作于一时一地或前后时间相差不远,后者由于单篇数量多,不可能作于一时一地。  相似文献   

8.
中古咏史诗以《文选》诗“咏史”类所录为代表,大致分为三种形态:直接咏史、因它事而咏史、因历史地理景物而咏史。咏史与典故的区别在于,历史人物在诗中是否有主体地位。当时时代与社会对咏史诗的期望,即是写出诗人自身的感慨,诗人也是往这个方向努力的。中古咏史诗所咏人物有五类:传统题材所咏者、建功立业者、贫寒寂寥而有作为者、近代有超绝风度者、陪衬者。左思《咏史》为中古咏史诗佼佼者,其特点:以组诗的形式使自我咏怀合理化、多种多样的对比、不重事迹而强调境遇、个体抒情在时间上的扩张  相似文献   

9.
诗中咏史,滥觞于先秦,《诗经》中的五首史诗叙写周朝先祖开国的历史,屈原的《离骚》历数夏商二代人君败亡的事迹,都带有咏史的成份。不过完整的以古人古事为吟咏对象的咏史诗当始于东汉班固的《咏史》,尽管此诗被后人评为“质木无文”,但首创“咏史”诗之名目,实在功不可没。班固以降,迄至隋代,咏史诗的创作好似稀疏之晨星,诗作寥寥,未成大观。到了唐代,这类题材诗歌的创作才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经笔者粗略统计,李白诗集中完整而成熟的咏史诗便有七十多首(尚不包括部分章句咏史的诗作),超过先唐咏  相似文献   

10.
在继承初盛唐诗人的基础上,中晚唐咏史诗的创作题材大大丰富,表现为咏史视界的扩大和对本朝史事皇帝的嘲讽,题材的开拓不仅使咏史诗获得了更加广阔的生命力,也为咏史诗走向高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汪守英 《甘肃教育》2011,(15):59-59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的杰出诗人,咏史诗是其创作的重要题材,约占他全部诗篇的七分之一,而且成就卓越,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一、擅长将追怀史事与讽刺时弊融于一体李商隐的咏史诗决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为咏史而咏史,  相似文献   

12.
试论陶渊明《咏贫士》七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氏《咏贫士》不仅思想内蕴丰富 ,结构浑然一体 ,构思巧妙 ,咏史体式丰富多样 ,而且在咏史诗的发展方面也有其独特贡献 :首次集中表达固穷安贫主题 ;在美学意义上侧重精神理念的展示标举 ;在文体上 ,自觉进行咏史组诗创作并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文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咏史怀古之作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诗经》中就有歌咏古代先王事迹的诗篇,经过历代诗人的不断实践探索,咏史诗创作取得了不俗的艺术成就。宋代咏史组诗徐钧《史咏集》,作为一部独立具体的咏史文本,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左思的《咏史》诗,悲歌慷慨,高旷雄迈。名为咏史,实乃抒怀,在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就左思《咏史》诗的思想性与独特的艺术成就作论述,从而管窥左思咏史诗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贡献和它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张国军 《林区教学》2013,(10):13-14
杜牧是晚唐诗坛极富个性的一位诗人,他的七言咏史绝句利用常见史料,善于翻案历史人物事件,抒发怀抱,借古讽今,阐述自己独到的政治见解,以期为统治者提供有益的借鉴。他咏史诗中含蓄委婉、标新立异、富于形象性的创作风格,在晚唐咏史诗中独树一帜,对后世咏史之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重要类型,西晋时期左思的《咏史》(八首)成为咏史诗成熟的标志,给后世咏史诗极大的启发。这组咏史诗借历史史实描述自我情感发展的历程.将史实和咏怀结合起来,借古喻今,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是咏史诗的一种创新,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重要类型,西晋时期左思的《咏史》(八首)成为咏史诗成熟的标志,给后世咏史诗极大的启发。这组咏史诗借历史史实描述自我情感发展的历程,将史实和咏怀结合起来,借古喻今,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是咏史诗的一种创新,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陈桂娟 《承德师专学报》2006,26(4):48-49,62
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四中有两则咏史诗论,提出了咏史诗创作之主张。纳兰认为“古人咏史,叙事无意,史也,非诗矣”,“有意而不落议论,故佳;若落议论,史评也,非诗矣”;咏史“只可用本事中事,用他事中事,须宾主历然”;咏史诗要“具文见意”、“意在文中”,题旨一家要集中,“更不出意”。文章结合纳兰咏史诗创作实践,对纳兰咏史诗论进行了肤浅探索、评议,以期对纳兰咏史诗的欣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左思有《咏史》诗8首,胡曾有咏史诗150首。朱自清曾云:“咏史之作以古比今,左思是创始人。”胡曾的咏史诗作为唐诗顶峰之后的余波,虽无太高的思想和美学价值,但它们大量评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常为后世讲史演义小说所引用。这就是我选它们作为突破口,探讨咏史诗的特征及其与怀古诗之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李商隐咏史诗在中国咏史诗的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划时代的影响,他按照以儒家诗教为主体的传统诗学的审美要求将咏史一体推到了思想艺术的峰颠:赋予咏史诗以强烈的讽时性;讽刺寄慨“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赋予咏史诗以深长幽婉的情韵;丰富和发展了咏史诗的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