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体育课的运动量,是指在课内安排的身体练习对学生生理影响的大小。如果运动量过小,就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效果不大。相反如果运动量过大,也会对学生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只有运动量适当,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如何安排好体育课的运动量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一、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正是处在长身体时期,机体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他们都爱好活动,好表现自己,而且在活动中喜欢进行比赛。根据这些特点,在课堂上讲解动作要领时,尽量要做到简而明。有时采用边讲边做示范,有时先讲、后做示范动作,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的运动量是指体育课安排的身体练习对学生生理影响的大小。它是衡量一节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效果如何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运动量过小,就不能有效地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学生的体质;如果运动量过大,就会造成学生的过度疲劳,易发生伤害事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那么怎样安排体育课的运动量才算合理呢? 一、运动量的安排要根据中学生机体活动能力的规律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各器官系统  相似文献   

3.
要想使一堂体育课,能得到预期效果,运动量的安排则是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的客观依据之一,不适宜的运动量,过小使学生的体质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过大会超过学生生理负荷量,影响新技术的掌握,更严重的则会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运动量如何为好?笔者想通过自己的体育教学实践,提出些不成熟的看法。一、安排运动量应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体育课运动量过小,就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运动量过大又会引起过度疲劳,影响学生的文化学习。因此,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强度、密度、时间和数量,是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能、技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对高校体育课运动量的安排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从不同教材内容安排谈体育课的运动量和练习密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随着体育科学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校体育愈来愈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我国学校体育也不例外,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指示,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它必将推动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同时,也为学校体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1983年的全国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为学校体育的科学研究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不少同志在研究体育课的运动量和密度这一课题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不同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6.
体育课运动量的安排是否科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了解和掌握运动量曲线的趋势,使之符合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据有关资料和教学实践中的观察,中、小学体育课运动量曲线基本上可分六种类型: 第一种:早峰型(如图1) 运动量曲线的高峰出现在课的前半部,呈现出先高后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刊自本期起开辟《体育教师之友》专栏,主要面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内容主要是体育课的教法和运动生理卫生常识及其他一些体育基础知识。本栏文章力争做到短小精悍、深入浅出、明白易懂。希望有关同志踊跃投稿,并提出自己的希望与建议,使本栏真正成为我们体育教师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8.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贯彻执行党的“两严一大”的训练方针,是提高羽毛球运动技术水平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能否坚持大运动量训练也是一个队伍政治思想作风的反映。根据羽毛球运动对抗性强、争夺激烈、速度快、灵敏度高、技术难度大等的特点,以及我们队员的身体素质、技术状态、性格特点等因素,我们的运动量是随着队员的训练球龄和训练水平而逐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一九七八年九月至十二月和一九七九年九月,先后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在湖北省武汉市、黄石市和浠水、黄梅、广济等三个县,对五十一所中小学体育课的密度和运动量,进行了调查研究和临场测定。共测定了一百七十六次课的密度和运动量的实际资料。通过我们的测定和统计,课的密度达25%以上的占总测课的1/8以上;运动量平均心率达125-130次/分以上的,也占总测课的1/3以上。但是,就大部分课来说,密度和运动量都还是偏小的。我们从表(1)和表(2)可以看到,课的密度在  相似文献   

10.
长跑是典型的耐力项目,虽然强度较小,但由于距离长,相对于其他项目来说量仍然是很大的,因此在长跑训练中合理地安排好运动量的问题就更显得重要了。从五十年代起世界各国普遍地推广了大运动量训练。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大运动量训练确实是提高运动成绩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它的生理根据就是强度大、密度大、时间长的练习能引起机体强烈的反应。在大运动量训练中,肌肉活动是在相  相似文献   

11.
浅谈合理安排中学体育课的运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成学校体育教育,增强学生体质,掌握体育技能技巧的重要的、基本的组织形式。体育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对增强学生体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合理安排运动量,提高课的质量,是我们亟需进一步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所谓运动量,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或训练中,学生做练习能承受的生理负担量,所以也称为运动强度。合理地安排课的运动量,对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尽快地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一九七八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规定,国家体委、教育部、卫生部于一九七九年对我国十六个省、市青少年、儿童的形态,机能、素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大规模综合性的体质研究工作,对促进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学校卫生工作以及各条战线上的工作,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我系七七级毕业生在为期六周的中学教育实习中,我们参照了《安徽省青少儿体质调研专辑》中的有关方法和数据对实习生进行了指导,因而使实习工作进行得较顺利,对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质都有较大的提高。教育实习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课堂上施教的情况及学生在课堂练习和活动的效果需要以运动量指数给予客观的评价。运动量也称“运动负荷量”,是由学生在课堂的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构成。由于运动量的大小与学生在课堂练习的时间、练习的次数以及学习项目、课的性质(新课或重复课,技术性强或素质性强的课)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简单地将密度和强度分为弱、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潜心研究,采用多种方法手段,对每节体育课中的运动量的合理掌握运用进行了多方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从每段教学的测试中,我所带班的学习,在其文化课不受任何影响的前提下,体育素质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充分阐明了体育课中运动量的合理掌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正> 一些中小学体育教师常常为上期末体育课感到头痛。因为,期末全校师生都忙于文化课的复习考试,所以对继续上好体育课就产生了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影响了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针对这种情况,我调整了期末体育课的安排,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是把体育课的考核,安排在文化课的复习考试之前进行,采取分项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体育课是青少年能否获得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量是体育课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用生理方法作为检查运动量的指标很多,如脉搏、血压、血红蛋白、尿蛋白、最大吸氧量、体重、心电图等等。其中以脉搏指标简便易行,而且实践证明运动量的大小与心率变化密切相关,故普遍用测量脉搏变化作为评定体育课运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足球运动向“快速、激烈、全面、多变”方向的发展,对运动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合理地安排运动量已成为当前训练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观看了我国部分优秀足球队的训练和比赛,并搜集了一些现场材料,访问了部分教练员,对足球训练中的运动量安排进行初步的探讨。一、目前我国部分甲级足球队的训练情况 1.训练天数目前我国甲级足球队的训练日,一般全年为250~270天(包括比赛)。这个数字接近1978年体工会上提出的280个训练日的要求,与国外职业队的训练日也差不多。如上海队去年(1978年)训练日为276天,全年比赛93场(详见表一)。  相似文献   

19.
少儿田径启蒙训练的运动量安排武汉市江岸区体委张昌跃儿童启蒙训练是优秀运动员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起蒙训练阶段,运动量必须合理安排。如果运动量安排过大,会对起蒙的学生在心灵上增加恐惧感、害怕训练。运动量安排过小,对启蒙学生训练负荷、技术质量达不到要求。只有...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坚持大运动量训练的过程中,曾出现过这几种偏向:①不根据运动员具体条件,一味加大运动量,使有的运动员过度疲劳,体力下降,长时间体力不能恢复;②有的运动员片面以为大运动量就是要重量大,技术练习时贪大强度,不讲训练效果,成功率低,破坏了正确的动力定型;③有的运动员为检验本身承受大运动量的能力,连续三、四课超计划进行95%以上强度的重复组次数训练,产生了疲劳积累,造成局部伤病.还有其它一些偏向,不再罗列了。究其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