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史同源、文史一家的说法是广大文史工作者公认的道理,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滥墙之时,文史本为一体。在数千年的发展中,随着学科的专业化,便由同源这一母体分化出文学、史学这对连体孪生兄弟。二者与生俱来既有各自独立的专业特点的一面,又有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另一面。文史学科这一特点是其他学科如理、化、生等所不及的。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如司马迁、班因、范晔、陈寿、司马光等无一不是集史学与文学于一身的巨匠;现代史学家翦伯赞、吴晗、顾颉刚等无一不是具有极高文学造诣且能进行文学创作的高手;现代文学大师鲁迅、郭沫若、…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华夏五千年,文史不分家"之说,西方史学又何尝不是如此?本文用西方古典史学,中世纪史学与近现代史学三个阶段的一些经典著作来阐述西方史学"文史结合"的传统,阐述文学因素对史学著作生命力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史兼通”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语文和历史是两门关系非常密切的学科。语文教师必须读点史,读点史学作品。 第一,据查,中学语文教材有几十篇与中国历史有直接关系、涉及中国历史上几百个历史事件、几十种历史著作、几十个历史人物,故历来有“文史不分家”之说。 第二,中学作品虽与史书有区别,但是优秀的史学作品,总是能够反映出时代的真实面貌,由于文字优美、内容生动、形象,感人的力量大,往往更能够帮助人认识一个时代,所以说,语文教师选读一点“史”或史学著作,大有益处。 怎么读法? 首先,我们应该用心去读,作为语文教师,不妨选读一些与语文教材或者与语文有关的史学文章。  相似文献   

4.
“文胜质则史”、“《诗》亡而后《春秋》作”.文史同为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与成果,其间因缘割舍难尽。中国史学之发达、重史崇史观念之浓重世所罕匹,史学堪称中国古典文明的渊薮与结晶。文化精英在长期大量纪传体历史编撰实践中约定俗成的规范系统──史传传统深受文学濡养,同时又对文学尤其是小说创作嘉惠良多。薪尽火传,富含文学性的前四史及六朝正史虽为刘知几《史通》诋斥摧抑.并造成后世正史文学意味的剧衰,其叙事写人艺术却在唐人传奇小说中延伸发展。对史传传统实现创造性转化正是唐人传奇小说号为“一代之奇”、“特绝之作”,从而宣告了中国古典小说文体独立。成败两由之,文史因缘洵为解读中国小说史的总枢机与大关键。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在文化方面突出表现为文学的自觉和史学的独立。文学和史学摆脱了经学附庸的地位,文史之间也产生了明显的分野。文史分野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中间历经反复,但各自独立并最终分道扬镳,确实是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代。这个时代在中国文学、史学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史分野问题进行了考论。  相似文献   

6.
文史关系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关系到历史创作的基本方法和史料选用.近代以降,对文学的史学性探讨日益受到重视.梁启超等史家对文史关系做出了诸多阐释,开启了史学创作的新天地.细究其互涉关系,文学可补史学不足,史学离不开一定的文学创作方法.而在后现代视角下,文学还为历史改革提供了可供批判的新范式;在文化再生产和意识形态生产中,也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7.
“华夏五千年,文史不分家”,文史不分家在中国人民的文化心理中得到普遍认可。文史不分家是一个学术论题,但从中学学科教学的角度看,文史不分家体现得更加充分和具体。作为中学教师。我们想谈谈历史与语文两科教学中,文史知识的互相渗透和能力的互相生成。语文学科中,占有相当比例的文言文,多取材于魏晋以前的史学著作。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语     
<正>文学研究中的文献梳理与史实考证不是站在文学园地里偷摹隔壁史学园林的风景,作为一种基础的学术训练,文学研究者从初识文学到感知文学的魅力再到深谙学科规范与学术体系,历史感总是如影随形,而文史互证即所谓"由文入史"或"由史入文"则成为文科学者所期待之  相似文献   

9.
"文史不分家"之说延续千年,足见"文"与"史"关系的密切,二者可谓水乳难分。但是文学更侧重于写作手法的探究,侧重追求作品的文学价值;史学则更多的是侧重它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体现作者的精神境界及其作品体现的历史与现实的意义。在具体授课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把历史课中的文学资料读出它的历史味道,更应该把相关的文学作品引进课堂,培...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曾经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说<史记>不只是一部一流的史学名著,而且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巨著.其实,史学和文学自古以来就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往往表现为"文"中见"史","史"中见"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关于史学危机的议论,时有发生。目前,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史学的危机是客观存在的,选题陈旧,叙述呆板,方法落后,手段贫乏,关键是价值观念没有及时更新。时下的历史研究,依然是史学工作者之间的事情。他们或互相切磋,或互相论难,或互相推许,基本不出史学沙龙的范围。其论文,其著作,千人一面,似曾相识。或高雅深奥,普通人难以问津;或笼统生硬,读来味同嚼蜡。最容易走进人民大众中去的历史人物传记,也不过是断代史或专门史的改头换面,没有可读性和感染力可言。史  相似文献   

12.
王道珍  张群 《文教资料》2006,(13):146-147
希罗多德在史学领域大胆创新,提升历史观念,开创了历史叙述体,奠定了西方历史编纂学的基础,在史学领域被称为“史学之父”。同时从文学和史料学的角度来讲,他恰到好处地处理了文史关系,比较实事求是地运用史料,使得《历史》一书具有了很高的文史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史结合是中国史学和文学的优良传统。针对当前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接受特点,在《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中加强阐释"文""史"交叉的"中间地带",有利于把作家、作品的解读在提纲挈领中推向深入,大学生的自学和治学能力、研究兴趣也容易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晏子春秋》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部特色鲜明的作品,也是至今仍存在争议的作品。由于《晏子春秋》诞生于文史不分家的历史阶段,其自身具有的亦史亦文、非史非文的文学创作特点,使其文体性质迄今无定论。但是,其丰富鲜明的文学创作手法和艺术特色始终呈现出文学高于史学的浪漫性和艺术美。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是文史相通的,许多历史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许多文学作品,也同样具有极其宝贵的史料价值。在史学研究领域中,如能以文见史,以史证文,文史结合,往往可收得相得益彰之效。读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陈生玺先生新著《沧桑艳》笺释(以下简称本书),其感受如此。 《沧桑艳》原为清未丁传靖所写的传奇剧本,叙述陈圆圆与吴三桂的爱情故事,剧中涉及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与吴梅村的《圆圆曲》,一诗一剧,一前一后,两相照应。但该剧自初刊以后,几乎湮没无闻。陈生玺同志将其重新整理,并依据剧情的发展将收集的多种历史资料,一一置之有关注释中,既帮助读者理解剧情,又向学术界提供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还纠正了史学研究中某些讹误考证,可谓一举数得,别开生面。举其大者要者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史学因其“诗性”的当代凸显而面临“史即诗”的学科尴尬,循陈寅恪“诗史互证”理路而来的重材料考辨且迷恋“原意”或“本意”的诗学史学化走势,共同把文史关系逼入了困境。“诗中有史”根自古典诗学的诗可以观、物感说和兴寄传统,“史中有诗”看到了历史著述先天固有的主体性因素。文学创作的现实性与历史著述的主体性正是上述极端之论的逻辑根源。若从事实与价值的“二向度思维”看,历史之追求客观性和真实性与文学之祈向超越性和创造性,皆为价值理想,绝非文学实际上无法完全摆脱现实、史乘根本上必带主观这类“事实”因素所能取消和否证的。  相似文献   

17.
无论在逻辑还是现象层面,现代个人观念始终与现代中国文化、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它不仅相伴或纠结于现代中国文学发生、演变的历史进程,亦影响着对这一历史进程及其性质的史学阐释。所以,“个人”始终是现代中国文化、文学历史进程和历史阐释中的一个关键词;而现代个人观念,始终是现代中国文化、文学研究领域一个绕不开的观念。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讲史小说《三国演义》与史书《三国志》的联系与区隔说明:“文”与“史”固然不宜截然分家,但决不能混淆,文史各有职能侧重,文学求美,史学求真,二者的主要功能不能相互取代,以文代史,便会导致“观者惑乱”。作为“观者”的我们,要想在历史真实的认识上不受“惑乱”,应当学会把握信史与史传文学的联系性与差异性,把握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9.
单磊 《语文知识》2010,(1):70-73
《文史通义》既是一部史学理论经典,又是一部不朽的文学精品,这突出地表现在章学诚对修辞格的自觉运用上。"修辞立诚"是贯穿章学诚历史文学思想的一条红线。章学诚找到历史与文学之间的合理结合点:重视文辞的价值,主张文史互动,同时又要求历史撰述应当言之有物,戒除虚饰浮夸的空洞文风,达到"修辞立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文史不分家,也有区别:从本质上看,文学是人学,是挖掘人的灵魂和塑造人的形象的;而史学是事学,是记述事件的发展过程并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从表现形式上看,文学重在美,史学贵在真,两者共同追求的都是善;从功能上看,文学对人的影响是铸造灵魂,融化在血液中,而史学则是以史为鉴,落实在行动上。我在写历史小说的过程当中,当然就得看一些古典历史小说方面的评论。感觉一是某些文章雷同,新意少,有"软剽窃"之嫌;二是不看原著,"炒章句",某些文章简直就是拼盘。这是我从史学角度来看古典文学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古代史研究中也屡见不鲜。皆急功近利,学风浮躁所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