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海德格尔晚期强调走在通往语言的途中主要是通过诗意的经验获得的,并提出口号“把语言作为语言带向语言”。他分析和批判了日常语言观和形而上学的语言观,认为它们都未做到“把语言作为语言带向语言”。海德格尔强调经验语言,让语言自身说话,从而让语言回归其本性。他对语言的揭示叫作倾听的言说。道说让我们倾听并让我们到达语言自身的言说。人被大道用于化无声的道说为有声的人言,并且是大道的开辟道路使道说达乎人言。在他那里,语言被理解为道说,显示着世界与事物,具有根本的重要性。海德格尔后期语言思想的要义就是说不可说之神秘。  相似文献   

2.
为了向“思想贫乏”时代的人们提供一个精神的家园,海德格尔走了一条由“存在”到“道说”的哲思之路;“道说”——本质的语言就是存在之家。体现了海德格尔语言观的最大特色,即从存在论和世界观的角度揭示语言与存在的本质联系.重新奠定人与存在、人与自然新关系的基础;正确面对和接受现代科技文明的挑战,改变“无家可归”的命运,人应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诗意地栖居”,就是在“倾听”自然这个“神圣者”的“道说”中通达存在之真理,进入精神之家园。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是指居住于存在的澄明之境中,大道(存在)通过道说(语言)给出澄明,道说在本真的"人言"即诗与思中保存,诗与思是人之栖居的本真筑造方式.海德格尔的诗性生存之思对于现代人之生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思”与“诗”是人类“应和着道说而说”的两种基本方式,它们之问既有“隐蔽的亲缘关系一,又有一条“很深的鸿沟”,在“遥遥相隔”的两座山上“比邻而居”。这既决定了它们“对话”的必要,又提供了它们“对话”的可能。通过“思与诗的对话”,人类可以重新达乎“诗意地栖居”。这种“诗意地栖居”乃是通过“语言”的“诗化活动”来实现的。“思”与“诗”的分离导致了“语言本质”和“诗意栖居”的双重失落,而“思与诗的对话”正是人类“追忆”和“重返”精神故园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在语言本体论层面上,从人与自然本体而非人与人之间关系角度出发,把语言与人相互作用活动中的“言”视作本体之“道”。诗歌作为一种本真的语言活动乃是大道在人-言之际的双向运作,既是大道(言)向人开道成道而由无声之音向人的有声之音转换生成的运作,又是人向大道归本而对道(言)之说作出诗意应答的运作。海氏开启的本体论诗学批评在现代处境中有重大的生存论意义,同时对汉民族古典诗学批评研究极具启发性。一种本体论的诗学批评可为汉民族精神在汉语言中的生成开道铺路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环境的美学建构 ,首先是“诗意地栖居”做到“大道一如” ,既而在“大道一如”的守护下做到“和谐共存” ,这是实现人类“诗意栖居”的本源 ,只有这种“和谐共存” ,人类才可能在“充满劳绩”的情况下拥有真正、自然、自在、自由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7.
深情的守望     
宫凤华 《师道》2008,(9):42-42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家园,是一个人诗意的牺居地。”村小,是我清贫而寂寞的乡村生活中诗意的栖居地。  相似文献   

8.
"诗意栖居"是海德格尔后期哲学思想的主旋律,而《艺术作品的本源》则从文艺美学的角度对其做出深度的呼应。通过文本分析,我们认为后期海德格尔建构了"诗艺一体"的存在主义艺术观;同时,语言符号的神圣性在他的艺术阐释语境中复归并承担起构建"存在之家"的"诗话"功能。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环境的美学建构,首先是“诗意地栖居”做到“大道一如”,既而在“大道一如”的守护下做到“和谐共存”,这是实现人类“诗意栖居”的本源,只有这种“和谐共存”,人类才可能在“充满劳绩”的情况下拥有真正、自然、自在、自由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的语言观十分复杂,我们可从“诗通过语言确立存在”“诗意的栖居”“诗意语言的神秘性”三方面对海德格尔的诗意语言作出阐释。并借用海德格尔诗意语言的这种视角,即诗意语言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语言,重新解读几首王维的诗歌,可以得到新的发现。王维的诗以“秀雅”之名给世人清新、淡雅之意,后世人所看重的也是王维诗歌的那种闲淡、空寂、静清的审美意境,究其原因,与王维的通于禅理有关,佛理的意蕴在其诗意语言中得以澄现。  相似文献   

11.
以道家思想为参照,通过对“大道”与“道”、倾听道说与观物得道、在说不可说者的超验语言及对理想生存境界的设定等方面的比较,探寻海德格尔语言之思的思想进路。  相似文献   

12.
《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具有较高的文学成就,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文本。通过对《道德经》英译本的研究,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传播和接受等的情况。由于汉英语言结构的差异,《道德经》文中大量运用的排比、对偶和回文等修辞格,成为翻译的难点和研究的重点。文章选取以帛书本为源本,以世传本为参考的刘殿爵译本,通过举例分析,就该译本如何采用直译、意译和弥补等翻译方法,对原文形式进行重塑作出讨论,总结其翻译语言的艺术特点,并从中观察古籍英译的某些共同特点和现象。  相似文献   

13.
很多人认为,海德格尔执着于用语言显示存在,而老子和庄子则主张摈弃语言才能把握“道”本身,其实,这是武断的结论.海德格尔和老庄都试图超越主客二分,他们都反对用主体性的语言来把握“道”和“存在”,推崇自然流露出的“无心之言”.此外,海德格尔与先秦道家的语言观也有很大差异,海德格尔的“语言是存在的家”这个命题使得“存在”这个终极视域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其原本性.而在老子、庄子看来,某种语言是否能够开启道境,不取决于它的形式和修辞手法,而取决于言说者是否去除了“成心”.海德格尔与先秦道家语言观差异的根源是中西语言结构的差异,在西方,“存在”必须通过语言呈现,但由于西方的日常语言本身预设了主客二元对立,所以海德格尔不得不借助于类似于汉语类比思维的“诗言”来彰显“存在”.  相似文献   

14.
BEC口语测试中的语言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BEC口语测试是典型的交际式语言测试,它不仅是测试考生的语言知识,而是把测试的重点放在运用语言的能力上.BEC口语测试具有功能有效性、身份得体性、交际真实性、方法综合性和正面激励性等特点.为了适合这些特点的要求,在测试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需要树立学生中心的人文关怀理念,语言习得的交互促进理念,以及语言运用的真实性.实用性和功能性理念,以便培养学习者在真实的商务环境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15.
口语通常被认为是交际语言教学法中最有效而又最实际的部分,本文就口语方面讨论了一些理论知识,同时也讨论了一些教学活动,以便在教师获得一些教外语口语方法的同时,学生也学到一些在他们日常生活中使用事言的技巧。  相似文献   

16.
说课活动也是一种语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师范生的相关语言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地锻炼与提高,主要表现为:当众说话能力逐渐发展;话题选择能力不断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快速进步。因此,在师范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方面,要充分利用说课活动这个抓手。  相似文献   

17.
语言焦虑与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模式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焦虑是影响语言可理解输入和输出的负面心理因素,而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学生产生语言焦虑的一个主要原因。文章对语言焦虑与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模式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改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ESL和EFL的区别反证"听说领先"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原则似乎成了我国英语教学的指导性原则。笔认为这一教学原则既不客观,也不科学。如果再不予以纠正,会对我国的英语教学产生误导性影响。本从ESL和EFL的区别驳斥了“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原则在中国,并从我国实情出发,根据外语教学的客观规律和英语专家们的经验之谈进一步论证了我国的英语教学应始终以读写为本。  相似文献   

19.
说话过程和语言注意分别是当前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Levelt的《说话的认知心理过程》为例,以Talmy的语言注意系统理论为指导,探讨说话过程中注意是如何袁征的.  相似文献   

20.
文学翻译是动态的,它必须与时代、人类的精神和语言的发展同步.人类的理解水平、精神需求的水准、语言发展的进程等是文学翻译过程中重要的动态内涵.<道德经>以其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被世人瞩目,随时代发展,我们有必要以全新的视角重新阐释其思想,这就是典籍重译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