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凡经历灾害性事件的人都会留下心理阴影,受灾人群、救灾人员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悲痛、恐惧、绝望、愤怒等不良情绪的应激反应.如果不能得到很快控制和及时缓解,就会造成心理创伤,导致人们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功能失调以及社会功能的混乱,严重的会形成创伤后应激障碍,造成终生的困扰.因此,积极开展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对维护和促进人类身心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新时期全新的教育形式也为我们高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由于当前高校校园受到来自社会多元化思想的深刻影响,使得许多价值观尚未稳定的大学生在外界环境刺激的情况下,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可以说在心理应激素质方面非常的欠缺,这极其不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与成才,特别是一旦此种学生的内心不坚强,则有可能导致他们悲观厌世的情绪产生。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于高校突发危机事件大学生心理应激与干预的研究,帮助大学生有力地挣脱心理压力的束缚。本文尝试从高校突发危机事件的基本表现、形成原因以及具体干预措施三方面内容入手进行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威胁性、不确定性、紧迫性和震慑性等特点,往往会给人们的心理产生严重冲击。当然人们对危机事件的反应,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就必须先分析了解这些特点。保持与危机者密切接触,给予危机者以精神支持、调动社会支持资源给予危机者关心帮助以及适当的认知干预等都是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4.
校园自杀事件后.校园正常教学秩序被打破。师生处于恐惧不安的心理状态,学校应开展心理危机干预lT作。通常学校关注的是自杀事件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干预的对象往往是学生,却忽视了教师群体。校园自杀事件是意外性危机事件.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一些教师心理上会受到冲击。易产生暂时性心理失调。  相似文献   

5.
危机理论最先由Lindemann (1944)提出,后由Coplan(1964)加以补充和发展.根据Coplan的情绪危机模型,在一般情况下个体与环境之间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当面临生活逆境或不能应对解决的问题时,往往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和悲观失望等情绪,导致情绪失去平衡,而这种平衡能否维持,与个体对逆境或者事件的认知水平、环境或者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技巧这三方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灾害性应激事件给人们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应激反应,极大地伤害人们的心理健康.本文从临床心理学的视角将灾害性心理应激事件的防范与应对机制分为心理干预和自我调适两种,论述了心理干预的对象、形式、对策、流程以及自我调适的策略,分析现有防范与应对机制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生活在优质的生活里,他们的自我防御能力和应对反应逐渐下降,当社会危机事件出现后,他们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危机问题。因此,通过科学系统的心理干预机制对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以及心理危机的管理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过探讨中职生面对社会危机事件时的心理危机干预,希望能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承受能力,以减少社会危机事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有效解决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2008年我国频频发生的地震使受灾人群心理遭受了巨大创伤。对震后人群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有助于减轻灾难对人的危害,帮助个体尽快恢复心理平衡。本文根据灾害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心理危机干预的措施有:情感宣泄,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对沮丧者的干预,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必要的心理治疗等。  相似文献   

9.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的概念界定、校园危机事件的类型及特点、危机事件可能出现的心理反应、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五个阶段,目的是了解和整理襄垣危机干预的常见问题,为危机干预参与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及近两年浙江苍南的强台风等系列创伤事件,简述灾后心理危机和危机干预的相关理论,阐述了对受创伤事件冲击的中小学生的危机干预策略。最后,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格理论,建构了预防和应对中小学创伤后危机干预的“人”模型。“人”模型强调个体和群体内部建设性潜能在危机干预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外心理危机干预对我国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大危机事件对儿童心理产生的危害不可估量,本文阐述了重大危机事件对儿童心理造成的影响,基于对国外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及实践的分析,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实施方案,对我国的灾害心理学的发展、完善和改进我国危机干预的方法和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韧性资本在生活应激与心理危机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学生生活应激调查”(SLSI)和“CD -韧性量表”(CD - RISE)抽样大学生459人,采用 AM OS 拟合结构方程模型.结果:直接效应模型中,生活应激对心理危机的诱发效应是0.72,韧性对心理危机的干预效应是-0.13;中介效应模型中,韧性对生活应激的缓冲效应是-0 .30,韧性对心理危机的干预效应是-0 .32(比直接效应增加近2倍),韧性中介效应即生活应激较高诱发心理危机的直接效应0.72衰减为较少诱发心理危机的间接效应0 .09(比直接效应减少6倍).结论:韧性是一种积极心理品质和独特心理资本,其核心资产或特质是抗逆力和复原力;韧性资本是个体免遭伤害的心理免疫和个体复原成长的优势力量;韧性资本在生活应激与心理危机之间具有双向中介效应:既缓冲生活应激,又干预心理危机;韧性资本具有个体韧性能力、忍受消极情绪、积极接受变化、自我控制能力、精神信仰力量等因素;韧性中介效应为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参数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论心理干预在突发性危机事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社会突发性危机事件,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积极的心理干预能够消除公众的恐惧心理,在危机干预模式下运用心理干预的技术和措施来消除公众的恐惧心理,促进公众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灾难事件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它不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如果不能及时适当地干预,甚至可能造成其永久的心理创伤。认为突发灾难事件后及时进行适当的心理危机干预是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个体、家庭、群体度过危机、减少创伤的有效措施,也是人道关怀的具体体现,符合我国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也符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灾后心理干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施过程必须遵循整体性、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等原则,对普通人群宜采用妥善安置、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支持、宣传应对知识与技能、保持与其他救援途径的协调关系等具体办法;对重点人群宜采用陪伴与支持、情绪管理、放松训练、团体心理咨询等技术开展心理危机救助。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从丰富的生活经验,沉着冷静、快速反应,富有灵活性与创造性,有充沛的精力与体力,优秀的人格特质等方面论述了突发灾难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从掌握倾听技术、热情关注,建立良好危机干预关系,有同理心,掌握评估技术等方面论述了危机干预工作者的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7.
突发公共事件需要心理救助,心理救助也是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的组成部分。严重突发事件的心理健康服务包含事前的准备、应急和善后的完整建构。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健康服务的应急预案应包含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完整的过程评估、分级分类的响应、强有力的应急救援保障、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  相似文献   

18.
一、事件背景 2011年3月15日(周二)晚上,一名中途辍学、外出打工的初三女生张某,回老家办身份证,顺便回学校看望昔日的同学。晚上张某想在学校宿舍借宿,生管老师查房时,她担心生管老师会反对她留宿,于是藏到了走廊尽头的卫生间,还给同学发了条短信告知自己的藏身之地。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了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对学生出现的应激反应的心理干预过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我们有如下的思考:高校的危机干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高校要加强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和心理危机干预预案的建立,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国外突发性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突发性事件的心理干预模式可分为三类:一是阶段划分性模式,即针对干预过程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二是整合性模式,即将不同的干预模式、支持资源加以整合;三是特殊针对性模式,即针对特殊人群和情境的干预策略或特殊形式的组织形式。我国应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完善危机干预体系中的心理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