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鼠     
一日归家夜已深,开门之时,一不明飞行物从眼前掠过,受惊之后定睛细看,是一只蝙蝠。将此事说与友人听时,友嗬嗬笑日:"此乃茅屋之尤物也。"的确,在城市里住久了,蝙蝠在脑海里已然没了印象,虽然时常翻找一些儿时的记忆,但蝙蝠所在的那一隅却不曾触及。这一惊倒把蝙蝠的记忆惊现了。  相似文献   

2.
时间的脚步渐远,却勾连起更多的往事。凌纯阶离开我们快一年了。回想他在医院的情景以及走的前前后后,一幕幕仍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仿佛就在昨天。在治病期间,老凌先后住过三家医院,可这么好的医院、这么好的医生都没能把他救回来。2012年2月9日,刚刚过完春节的一个中午,喝了杯闷闷的茶,他便匆匆离去。我们眼睁睁地看着,悲痛欲绝。  相似文献   

3.
时间的脚步渐远,却勾连起更多的往事. 凌纯阶离开我们快一年了.回想他在医院的情景以及走的前前后后,一幕幕仍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仿佛就在昨天. 在治病期间,老凌先后住过三家医院,可这么好的医院、这么好的医生都没能把他救回来.2012年2月9日,刚刚过完春节的一个中午,喝了杯闷闷的茶,他便匆匆离去.我们眼睁睁地看着,悲痛欲绝.  相似文献   

4.
《中国好声音》是近期一档娱乐人民群众、影响广泛的节目,同时也是民间草根歌手展示才华的舞台。她的成功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我刊特组织本文以飨读者。似乎在一夜之间,从歌曲到故事、从节目到模式,都成为了热门话题。中秋之夜,全家人在一起观看"好声音巅峰之夜"一定会成为2012年中国人特别的记忆。《中国好声音》象征着精英阶层回归电视和大众审美趣味在电视中得到真正的尊重。定位准机会佳形式奇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定位为"大型励志音乐评论节目"。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评价道:"我觉得《中国好声音》正在  相似文献   

5.
金翔 《文化博览》2006,(9):59-61
你贫穷的手将我抚摸沐浴犹如刀刻你结在秋天的枝头钻心疼痛桌上文字早已潜入黄土你是首长消瘦了天空和树梢荒年里我开始懂得慈善也懂得怀念一个逝者的理由谁相信你一个逝者教育了我们和后代支撑起今天的房屋和思想——摘自旧作《回想荒年》我又梦见二叔了,那个在荒年里守着粮食而给活活饿死的瘸子。于是我醒来便无法安宁——我与时间无法和解,有关二叔的记忆,如开闸之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人与一片土地的感情,来自具体的山水、文化、生态、乡土菜肴的回味和对往事的追忆。品尝一个地方的美食,就是欣赏一个地方的文化;品味一个地方的味道,不仅是分享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更是感受一曲曲关于乡土文化美食的"田园牧歌"。寻味:那一抹味蕾上的乡愁不论在何地,总有些味蕾上的记忆在提醒着我们,故乡永远是心之安处。从睡梦中闻到那一缕油烟味,有炊火的气息,有外婆的味道,使人自然而然地体味家乡的亲切,而这种  相似文献   

7.
我一生是在中药行业中度过的,并且有幸进入杭州最大的胡庆余堂雪记药号。如今已是耄耋之年,往事如烟,人事苍茫。先辈胡雪岩所创建的胡庆余堂和它曾经发生过的一切,总是那么地吸引我,感染我,成了我一生中的永恒记忆。在这爿药店里,我干过炒药、配方、切胶、制丸等许多劳作,待到年事已高,我便赋闲在家,但我对这爿店的开山师祖、江南药王的创业精神和经商之道,一直怀着敬仰和钦佩之心!我对胡雪岩史料的研究,开始于参与胡庆余堂厂史编纂之时。这位晚清商人至今还保存在胡庆余堂的一些实物,让我这个老药工出身、非职业史学者对其一一辨踪解读,这…  相似文献   

8.
诺瓦利斯的浪漫化观念指一种质的强化,个人有限的爱在这种强化中可融合无限生命的爱。《夜颂》中,夜是对崇高之物的一种寻常表达,它派生出爱的力量,使爱成为夜与尘世生活之间的纽带。爱的浪漫化,意味着人的精神与世界之间的裂缝可以弥合,可使人拥有高于尘世生活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9.
抓鱼往事     
正一直以来,都想把睡在记忆中关于鱼的往事拽出来。无奈,早年吾乡没有什么人养鱼,只是在去探外婆,去一中学看父亲时,有过偶遇。匆匆一瞥,闪动在记忆中的画面是蹦蹦跳跳的鱼,人的情绪被鱼调动着,"啊!红鲤鱼。"红色最能刺激情绪。"哇!两条,三条。"数量也招引人大呼小叫。小孩们在塘边跑来跑去,他们似乎更关注小鱼,手捧盆子、瓶子,求大人给条小鱼,鱼到手,宝贝似的  相似文献   

10.
正月亮的圆缺是没有什么人文内涵的。不过中秋一旦成为节日,也就被附上种种人间情怀,滋生出许多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古往今来,许多与中秋相关的神话传说不胫而走,广为传播,成为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秋之夜,总是一年中月亮最为圆润、饱满、明亮的那一夜,非常特别,早就被我们的祖先当作一个特殊的日子。不过,古往今来,人们话说中秋明月,并非在讨论天体,实际上诉说的却总是人间情怀。  相似文献   

11.
正光阴荏苒,而在浙江的诗人、诗评家龙彼德看来,50年前的北大荒艰苦岁月犹在眼前。他在那片黑土地上度过了十个春秋,并在那里写下了数百首"知青诗",成为一位闻名遐迩的"知青诗人"。尽管他早已远离了艰苦的日子,但那段记忆依然深铭于心,依然是他诗歌创作的主题之一。他为之思考,为之感慨,为之抒怀。祖国边陲独特生活赋予他创作灵感龙彼德是湖南省沅陵县人,1959年考上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杭州,在杭州市第一中学(今杭州高级中  相似文献   

12.
李贝 《文化学刊》2015,(1):117-122
木兰替父从军传说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自产生伊始,关于木兰的身世便成为学术界的争论焦点,从集体记忆的角度看,木兰身世的多元化与其出自多个集体记忆的版本有关。多个记忆版本的并存与交织,导致木兰记忆呈现出多元面貌。  相似文献   

13.
正城市形象是一种主观印象,是经由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以及个人经历、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主观见诸于客观的信息处理过程,取决于公众对其所获取的有关城市信息的接触、加工、理解和记忆1。对绝大多数没有来过北京的国际公众来说,北京超出他们的直接经验范围之外,大众媒体对北京的报道构成了北京的媒体形象,并凭借传播的持续性、重复性和广泛性,成为海外民众认知、接触、理解、评价  相似文献   

14.
寻找西沙河     
正我是来寻找那条叫西沙的河。我的目光,沿着河水隐去的方向一路追赶下去。我不知道,这河水是从哪一年离开它最初的岸,一步步撤退,隐没远方的。但我知道,西沙河收藏着太多有关故乡、有关往事、有关成长的信息,而水,正是河的记忆。抵达那河水,就抵达了往昔岁月的边缘。辽河入海口,有一片占地面积居亚洲第一大的芦苇荡。那是一片水乡泽国,沟渠纵横交错,稻田井然有序。我出生的小村庄就坐落其间。夏听流水潺潺之声;冬望白雪皑皑之景;春有野鸭之点缀;秋有鱼虾之收获。一年四季,使我萦怀之物甚多。一条辽河的支流——西沙河就从辽宁省盘山县胡家镇坨子村  相似文献   

15.
西子湖畔一幢花木扶疏、绿树掩映小楼里,慈祥、健康的康静谷老太太坐在我对面的沙发上,跟我聊起了父母康有为和张光。她那记忆的闸门打开后,历历往事一齐浮上心头……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都有一些难忘的记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林区储存下来的最多,有一个护林员的经历尤其感人,每当回想,眼眶总是湿润……  相似文献   

17.
萧红的一生是悲苦的,不论是童年,还是离开家乡后的日子里,都是寂寞而凄苦,精神始终是流浪的。幸运的是,她还有与其祖父在一起的快乐记忆。在其童年中印象最深的即是爷爷的"后院"。这段经历为萧红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后院"也成为萧红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意象,不仅是萧红童年快乐的记忆,更多的是飘泊异乡的游子对温暖的渴望。  相似文献   

18.
唐浩明 《文化交流》2008,(10):12-14
咸丰十一年七月初一夜里,曾国藩两次梦见乾隆朝大学士刘墉。他在当天的日记中记道:"二更四点睡。潘弁值日。梦刘石庵先生,与之畅谈数日。四更因疮痒,手不停爬。五更复成梦,又梦刘石庵,仿佛若在行役者,说话颇多,但未及作字之法。"同治七年八月初四夜他又一次梦见刘墉:"二更三点睡,梦刘文清公,与之周旋良久,说话甚多,都不记忆,惟记问其作字  相似文献   

19.
深涧幽谷的恬淡本真,或许只在那漫不经心的一瞥,便入心入肺了。重新包装以后的东天目山果然秀色撩人!那是一个夏天的早晨,约了几位文友,探访我梦中曾经神游过好多回的东瀑大峡谷。大峡谷其实是一条大山沟,和别的峡谷差不多的是,两旁照例是险险  相似文献   

20.
曾因《草木篇》被打入“另类”的著名作家流沙河,近年来创作颇丰,声誉日隆。金秋时节,流沙河先生和几位学者有一次南京之行,笔者曾陪同其间,所见所录,有处处皆学问之感,印象深刻,受益匪浅。流沙河夫妇虽是初次东下,但他在书中多次读到过古都南京的兴衰。因此,他的南京之旅是那样的似曾相识,并有一种浓浓的亲近和亲切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