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树理、马烽、西戎、孙谦、胡正以及冈夫,都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他们的作品以原汁原味地再现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生活和进程而享誉文坛,被文学界归为“山药蛋派”。今天,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它已淡出文坛,而那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文学作品作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宝贵财富,永远载入史册。为了完美地保留好这笔财富,山西出版人在继《赵树理全集》《马烽文集》之后又对《西戎文集》《孙谦文集》《胡正文集》《冈夫文集》(简称“四老文集”)作了认真的编辑、精心的设计,使之达到了从内到外的精品。——编者  相似文献   

2.
载于《文献》2003年第3期的《萨都剌佚作考》一文,在前人辑佚的基础上,又辑得萨都刺诗歌29首,但其中从《诗渊》中辑出的5首诗:《凤凰山》(七律)、《平江》(七律)、《京口》(七律)、《金山寺》(七律)和《黄楼》(七古)实际是陈孚的作品。今考述如下。陈孚(1259-1309)字刚中,号笏斋,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宋元易代之  相似文献   

3.
明修《元史》未立《艺文志》,清代学者对其进行了补撰,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金门诏、黄虞稷与卢文弓召、钱大昕三家。三家补志著作对填补《元史》无《艺文志》之空白,反映元代图书之繁盛,在分类方法之创新及著录内容中对《元史》和其他志书之补正上,都有所成就,从而为后人研究元代学术文化指示了门径。  相似文献   

4.
班固依历史档案史料编著的《汉书》,被誉为著名的“二十四史”之一,自东汉问世后至南北朝间,传诵《汉书》还蔚为五、六百年之风尚,以致于《汉书》被称为“汉圣”。该期间,《汉书》地位扶摇直上,其影响之大,远超于《史记》。后人还常把两书的作者司马迁与班固联结一起,或以“班马”、“迁固”并称,或以《史》《汉》并举。  相似文献   

5.
2011年7月14日,三位鬓发斑白的老人相互搀扶着走进成都市档案馆查询大厅,他们告诉工作人员,自己是抗日军人王雪堂的后人,前段时间看到《华西都市报》一篇关于成都市档案馆寻找抗日军官王雪堂后人的报道后,今天专程赶来,就为确认父辈王雪堂的档案资料。他们分别是王雪堂三妹之子罗俊良、  相似文献   

6.
灵魂的救赎     
有三位高尚的人,都曾为自己的著作出版规定了出版日期。 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在其《忏悔录》里,对后人留言,嘱咐他们等到 1800年后,再发表这一作品;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普希金在其遗嘱中称,他的《秘密日记》要等他死后 100年才能出版;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将其《莫斯科日记》藏之高阁, 50年以内不得公之于世。   这三部书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真实,真实地记了自己和别人。真实成了这些著作推迟出版的原因。   我们从三位高尚的人身上似乎看到了一个矛盾:他们既追求真实,但又用推迟出版回避真实。真实是一个烫山芋,想…  相似文献   

7.
一次,重读清朝文论家叶燮的《原诗》,有这样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总之,后人无前人,何以有其端绪;前人无后人,何以竞其引申乎?譬诸地之生木然:《三百篇》则其根;苏李诗,则其萌芽由蘖;建安诗,则生长至于拱把;六朝诗,则有枝叶;唐诗,则枝叶垂荫;宋诗,则能开花,而木之能事方毕。”这是用树木生长过程来比喻中国诗歌发展历程,觉得颇为新鲜。后来,加以留心,发现在古代中国浩如烟海的文论著述中,散见着许多与此相似的话语,以植物来比喻有关的文艺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8.
郭兴武 《兰台世界》2007,(8S):52-52
公元前403年战国时期,魏国魏斯是一位尊重贤能的明君。他用吴起改革军事,建立了强大的部队,用西门豹治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达,用李悝为相,在七国中最先实行变法,从而,使魏国在七国争雄前期成为最强大的国家。而魏斯一次征求中山守将李克,谁可为宰相人选的问题时,李克的所为又为后人留下耐人寻味的美谈。  相似文献   

9.
时值国庆,天高云淡。在北京花园路的徐肖冰家里,我有幸目睹了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赞尝的大型历史文献画册《路》的风采。徐肖冰、侯波夫妇曾长期在延安工作,用手中的摄影机,为后人留下了领袖的一幕幕珍贵的历史记录。他们以毕生的精力和执着的追求,再现了那条中国革命经历过的《路》。面对《路》这本画册,他们给我讲起了给毛主席照相的往事。1949年6月的一天下午,天晴日朗。毛主席在北京香山双清别墅送走了客人后,回到院里看到了侯波、徐肖冰和东北画报记者陈正青。徐肖冰,主席早就认识。延安时期,他曾负责拍摄毛主席的工作和生活方面的电影、照片资料。他上前把侯波、陈正青向主席作了介绍。主席微笑着同他们一一握手,随后用手指着院里的一座小亭子说:“咱们一块坐坐。”在延安长大的侯波,虽然多次听过主席作报告,但象今天这样直接和主席谈话还是第一次,她感到从  相似文献   

10.
国家图书馆馆藏杨继盛《请罢马市疏》、《请诛贼臣疏》、《杨继盛遗嘱》等墨刻(松筠庵民国拓本),吴可读《丙寅春联》、《两遗奏草底》、《与儿之桓书》、《感遇感怀七律》、《与周老道书》,吴柳堂遗嘱(遗折稿及遗嘱等汇刻初拓本)为我们全面研究中国历代忠谏之臣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