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思涵 《新闻界》2023,(9):83-96
老漂族是为照料子孙而迁徙至新城市的老年流动人群。既有研究关注老漂族媒体使用在个体层面的赋能,包括认知协调、技能提升和机会获得,却未充分考虑中国式关系的权力动态及有关脸面运作,由此简化了媒介技术在关系网络层面的赋权。本文基于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结合赋权理论和关系向度理论,聚焦老漂族的微信朋友圈实践,考察社交媒体的技术逻辑如何赋权老漂族的社会交往。研究发现,面向家庭代际关系时,老漂族借助亲密性朋友圈实践协调成员之间的脸面和权力结构,实现缓冲型关系赋权;面向家乡旧友时,老漂族通过朋友圈成为流动经验的分享主体,在重新联结关系的基础上获取面子资源,实现强化型关系赋权;面向城市新邻时,老漂族在朋友圈点赞中完成人情交换,实现拓展型关系赋权。  相似文献   

2.
姜弟红 《新闻世界》2014,(9):119-120
网络技术发展造就了网络的赋权特性,有研究者认为网络的赋权性在于网络赋予事件特定意义及网络对参与主体的身份赋权。笔者在对此观点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提出网络的双重赋权:网络技术赋权,及随之衍生出来的网络舆论赋权。并且笔者引进网络去权概念,论述了网络削弱舆论引导,消解现实权威,带来权力结构的此消彼长。  相似文献   

3.
罗文伯 《今传媒》2013,(2):108-109
微博自诞生之日起到现在仍然方兴未艾,作为一种自媒体在舆论的大环境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微博这种新媒体的产生给社会网络分析带来了新的平台,国内外学者也对此进行了诸多研究。本文以社会网络分析为视角,对近年来学者对微博这种新媒体的研究分别以关系群体和微博应用功能为导向作出综述。以此为基础,探讨未来社会网络视角下微博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陈涵琳 《东南传播》2021,(11):37-39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最小单位,关乎社会经济发展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台湾地区有着20多年的社区治理模式,本文从媒介赋权的视角出发,研究社区成员通过社区报、地方志和社区社交账号等社区媒介,赋权增能,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的社区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与物质、能量比肩并存的信息生成传导与发生作用的新范式,它极大地激活了个体及其嵌入的关系网络,通过“连接”与“聚合”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其中绝大多数人是传统意义上的“无权者”)赋权,从而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的权力格局,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社会治理的逻辑.  相似文献   

6.
新媒介赋权是颠覆于传统赋权模式的一种新模式。在傅园慧走红及其形象建构的过程中,个人思维模式的变革、自媒体的蓬勃发展等种种因素成为了从个人到群体再到组织的层层赋权的推动力。在新媒体主导下,主流媒体达成了对新媒体的妥协,隐藏的屈从知识得以被释放,体育精神也有望找回其最本真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产生了大量网络信息,成为社会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建档的形式保存网络信息,是保存网络中的社会记忆,构建完整社会记忆大厦的重要举措。遗憾的是,作为社会记忆构建主体的档案部门,却并未予以很好的关注和实施。本文将从社会记忆的视角出发,在借鉴国内外相关主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我国档案部门如何存档网络信息,并分析其中面临的问题及突破方法。  相似文献   

8.
9.
2016年被称作"网络直播元年"。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互动模式,网络直播已站在了当下互联网的风口上,在2015年即达到了90亿的市场规模。布尔迪厄的社会资本论的视角,为理解网络主播如何在直播场域中以符合当下社会情况的生存心态进行社会资本的积累,并进一步将其转化为更有效的经济资本,提供了理论解释。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未来的网络直播应走向有个人时尚分辨度、有实质,并能真正戳中网络"痛点"的内容营销模式,才能使主播更好地完成社会资本的积累及兑现。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5,(9):30-37
在中国语境下,"技术赋权"与"社会赋权"是媒介融合时代社会文化领域的最重要后果,"技术赋权"使大众永远期待"形式"的不断更迭与刺激,"社会赋权"使大众走向"内容"上的两端——凌厉批判或软性暖融。作为中国新闻改革的难点,中国电视时政新闻近年来因应这种媒介融合时代的生态,呈现出"小步快跑"的正向变化;特别是央视《新闻联播》在2011年改版之后的历年春节期间,呈现出具有代表性的"形式"与"内容"的创新。通过对这些创新的梳理和总结,以考察传统主流媒体因应媒介融合时代"技术赋权"与"社会赋权"而变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陈浩  吴世文 《新闻前哨》2008,(12):41-44
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权力源和影响源。媒介事件经过以网络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的广泛参与和传播将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从整个华南虎照片事件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网络社群正是借助新媒体事件的解放力量从而实现了自我赋权,并彰显了自身的影响力。网络社群的自我赋权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日常权力仍需时日,而且必须积极地加以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从社会网络视角探讨知识分享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社会网络已成为促进员工产生知识分享行为的有效前提.从社会网络四个维度分析对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促进知识分享的有效策略,可以从社会网络视角进一步完善以往知识分享的相关研究,丰富知识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3.
社会网络、引文网络和链接网络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图书情报学领域对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研究时,我们经常会遇到社会网络、引文网络和链接网络.它们有明显的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了解这三类网络的异同对于进行超链接网络分析、网络引文分析、链接分析等是很必要的.因此,我们从网络本身的结构特点及对三类网络进行测度的指标两个角度对社会网络、引文网络和链接网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4.
从基于社会网络的企业知识共享理论研究出发,选取中兴公司网络技术支持部门为案例,从企业内部人员的组织关系与网络结构方面,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这种独特视角下的知识共享流程进行细致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社会网络及其方法能够运用于企业知识共享的实践中,对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信息交互和用户需求出现巨大变化,传统信息服务互动交流模式难以适应当前需要。文章尝试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以社会网络关系为核心构建新型信息服务交互模型,并探索信息交互新举措,以改善信息交互效果,提升信息服务质量,实现信息服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指出社会事件网络传播历经潜伏期、膨胀期、高峰期和消退期,主要在前三个时期会受到驱动因素的影响。网络用户激愤情绪是社会事件网络传播的表面驱动因素,表面驱动因素在核心驱动因素——事件基本属性和政府对事件的处理状况的作用下形成。社会事件网络传播机制体现了信息生态的基本思想——系统、平衡、动态和人本。通过对驱动因素、驱动点、驱动路径的解析,得出社会事件在社会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中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以犯罪主体为新视角,以同主体类型犯罪为研究对象,提出"情报源-主体-案件-犯罪问题"的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研究思路,以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特点以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的犯罪主体的影响因素,揭示未成年人犯罪规律,从而为实践中防控和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现象提供更多战略情报分析思路。[方法/过程] 采用文本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设定同主体类型犯罪问题而并非单个案例为情报研究对象,通过提取该类案例样本中与犯罪主体相关联的信息,构建犯罪主体社会网络,进行相应的理论探讨及实证研究。[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社会网络分析适用于一定范围内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研究。基于犯罪主体社会网络的未成年人犯罪战略情报分析有利于客观地揭示此类特殊主体犯罪规律和犯罪特点,发掘犯罪主体影响因素,能够为未成年人犯罪战略情报分析的实施提供有效的辅助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对社会角色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概述,然后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上探讨了社会角色对于网络社区用户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在介绍了对社会角色认识误区的基础上,结合网络社区和用户行为的特点,分别构建了角色识别研究框架和角色关系识别研究框架,并对基本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9.
社会网络模式下的Web2.O电子商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当前处于热点的社会网络软件(SNS)的出现、发展和国内外社会网络(SN)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客+SN的企业专区电子商务模式,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面对当下网络流行语给人们造成的“符号围困”窘境,本文从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出发,对网络流行语的消费符号属性进行确证,解读其生产与传播过程的消费循环本质,并进一步对网民、平台、主流媒体三方主体参与网络流行语生产与传播过程的动因进行分析,最终为网络流行语的合理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