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暗访是新闻采访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采访方式由于记者隐藏了自己的身份和意图,不会引起被访者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易深入到事件的本质层面,了解到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有助于记者把握采访时的主动权。记者采访可以明察也可以暗访,而暗访已被业内看作记者深入采访的一种标志。在信息不对称的  相似文献   

3.
刘小峥 《视听界》2001,(1):25-26
电视记者暗访,一般指以下情形:电视记者在采访活动中,以乔装身份、隐蔽摄像器材的方式,近距离接近采访对象;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状态下,秘密录音、录像,对事件过程跟踪拍摄,并最终凭借媒体进行公开报道。上列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构成组成要件,缺一不可。2000年发生在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的一次电视暗访便是范例。高考前夕,湖南经济电视台记者接到关于嘉禾县可能出现高  相似文献   

4.
暗访莫侵权     
  相似文献   

5.
暗访莫侵权     
  相似文献   

6.
7.
新闻暗访(或称隐蔽采访)作为一个新闻概念,尚无准确的法律界定。用新闻学者的语言来说,新闻暗访就是:“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以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简单地说,新闻暗访,就是新闻记者不暴露身份、不讲明目的的一种采访方法,这是同公开采访相对而言的。这种采访方法,实际上是一种暗察私访,是掌握真实情况的一种特殊手段。新闻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经常会碰到一些不便直接采访的人和事,就必须随机应变,采取新闻…  相似文献   

8.
任迪 《青年记者》2000,(1):33-33
何为暗访?《新闻学大辞典》的定义是:常见诸报端的“暗访”即隐性采访,是记者隐瞒了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十几年来,我在新闻实践中对“暗访”作了一些尝试,觉得只要暗访运用得好,充分发挥它的特殊功能,就会起到很好的舆论监督作用。功能之一:暗访是补充明访获得较高新闻价值的好方式。从一次具体的采访活动来说,不用暗访也可以获得新闻事实,但是,一些严重影响到公众利益、群众反  相似文献   

9.
10.
在日新月异发展的社会中,电视作为传播媒介的载体,以其鲜活的画面将新闻信息及时并准确地传入到我们的耳目中。无论是国家政策信息还是生活资讯都以影像的形式展现出来,我们之所以能看到这些信息取决于高素质的电视台新闻记者,作为一名优秀的电视台新闻记者其自身的采访能力及新闻敏感性都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就以电视台新闻记者的采访能力及新闻敏感性提升策略展开叙述。  相似文献   

11.
12.
黄明 《声屏世界》2001,(8):25-26
暗访,在新闻学中没有明确讲到,但暗访与新闻学中的目击采访有相似之处,是在目击采访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目击采访是深入现场,眼见其人,目击其事,认真观察,搜集材料的采访;暗访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诱“敌”深入、引“虎”出山、引“蛇”出洞、请君入“瓮”、“瓮”中捉“鳖”、自拉绳套、做茧自缚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新闻暗访,也称为隐性采访或者是秘密采访。由于这种采访得到的往往是比较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可信度高,说服力强,舆论监督作用大,所以深受群众欢迎,成为时下新闻记者挖掘深度新闻的常用手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暗访是近年来被传媒频繁使用的一种采访手段,在以往对暗访进行研究的章中,多从法律角度分析。而本从暗访自身的三个二律背反特性(暗访中新闻真实性,客观性与记主观性之间的矛盾;暗访在提倡诚实与鼓励欺骗之间的矛盾,记在暗访报道中保障公众知情权与炫耀自身特权之间的矛盾)出发加以阐述,同时引入国外的有关新闻伦理观念,提出了国内记从事暗访活动所应具有的职业道德理念。  相似文献   

15.
暗访新闻要谨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秘密调查不能用做一种常规的作法.也不能仅是为了增添报道的戏剧性而使用。大多数暗访的内容都可以通过正常的采访方式.特别是迂回的方式获得,只是可能不够精彩、刺激,而且需要记者花费功夫,遭遇曲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关于电视新闻暗访的概念,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权威的说法。笔者认为,电视新闻暗访是电视新闻记者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前提下,主动地运用摄像、录音器材秘密地获取新闻事实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蒋书 《新闻知识》2004,(2):35-36
本已废弃了的开放式输血瓶类的医疗垃圾,在一些人的手里竟然会让人们不敢相信地“废物利用”而成为生产纯净水桶的原料。2002年的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了浙江省慈溪地区的一些饮水桶厂家用废旧有毒塑料垃圾制造“黑心饮水桶”的事,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但一年之后,慈溪地区黑心饮水桶的生产又死灰复燃,此事引起了上海《新民周刊》记者杨江的注意。随后他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