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贾佳 《东南传播》2016,(5):86-88
微信作为现代人使用广泛的社交媒体,在重塑个人所处社会的信息环境当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然而微信公众帐号对于信息的选择性推送,个人基于自身素质和需求对于信息的"把关"及选择性接受和传播,同质化信息在较为封闭的微信朋友圈中进行发酵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环境,不利于个人全面把握不断变化的真实世界。同时,基于微信自身特点的信息传播使得微信朋友圈成为谣言的集散地,如何提高网民素质、塑造健康的微信信息环境成为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从2012年8月腾讯开放微信公众平台开始,媒体陆续成立自己的公众号。报纸微信公众号在这几年的发展中,做出了很多努力与尝试,有很多改进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报纸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本文根据报纸微信平台分类传播、融合传播、互动传播的信息传播特征,找出当前报纸微信公众号普遍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问题。其问题有即时性不够、创新性不足、互动性不足等几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发展新路径的两个建议,即建立新媒体团队和观察微信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7,(5):60-63
使用微信交流已经成为数字化时代默许的沟通"语言",微信的多维度信息传递功能可以消除与传播对象之间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增强与对方的关联度,将网络人际传播的内容与网络传播主体之间的关系紧密贴合。微信现已成为交流的常态介质,建构出了全新形式的数字化网络人际传播交流模式。本文根据微信的传播者特征、关系特征和互动发生的情境这三大关键因素来分析微信传播中的人际关系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4,(13):55-58
新兴媒体日益壮大的时代背景,微信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介异军突起,其传播具有综合性、实时性、相对聚合性特征,如何运用微信这种新媒体形式引导舆论,成为当下研究热点。现实中,重大事件中微信传播舆论引导存在引导主体不明确、引导信息源真实性不确定、引导内容冗余性以及引导有效性欠缺等问题,我们应不断净化媒介生态;健全微信传播的舆论把关机制;主流媒体巧借新媒体平台引导舆论;政务微信树立微信舆论引导的"领地意识",加强微信"意见领袖"的自律与他律来强化微信传播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5.
张晓霞 《报刊之友》2014,(4):118-119
美国的Whatsapp、韩国的KaKao Talk、日本的Line,中国的微信等,这些微媒介成为我们获取信息,实现人际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本文从微信作为媒介入手进行考察,对比了微博与微信的差异,并且结合具体案例简单概括了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特征及其发挥的作用并且试图挖掘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潜在价值,如提高媒体信息传播的准确度,打造手机上的地方资讯门户或细分行业门户、加强媒体在报道重大事件和突发新闻上的影响力等。  相似文献   

6.
张晓霞 《今传媒》2014,(4):118-119
美国的Whatsapp、韩国的KaKao Talk、日本的Line,中国的微信等,这些微媒介成为我们获取信息,实现人际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本文从微信作为媒介入手进行考察,对比了微博与微信的差异,并且结合具体案例简单概括了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特征及其发挥的作用并且试图挖掘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潜在价值,如提高媒体信息传播的准确度,打造手机上的地方资讯门户或细分行业门户、加强媒体在报道重大事件和突发新闻上的影响力等。  相似文献   

7.
段文娥 《东南传播》2015,(8):145-146
经过4年的发展,微信已经成为一款用户基数庞大、用户粘性极高的超级移动APP,微信营销也随之成为各行各业不容忽视的新型营销方式。就目前来看,快消品微信营销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诸多挑战。微信中信息过载,快消品企业及品牌公众号在微信营销中传播的内容极易淹没于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普通用户话语权的放大,意味着快消品微信营销的可控性进一步弱化;尽管微信提供了便利的互动交流平台,却未能改变固有的单向传受关系;此外,快消品微信营销传播的内容较为雷同,表现方式比较单一。快消品企业及品牌必须充分利用微信的媒介属性,开展大数据营销、文化营销与协同营销积极应对快消品微信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8.
微信是在信息传播模式不断变化发展的新时期崛起的一颗红星,从最初的语音聊天工具慢慢变身为多元化的沟通软件。微信通过不断的升级改版在近几年瞬间成为信息聊天软件的巨头。本文主要通过著名传播学家拉斯韦尔的"5W模式"理论,结合微信近几年的功能升级、广告模式和传播特征,从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四个角度探讨微信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9.
秦艺轩 《今传媒》2016,(1):70-71
由于微信独特的信息交流和传播特征,一经上线就受到广大用户的支持,然而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个新的信息源的同时,也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谣言传播渠道,同时,由于微信具有深社交、强关系、精传播的特点,导致网络谣言通过微信朋友圈向更大范围扩散,进一步加剧了网络谣言的危害.本文就从网络谣言的特点和微信的传播特征入手,分析网络谣言在微信中的形成要素,探索阻断网络谣言在微信朋友圈的传播路径,维护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相似文献   

10.
微信自2012年8月诞生以来,成为继微博之后具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的传播平台。一批新兴的自媒体利用微信公众号传播信息并吸引大批受众,对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的生存带来挑战。如何在微信时代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并谋求更加长远的发展,是每个纸质媒体都需要面临的问题。本文以大连地区某报纸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在其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用户调查,从而了解纸质媒体类微信公众号发展现状,探索未来纸媒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微信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已经成为时下最热门的社交平台之一.微信由此成为舆论生成和扩散的重要平台,有自己的传播特点,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微信的传播特点 1.信息量较大,信息多元化.在微信中,由于好友不同、所关注方向不同,用户可以看到多元化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微信以其传播的便捷性,迅速笼络住了广大用户,成为新的传播平台。在此平台上,各种信息快速传播,导致网络舆论难以驾驭,而要调控舆论需要从外部和内部共同发力。本文结合微信舆论特点,侧重从传播者信源的角度对信息进行把控,提高信息的传播质量吸引读者,发挥舆论引导的正面作用,杜绝微信舆论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3.
刘蓉 《青年记者》2016,(30):79-80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健康信息传播也逐步得到媒介重视,并成为新闻传播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微信崛起后,迅速成为医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本文以清博指数中WCI排名前五的“医药代表”“CCTV-4中华医药”“医药观察家”“上海医药”“39健康网”等五家医药类微信公众号为例,通过对追踪到的92条信息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医药类微信公众号传播的主要特征,分析其传播存在的主要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促进医药类微信公众号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提出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方法,为政务微信公众号运营推广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过程]首先界定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的概念,然后结合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特点,从用户认知、情感和态度、用户行为、社会影响和政务微信公众号平台5个维度,选取17个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指标,并基于BP神经网络提出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方法,最后采集吉林省各消防大队的微信公众号数据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结论]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运用于政务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评价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微信兴起后,健康养生信息成为微信平台推送量、阅读量、转发量最大的信息类型之一,"养生党"已然成为微信平台一道特殊风景。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通过对微信平台健康养生信息的传播者、生产者和信息来源的分析发现:"养生贴"的泛滥实际上是微信公众号或各类商家企业在微信平台使用的内容营销手段;媒体公众号或权威的医疗机构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平台健康养生信息传播中的作用甚微;未能标注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来源的健康养生信息导致养生谣言的泛滥。因此,微信平台健康养生信息的泛滥与健康知识的传播活动相去甚远,与其说健康传播在微信平台的兴起,毋宁说是包装为健康信息的内容营销方式的兴起。  相似文献   

16.
马昱宇  唐英 《青年记者》2017,(29):99-100
自媒体时代互联网触及各个行业领域,微信朋友圈广告成为各行业营销推广的手段之一,而微信信息流广告也成为其广告的主要形式.但微信信息流广告有别于传统的广告及其他社交网络广告,给企业及机构的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梳理了微信信息流广告的传播特征及优化路径,为实现其传播的有效性和广泛性提供了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丁丽 《今传媒》2016,(8):46-47
微信的发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但也为虚假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土壤。本文从微信的传播特征谈起,归纳了微信中虚假信息的表现:即信息内容易存在失实性和虚假性;分析了微信虚假信息生成的原因,提出了针对虚假信息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微信的传播特征和用户特征来看,微信将是舆论生成和活跃的重要平台,也是舆论传播扩散的重要渠道。微信成为时下最热门的社交信息平台和许多手机用户的一种生活方式。每一种新传播工具的产生都会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用户数量越多,其对社会的影响也就越广泛、越深远。然而,由于微信具有社交网络平台的属性,即主要是一种人际传播工具而非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9.
微信作为移动社交时代的代表性产物,是灾难美学式信息传播的主要阵地之一,在灾难事件中,灾难美学式信息通常会引起爆炸式的传播,导致严肃信息的淹没和舆论道德绑架现象。而灾难美学式信息的特征与煽情主义不谋而合,企业和自媒体发布此类信息另有目的,但微信用户在传播此类信息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味的接受。在新媒体的语境下,如何在灾难性事件中将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客观、公正的报道与迎合用户喜好、给予用户心理防护有机结合,成为当代媒体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我们的通信技术越来越发达,与此同时,微信进入了人们的视角,并且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交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信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拉进了人与人的距离,并且在生活工作的各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尤其是在各高校校园的信息传播中,微信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都知道,一所高校,校园文化,校园思想以及信息的传播非常重要,而微信正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介质,有效的实现校园文化以及信息的传播。微信对高校校园的传播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它极大的促进了高校文化的发展以及正能量思想的传播。本文就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的传播优势以及微信平台在传播校园文化的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加强微信传播影响的措施和建议,希望对微信在高校校园中的有效传播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