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婉 《现代传播》2015,(4):156-157
中英双语广播节目通常指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自由切换、交替使用的广播节目。《全球媒体扫描》(MEDIA SCAN)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轻松调频的一档双语资讯节目,时长30分钟,周一至周五13∶30-14∶00直播,定位是"向中国介绍全球最新鲜的新闻资讯",每期编译海外英文媒体的5至6条报道,一中一外主持人双语对播,分别从中国和海外的双重视角,就新闻事件展开分析评论。  相似文献   

2.
在杭外文媒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梦依 《新闻传播》2010,(6):134-135
本文以杭州英文媒体为切口,通过调研杭州外文媒体的生存现状.分析杭及驻杭外籍读者对外语媒体的需求,探讨了地方外文媒体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浙江杭州地方性英文媒体发展现状及其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凤娟 《东南传播》2011,(3):116-117
成功的外宣对于一个城市的品住提升、城市的个性突出和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地方英文媒体作为地方外宣的一个重要窗口显得越来越重要.杭州作为国际著名旅游城市,随着近年来的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外宣意义更为突出.然而杭州英文媒体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本人将提出一些实际经验中积累的建议,希望杭州英文媒体能更好发展,为杭州及...  相似文献   

4.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南方周末》以一种完全不同于其他媒体的姿态出现在舞台上,它以满足读者的需求来定位自身,从而开创了周刊发展的新局面。一时间,周刊成了媒体中的宠儿。 随后《粤港周末》、《羊城晚报》新闻周刊、《上海壹周刊》等全国各地的周刊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和发展了起来。这些周刊  相似文献   

5.
赵婷婷  李娜 《新闻世界》2014,(12):67-69
汉藏双语传播是西藏社会独特的传播现象。本文主要研究汉藏双语传播产生的原因、担当的历史使命,分析汉藏双语传播与藏民族群众国家认同的关系问题。研究认为,汉藏双语传播适应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扩大了西藏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受众人群。双语传播也是丰富媒体新闻内容、传播主流价值观和建构国家认同观念的主要方式。在双语传播的现实语境中,政府、媒体和群众实现了共赢。  相似文献   

6.
地方媒体指存在于某个区域的传媒机构.一般而言,它是与中央媒体相对的一个概念:中央媒体传播范同覆盖全国.地方媒体则只覆盖其巾某个区域.按传播学通则,传播范围越广,效果就越大,因此地方媒体的影响力往往不及中央媒体.在媒介产业化进程中,一个摆在地方媒体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如何去与中央媒体竞争?因为处在某个区域的受众,同时是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的争夺对象.下面我们选择案例对此问题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闻战线》2012,(10):6-7
9月26日至10月3日,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杂志社和英国华闻周刊社联合主办,剑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贾吉商学院协办的2012中英媒体高峰论坛在剑桥大学成功举办,来自中国中央和地方的数十家媒体的近40名代表出席论坛。论坛期间,嘉宾们走访了"英国报纸的老家"舰队街,与英国第一大报泰晤士报的总编辑、执行总编辑、设计主编等报纸高层交流互动,与BBC、金融时报、路透社的资深媒体人以及牛津、剑桥大学的知名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8.
黄婉怡 《传媒》2015,(9):60-61
从美国社区媒体的实践来看,社区媒体是以社区的名义创办并以服务社区为己任的媒体,一般指地理位置上的社区(共同体),其表现形式可以是报纸,也可以是公共广播电视.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教授赵克认为,社区媒体是美国的“心跳”.事实上,它们分布在每一座村庄、每一座城镇——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在都市里的社区.无论是缅因州的周刊、北卡罗来纳州的双周刊,还是加利福尼亚州的日报,它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不言而喻的、超越单纯利益层面的目标:报道地方新闻,服务社区,以树立、培植、增强和鼓励“地域感”等一系列手段建设社区.  相似文献   

9.
正品牌是什么?从实质上讲,品牌是产品质量的保证,还代表了对顾客长期利益的承诺。为什么要突出地方媒体的品牌?因为地方媒体总体上属于"弱势群体",它的品牌建立有一定的难度,并且有符合自身定位的要求。本文就此对地方媒体的品牌进行粗浅的探讨。一、地方媒体为什么要提品牌再造上面的问题其实是想引起看官的思考——媒体跟品牌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地方媒体尤其要注重品牌的塑造?原因只有一个:自身的生存发展受  相似文献   

10.
公共新闻理念下媒体公益的身份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荔 《新闻爱好者》2012,(23):31-32
当下中国的公益事业进入活跃期,2011年"郭美美事件"将中国的公益组织推到了风口浪尖,也为媒体参与并推动公益创造了条件。公益新闻接过民生新闻的接力棒,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电视节目中,各大报纸开辟了公益版面或是发行公益周刊,媒体圈的记者也开始投入到各项公益事业当中。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可以参与公益活动吗?它自身的优势又在什么地方呢?本文主要以《南方都市报》为例,通过分析媒体参与引导公益的学理之争,分析媒体公益的主要表现形态,总结目前媒体尝试公益的主要优势等。  相似文献   

11.
梁冬媛 《新闻战线》2012,(10):70-72
当地时间9月26日上午10时许,随着飞机舱门的打开,来自中国中央和地方数十家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和网络媒体的近40名高层代表终于踏上了伦敦这个欧洲最大和最具国际特色的城市,参加由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杂志社和英国华闻周刊社共同发起并主办、剑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和贾吉商学院协办的2012中英媒体高峰论坛。  相似文献   

12.
眼下的媒体里活得最不像媒体而又时时提醒别人自己是媒体的,大概非地产媒体莫属了。这让在地产媒体里混了十多年的我深以为耻而又无可辩解。地产媒体又大体可分为两个阵营,一是旱涝保收没心没肺地附属于大众强势媒体的地产周刊、地产专版们,一是朝三暮四费尽心机的“独立”的地产杂志们。  相似文献   

13.
丁向阳 《传媒》2004,(9):36-37
打开现在一些常看的报纸,几乎每份都有人才版,如《北京青年报》的《人才时代》周刊,《北京晨报》的"人才空间",《北京晚报》的《人才周刊》,……人才媒体热成为传媒界引人关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陈敏 《新闻记者》2015,(5):36-42
本文通过对国内17家媒体评论部的访谈,梳理出移动互联时代中国新闻评论界发生的主要变化:1.发布平台方面,微博式微,微信崛起;2.人员上,评论员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倾斜;3.版面方面,部分媒体取消评论周刊,并加强独家原创评论;4.评论环境方面,纸媒空间受限,自媒体言论勃兴。  相似文献   

15.
《新闻实践》2013,(9):16-16
由传媒梦工场与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联合推出的“中国新媒体影响力排行榜”,以及与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3自媒体影响力排行榜”是本次峰会的两大看点。中国新媒体影响力排行榜:●报纸:《人民日报》、南都全媒体集群《南方都市报》、《新闻晨报》、《扬子晚报》●杂志:《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创业家》、《三联生活周刊》、南都全媒体集群《南都周刊》、《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6.
骆骏 《新闻通讯》2010,(12):37-38
媒体的竞争,离不开新闻栏目的竞争,在中央媒体、省级媒体、网络媒体及卫星传输媒体的多重挤压下,地方媒体(地市级及以下,下同)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为了生存,地方媒体不得不着力开发地方新闻资源。但地方媒体的新闻形态真的应任由民生新闻独大吗?该如何创新地方媒体新闻的形态?  相似文献   

17.
从地方媒体目前状况来看,不同媒体间的合作可以从合力经营与信息共享着手。合力经营就是通过整合不同媒体的优势资源。寻求建立一个范围更宽广的平台。例如,地方媒体可以通过协商将区域里同类型的节目整体打包进行广告推介,统一节目时间、统一广告时段,建立一个区域性的广告联播平台,这样就可以吸引一些大品牌客户群体.取得以多取胜的奇效。信息共享的目的是让地方媒体凸显信息整合的力量,满足人民群众的视听需求。  相似文献   

18.
张永清 《今传媒》2022,30(1):61-64
电视外宣是地方媒体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借助中央、省级电视播出机构的宣传,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地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在提升地方良好形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进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地方电视外宣工作受到很大影响,本文从电视媒体的地位出发,分析当前电视对外宣传的处境,如何做好地方电视外宣工作,以内容优势赢得竞争优势,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延伸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效果,提升地方的良好形象,更好地助力地方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京报书评》周刊自2003年创办以来,既曾经历传统书评媒体发展的黄金阶段,又在新媒体时代独力探索,努力尝试一条传统书评媒体在当下的可能发展路径。2014年11月,《新京报书评》周刊最传统的产品——年度好书评选的提名书单和获奖书单在微信平台被阅读58万次,并获得《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几十个主流微信平台的转发,已经成为微信平台兴起之后最具传播力的传统书评媒体。本文试图通过对《新京报书评》周刊的历史发展和转型历程,分析传统书评媒体在当下的传播之道。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兴媒体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对传统的纸质媒体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地市一级的党报,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才能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下和上一级党报不断延伸的触角的挤压下,立足本土,办出一张具有地方特色,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报纸来?2004年1月《长治日报》创办了四份周刊:《经济周刊》、《人才周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