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已对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政府公共关系借助新媒体平台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新媒体自身的特点及传播机制的不完善性也给政府传播管理活动增加了风险.因此,政府应该积极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变不利为有利,加速推进政府公共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4,(19):44-48
当今时代以互联网、手机为中心的新媒体给予了网民针对舆论自由发言、评论并传播的平台,新媒体在改变信息传播的同时也对政府风险管理带了巨大挑战。新媒体时代政府作为风险沟通机制中最重要的一环,既是风险全局的把控者,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责任人。面对新媒体舆论环境,政府的风险沟通意识及能力急需革新,进行新媒体时代政府风险沟通管理研究对提升政府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得到提高,受众能够自主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负面网络舆论容易在新媒体环境中被放大,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政府的潜在危机。因此,提升政府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已成为新媒体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青岛大虾"事件为个案,分析了事件中政府危机公关的表现与问题,并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策略提出了四点建议: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和奖惩制度;政府应及时发布信息和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完善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政府的危机公关管理体制;加强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工作人员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到来,公众利用新媒体参与政治的深度和广度日益加深。新媒体大数据环境倒逼政府,使政府不得不形成一种服务型的政府人格和智慧型的政府能力。大数据时代的这种倒逼效应,使政府的善治更加公开、透明、高效、公正,推进了政府善治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陈莉 《新闻传播》2012,(5):127-128
新媒体因素使得政府危机传播管理面临考验。新媒体既可以是引发政府危机的导火索、政府危机快速蔓延的推手,又可以成为政府危机处理的得力助手。因此要有效地把握新媒体的特征,根据危机在"四阶段"中的发展特点进行新媒体运用应对。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5,(19):52-56
当下,中国社会转型带动了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公共危机事件日渐频繁。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生产与传播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剖析了新媒体环境下政府新闻发布变革的背景,以大众传播学中受众分析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了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对政府新闻发布需求的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新媒体环境下扩大政府新闻发布的公众参与进行了策略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新媒体产业的不断发展,政府对新媒体领域的监管不断加强,近年来,先后出台了针对版权内容、文化安全、网络账号与行为、有毒有害信息和用户信息安全等多个领域的新媒体管理政策。笔者梳理、分析了我国新媒体管理政策,并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评估,提出政府在未来新媒体政策制定中,应更加关注新媒体企业和用户的权利,让其成为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相似文献   

8.
闫锐 《今传媒》2022,30(4):11-14
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战略,为乡村基层政府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议题。蓬勃发展的政务新媒体也应积极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应时顺势的运作策略。本文在简要阐述乡村振兴战略对基层政务新媒体运作要求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出了基层政务新媒体存在的问题与运作策略。这有助于深化基层政府对基层政务新媒体在助推乡村振兴过程中重要意义的认识,指导基层政府变革与创新运作策略,提高政务新媒体运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为美国各级政府提供了良好的传播平台,政府部门通过门户网站、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社交媒体等多种新媒体渠道加强与公众的沟通,集纳专家的观点,构建高效、公开、透明、以人为本的电子政府形象。本文旨在研究当前美国各级政府在新媒体平台上所采用的各种传播策略,以期能为我国政府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在基于新媒体的政府传播中,美国各级政府采用了陈列、推送、导引、交互、互联、众包等多种传播策略,不同的策略在信息方向性、互动性、透明性、参与性、合作性、应用平台和适用范围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传播与舆论引导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媒体所具有的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是给政府传播带来挑战的因素之一。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府传播面临的挑战就是:快速、广泛地传播准确可靠的信息。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传播结构不同于传统媒体环境下的政府传播结构。政府传播本身是一种舆论引导模式,具体而言,新媒体环境下,有五种舆论引导模式:新媒体平台引导模式、政府新闻发言人引导模式、新闻内容引导模式、意见领袖引导模式、客户端引导模式。政府在实践中,需要灵活地应用这五种传播模式,并把它们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舆论引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爆炸的媒介环境下,信息的生成、传播、接受处于一个高速变化的动态语境中,政府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的有效传播,新媒体执政则成为各级政府需要解决的迫切课题。尤其是在突发事件中,面对新媒体信息瞬时性、集群性的轰炸,政府如何利用新媒体对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公布,同时监控新媒体舆情变化,并根据舆情事件的发展进行合理、适度的引导,这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着政府相关部门的媒介素养水平以及事件发生后政府的危机公关意识。  相似文献   

12.
田瑞敏 《传媒》2015,(14):76-78
新媒体语境下,信息传播的海量性、互动性、即时性和复杂性直接考验着新时期政府信息发布的权威性、政府的执行力与公信力,以及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它迫使政府重新审视自身的社会常态治理能力、危机公关能力及与公众的位置关系等重要问题.落实政务公开,加强公共参与,建立政府与新媒体的良性关系,建立政府的新媒体回应机制,以及构建科学立体的网络舆情应急体系,是新媒体语境下政府形象传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程肖芬 《编辑之友》2012,(6):45-46,59
文章在界定新媒体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媒体条件下的社会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模式以及新媒体对社会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正负影响,进而分析新媒体对政府一媒体关系的挑战,提出构建新媒体全交互危机信息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新媒体逐渐形成自身的发展体系。新媒体突破传统媒体的限制,能够打破时间、区域的限制将信息进行无障碍的传递,是社会生产的一场新革命。新媒体在传播信息中充满正负两面的信息,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是政府应当思考的问题。新媒体在社会舆论的传递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也是传递民情民意,加强政府科学执政,实施民主监督的好帮手,但是由于新媒体发展的自由性,信息交互平台的多样性等为政府控制舆论带来更多的挑战。处理好新媒体舆论的管理对政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从新媒体传播对舆论引导所带来的挑战的角度出发,为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已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对社会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而且改变了政府的执政方式、执政理念、法治进程,并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新闻理论、新闻管理方式容易"失灵",如何将民意控制在国家可以接受的程度上,在实现民意充分表达的同时,避免因新媒体的过度表达而冲击政府权威、引发政治冲突,是政府必须考量且作为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的产生及广泛运用对政府的治理模式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和新的挑战,目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着难以逾越的治理困境,如公众参与不足,政府回应被动,职能转变滞后,评估体系不健全,政府改革动力不足等问题.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亟须以新的视角审视公共行政的发展,因此,构建政民互动参与、政府职能明确、绩效评估完善的回应型政府是实现新媒体时代公共治理的重要范式.  相似文献   

17.
政府新媒体平台的信任度是衡量政府电子政务执行情况和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对政府新媒体平台的建构和发展及其对于舆情的影响力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通过对上海市9所高校1717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分析大学生对政府新媒体平台信任状况以及可能影响其信任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陈茜 《新闻世界》2014,(9):254-256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影响力越来越大,正确的认识和应对网络舆情,理解把握网络传播规律,是当前网络时代背景下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和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本文分析了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特点、网络舆情形成和发展变化的过程与趋势以及政府与媒体受众之间的关系,探讨政府如何在网络时代利用好新媒体,建立起全面、系统的传播管理体系,提高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体的用户群更加广泛、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影响力也更大。信息传播的变化给传统政府危机管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政府通过多种策略消除危机事件,不再是单纯依靠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而是可以利用新媒体实现信息传播上的即时性、开放性、互动性等,如何有效应对新媒体给政府危机管理带来的挑战,是当前政府面临的难题之一。实现政府、媒体、公民之间的协同治理是实现政府危机管理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出现了各种以利益矛盾为导火线的公共危机事件,政府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积极主动地引导媒体舆论进行有效的危机公关,已势在必行。本文主要是在阐释新媒体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媒体背景下政府在危机公关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