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节目主持人口语表达与口语语体特征口语表达以口头语言的运用为主,但也绝不排斥书面语言的运用和表达。如节目中引经据典的旁证博引,虽然是以口头形式出现,但语言的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书面语体的特点(语体的本质)。同时,又由于口语表达受特定的目的、任务的制约,而对口语表达中的不同语体,表现出相当明显的选择性。就节目主持人的口语语体表达而言,应选择、运用正式口语体和典雅口语体,摒弃家常口语体中一些不规范成分。因为节目主持人所代表的是宣传机构(电视台)。节目内容本身,也要求节目主持人通过口语表达来传…  相似文献   

2.
自从“主持人节目”以清新的姿态走进我国广播电视园地以来,便一直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它的出现,丰富了广播电视的语言表达样式,突破了以往的传播模式;尤其是“热线电话”的开通,使主持人与受众的双向交流更加直接、具体。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随着口语直播节目的增加和交流样式的多元,也出现了一些无法回避的新问题。 首先,直播节目受时间、环境的严格限制,它是一种在现想现说的状态中完成的口语活动。它具备即兴发挥,灵活多变等特点,也有反应快捷、生动自然等优势,同录播有着明显区别。其次,主持人节目多以人际传播的方式进行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的方式决定了其语言应以随机应变的口语为主;而大众传播具有面向社会,公之于众的公开性,这一点又决定了其语言不应是生活口语的原生态,而必须是规范化了的艺术口语。但由于主持人语言修养高低不一,经常出现语音不准、用词不当、语法不通、语流不畅等诸多问题。 广播电视是现代社会重要的传播媒介,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语言方面对大众起着示范、引导、熏陶的作用,因此,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修养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陈佩菲 《视听》2016,(12):69-70
与日常的广播电视节目不同,大型活动现场既是主持人表达的特定语言环境,也是检验主持人话语传播效果和综合业务水平的重要场所。因此主持人必须进行区别对待,在大型活动中充分体现出表达和表演能力、丰富的编导经验与想象能力、灵活的掌控及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亚铭  白钰 《青年记者》2017,(17):90-91
如今,在互联网传播逻辑的指引下,大多数网络自制节目的表现形式转向了对口语的回归.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最直接的生产就是话语生产.在网络自制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受众都是节目话语的共同建构者、议程的设计者、内容的主要生产者以及节目进程的隐形调控者.网络传播环境对主持人的话语生成与能力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何方 《新闻前哨》2003,(9):52-52
语言是一门科学,它有着自己的基本理论和表达规律,主持人通过语言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与受众进行交流,是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重要载体。为了使传播交流达到准确、方便和高效,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要做到规范、标准、纯正,语言质量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冯美 《青年记者》2017,(2):65-66
无论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还是网络自制节目主持人,抑或是自媒体节目主持人,都是通过口头语言来主持节目,以此达到语言传播、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目的.主持人作为“语言职业人”,语言功力是其职业武器,话语活力是其制胜法宝,妙语精言是其看家本领.在日益繁盛的全媒体时代、在多元丰富的节目爆炸年代,在纷繁热闹的泛娱乐化的今日,主持人语言愈加鲜活、愈加巧妙,即兴主持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在主持电视节目时,除了口语传播元素外,还有非口语传播元素。然而长期以来,各级电视台对节目主持人的长相、普通话标准程度好像很在乎,而对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的面部表情、形体动作和发型服饰等口语外传播元素却不是十分重视。其实,电视节目主持人在面对观众时,不仅需要口语,也离不开口语外传播元素。因为电视节目主持人口语外传播元素运用得好,可以与口语传播相得益彰,能有效地与观众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使电视传播活动处于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8.
在广播电视有声语言创作中,无论是有稿播音还是无稿播音都非常重视“即兴”的表达。“即兴而言”的部分往往会成为整篇作品中的精典:即兴口语表达是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广播电视中的口语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口语,它是在现场交流中“即兴”完成的规范化、艺术化的创作活动。但在实际运用中,有的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疲于应付节目,即兴口语缺乏文采,不讲质量,不求效率,信口开河,导致整个节目单调、浅薄,使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大打折扣,所以充分认识和恰当运用即兴口语表达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9.
通常而言,方言是语言的地域性变体,同时也是地方语言文化传承过程中的衍生物。现阶段,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其表达方式的亲民化、表达语言的本土化,已经渐渐成为了吸引受众的主要话语选择。因而,对于方言节目主持人来说,其语言本土化策略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地方广播电视媒体的独特文化传承价值与现实传播效果。基于此,本文对方言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本土化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约哈里之窗是一个反映人际传播中自我和他人沟通关系动态变化的模型,它能将主持传播中访谈节目主持人和访谈嘉宾的交流状况可视化,是主持人话语风格和访谈能力的度量衡之一.本文深入探讨约哈里之窗模型和访谈节目主持人话语风格的内在联系,基于该模型对"犀利型"风格的访谈节目主持人的主持语篇进行剖析和总结,进而指导访谈节目主持人更好地...  相似文献   

11.
王昊 《大观周刊》2013,(5):124-124
节目主持人语言的雅,是以书面语为长处的精华“口语”,是经过打磨和雕琢的口语,它保存着语言的规范性、集中性,又摒弃了语言的随意性和粗略性。可以说俗与雅是天然统一有相对独立的不同的语言类别。是节目主持人所必需具备的技能之一。  相似文献   

12.
马琳林 《东南传播》2011,(2):114-116
写文章要讲究修辞,口语也不例外.因为两者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语言实践.口头语言作为人们最重要、最直接也是使用最频繁的表达和交流的工具,只要说话就离不开口语修辞,所以口语修辞也是一种全民性的、生机勃勃的创造性语言活动.它对于每个人、尤其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是创造各种美好语言产口的必要手段.本文以访谈...  相似文献   

13.
我国广播自从1986年实施专业化系列台改革以来,出现了大量主持人节目。主持人节目一改过去传统的以播音为主的节目方式,以主持人亲切、自然的话语赢得了听众的喜爱;主持人热线直播节目以主持人与听众的即时双向交流丰富了广播的传播功能,因为它在大众传播中融进了人际传播这是广播在电视、报纸等其他媒体的激烈竞争冲击下仍然能在90年代再度辉煌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由于节目量过大、主持人疲于应付、主持前的准备不够充分和平时缺乏积累等原因,广播主持人节目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主持人对语言规律把握不够、语言单调乏味、在节目中说…  相似文献   

14.
电视谈话节目是含有部分人际传播特点的大众传播形式,因此其主持人的话语表现了不同于一般谈话的特有的规律,本文结合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话语实例从预设、选择、调整、评价四方面分析主持人的语言机制。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的广播播音语言有了较大的改变,从单一播报式的语言传播,转变成播报和谈话相融合的语言传播。这种转变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与受众的需要也是一致的。而节目主持人站在传播的最前沿传播信息、交流情感,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到广播节目的质量和收听率。所以,练就过硬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节目主持人更好地驾驭节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节目主持人应该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6.
精彩的直播节目与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有着非常之关系,主持人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直播节目的优劣。作为广播直播节目主持人,广播应该像口语那样挥洒自如,生动活泼,而口语是不能照搬的语言,在直播中注意语言规范的同时还应该具有语言的优美感和韵律感,精彩的直播节目来自于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主持人节目,为广播注入生机和活力,使广播从低谷中走了出来。不可否认,主持人节目的出现,是广播节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以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为分析样本,试图从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以话语权为核心,以人际传播为分析路径,研究心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主要的话语角色及其语言特征表现。本文认为主持人对自身话语角色的正确认知和合理定位,是成功实现心理访谈节目策略性交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陈虹 《新闻记者》2004,(11):31-33
一自从“主持人节目”以清新的姿态走进我国广播电视园地以来,便一直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它的出现,丰富了广播电视的语言表达样式,突破了以往的传播模式。尤其是“热线电话”的开通,使主持人与受众的双向交流更加直接、具体。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随着口语直播节目的增加和交流样式的多元,也出现了一些无法回避的新问题。首先,直播节目受时间、环境的严格限制,不少情况下,基本上是一种在现想即说的状态中完成的口语表达活动。它具备即兴发挥、灵活多变等特点,也有反应快捷、生动自然等优势。然而,它的表达往往是一次性完成,容不得反复思考、琢…  相似文献   

19.
节目主持人播音语言的生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苗 《记者摇篮》2006,(7):44-44
播音主持中生活化的语言不能像纯自然的口语化,而是应该经过磨洗提炼的加工。主持人生活化的语言比随意性的口语有较大的加工,有雕琢而不露痕迹,既是通俗平易的口语,又是十分讲究得体性、匀称性、集中性的精粹口语。主持人播音“交谈式”对语言基本功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要求更高了。应该指出的是,主持人节目播音语言的要求固然是亲切、自然、生活化,给人以真实感,但主持人播音把握的自然与生活的自然截然不同。节目主持人在话筒前,不论在呼吸共鸣上,吐字发音上,还是在心理状态上,与生活中的语言表达都有本质的区别。尽管听起来主持人节目…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主持人节目的大量涌现以及直播热线的相继开通,近年来,节目主持人的理论研究工作也逐渐显露出活跃的态势,尤其是关于主持人口语表达方面更有相关的文章及论著不断问世.笔者有感于目前直播节目中主持人口语表达的种种误区,仅从媒体角色这个角度,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