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手机、互联网等新兴移动端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的地位正在发生着改变.广播节目可视化是当前广播搭乘融媒体快车,摆脱单一表现形式束缚的有效措施.如何使传统广播与新媒体在融合中凸显优势发挥最大效用是媒体发展的方向,本文将寻求如何打破广播工作单向固化流程,探索广播慢综艺与融合媒体的新思路,打造全新可视化广播节目.  相似文献   

2.
戏曲广播作为广播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历史悠久,节目形式完备。但从戏曲广播的现状来看,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戏曲广播节目开始萎缩或日益陷入困境。导致戏曲广播节目萎缩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新兴媒体的崛起和新的娱乐方式的出现使原来戏曲广播的听众分流。如今,科技的发展已经使传播媒介呈现越来越多的样态。电视的出现就极大地震撼了报纸和广播等传统媒体,之后在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正如日中天之际,公交车上的移动电视、号称"第五媒体"的手机短信等又粉  相似文献   

3.
融媒体时代的出现为广播民生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节目改革的脚步,因此,一定要认识到融媒体的重要性。本文对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关于广播民生节目创新的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通过提升从事民生调查记者的综合素质、营造良好健康的互联网环境、加强广播民生节目的建设等一系列具体形式,从而积极、有效地推动广播新媒体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更加丰富、多样,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需要随之调整和改变。广播节目主持人不再单一存在于话筒前,而更多出现在各种媒介中,以不同角色定位,适应不同媒介特点,形成立体多面的"人格化形象"。广播节目主持人只有以更具人性化的角色定位,全面参与节目运作的各个环节,才能适应融媒体时代的要求,赢得广播受众与网络用户的认可。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媒体的局限性。创新是事物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广播节目创新是广播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创新的结果决定了媒体的成败。为此,本文从广播节目的现状分析入手,结合地方广播电台的具体创新实例,在广播节目方面、节目受众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衍生出了许多媒介平台,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人们不再依靠广播电视台这一路径来了解新闻事件、热点资讯,广播电视台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冲击。对此,广播电视台编辑亟须做出改变,针对现有融媒体背景,借助短视频来提升融媒体广播电视节目质量,进一步优化广播节目结构和体系,创造出更多大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广播节目。本文以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广播市场环境下,广播编辑如何优化短视频拍摄方案,从而提升广播节目质量的探索性策略,进一步学习更多先进的新媒体理念和专业技术,在短视频制作过程中与时俱进创新广播产品理念,为受众提供创新理念的精品节目,为广播媒体赋能,促进广播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家住在解放路》是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型系列融媒广播节目,该节目由湖南电台牵头,全国家广播电台、湖南卫视、山西教育出版社与人民日报全国党媒平台、腾讯新闻共同出品,搭建了“音频+视频+图文+线上互动传播”等多种形式的融媒体传播矩阵,成为融广播、电视、出版、新媒体平台等资源和渠道于一体的融媒体产品,实现了大传播、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佟红 《河北广播》2008,(3):37-40
世界上最早的主持人起源于美国。我国最早在1981年的对台广播“空中之友”栏目设主持人,1993年,我国的各电台开始涌现出大量的节目主持人,这一年被称为“中国的广播主持人年”。广播主持人的出现使广播节目令人刮目相看,广播节目变得更亲切、更贴近听众了,也使广播的互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过去的广播,节目的来源单一,除了自办节目、广播内部交流节目,就是一些制作好的诸如歌曲、戏曲、小说等文艺作品。广播节目的传播手段单一,就是通过广播靠声音传播的方式,鉴于广播传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特性,有人把广播称作“耳朵媒体”或“盲媒体”,而如今,随着信息来源和传播方式的愈加多元化,广播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融媒体时代。这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0.
广播媒体作为大众媒介,其使命就是向社会大众传播信息,但是随着媒介泛娱乐化大潮的推进,广播媒体节目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过度娱乐化的倾向,这种娱乐化倾向不仅降低了听众的文化品位,而且弱化了广播媒体的社会责任。这种倾向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在融媒体时代,广播媒体工作者为了适应受众群体的整体需求,更愿意选取轻松娱乐的新闻信息,进而使广播节目的娱乐底线被不断刷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融媒体”“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打了广播等传统媒体一个措手不及,收听收视率逐年下降。地方广播面临的挑战更加巨大,也开始寻求融媒体的发展道路。在融媒体条件下,地方广播如何才能快速步入融媒体时代成了众多广播人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节目内容优质且贴合受众需求、立足传统释放“短音频”惊人力量、发挥人才优势让优秀广播人才为新媒体站台、打造优秀的融媒体团队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期望给大家以启迪。  相似文献   

12.
广播主持人节目是指在广播工作中,主持人参与采编等节目生产过程,并以个人身份,代表节目向听众传达节目信息,与听众直接或间接交流的开放性、综合性节目。主持人节目形式体现了大众传播交流、协商、互动的优势,密切了广播媒体与听众的联系,深受听众欢迎并广泛运用于广播节目当中,成为广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任汪澎 《新闻爱好者》2011,(12):116-116
广播主持人节目是指在广播工作中,主持人参与采编等节目生产过程,并以个人身份,代表节目向听众传达节目信息,与听众直接或间接交流的开放性、综合性节目。主持人节目形式体现了大众传播交流、协商、互动的优势,密切了广播媒体与听众的联系,深受听众欢迎并广泛运用于广播节目当中。成为广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媒体传播手段越来越丰富,如何让对农广播节目更具吸引力,也成为市级电台对农广播节目生存的根本。笔者认为,提高对农广播水平必须使节目贴近"三农"、服务"三农"。这就需要对农广播无论是在节目设置和节目内容上,还是主持人的语言组织上都应该力争口语化、通俗化、本地化,同时,还要以平民的视角与农民进行深入的交流,赋予普通农民话语权,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节目中来。只有这样,对农广播才能真正反映农民的心声,使对农广播拥有更为广泛的听众。  相似文献   

15.
吴涛 《新闻传播》2023,(16):140-142
在移动互联网和信息科技,特别是4G/5G网络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的背景下,广播等媒体加快了对移动互联网技术利用的进度,提高了广播媒体的传播效率,使广播媒体传统的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以及受众的接收习惯和兴趣爱好都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广播媒体以及广播节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趋势,广播媒体要与时俱进,加强广播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贴近受众,为受众生产出更多优质的广播节目精品,从而提高广播节目的整体收听率,促进广播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节目主持人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视听领域的深刻变革。广播节目主持人通过主持节目,使广播赋予了人格化的魅力。节目主持人的出现使广播与听众之间物化关系和被动接受状态转为人与人的双向主动交流,使广播优势进入超时空、大信息量、深层沟通的新阶段。“广播热”的升温,各地主持人大面积成长,广播的人格化趋势必将日趋显著。本文拟就广播节目主持人及其现代通讯与技术手段的应用对广播人格化的影响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广播改革步伐的加快和广播节目形式的不断丰富,主持人节目已经成为广播媒体中一个很受听众喜爱且极具生命力的新的节目形式。为了适应主持人节目这一新形式对主持人的需求,也因为播音员在语言表达方面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许多播音员开始了主持节目的实践,在话筒前开拓了又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18.
李聪 《中国广播》2011,(2):59-62
节目质量是广播媒体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评价广播市场竞争力强弱的核心指标。随着报社、电视、网络等媒体强有力的冲击,如何科学有效进行节目质量管理成了目前广播媒体亟需面对的首要问题。本文从当前广播节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入手,结合温州电台的节目质量管理实际,对如何运用节目评估体系进行节目质量管理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媒体环境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为与之相适应,传统广播电台也做出了相应的变革,在媒介形态变迁的大环境下引入了新的表现形式——类型化电台.类型化电台诞生于美国.最早出现的类型化电台是音乐台,与传统的专业化电台相比较,类型化电台强调节目内容的统一性,节目的定位更为细致和个性化.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类型化电台已成为传统广播中的一支生力军,是我国广播媒体的重要模式之一.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节目主持人结合类型化的相关特性,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成为了广播节目与听众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资讯时代,传播媒体的多样性和共生性成为这个时代显著的特征之一。作为广播媒体的重要组成方面.广播节目主持人所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工作。一方面,他们是自身所属的广播媒体的形象代表,同时,由于广播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因此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魅力直接影响着节目质量,关系着节目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