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实题材电视剧《静静的白桦林》以它关注当下、关注现实、关注时事热点的选材品格充分彰显了作品的纪实之美,成为反映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和青年志愿者生活体验的优秀范本。本文试图从角色的文化属性、角色的情感历程以及角色的叙事功能三个方面来评析作品的纪实美,同时也指出其美中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青年审美取向源于现实而又不局限于现实,其价值观是社会现状、社会现象的折射.在当今多元化媒体与信息的刺激下,当代青年的审美取向受到一定的冲击,而书籍作为传统媒介与纷繁复杂的各种信息媒介交互存在,其需要适应当代青年的审美需求,顺应并引导青年的审美取向.文章分析了当代青年的审美取向形成因素和书籍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借助书籍插画这一载体,挖掘青年的内心世界的正能量,使其既得到社会认可,同时又能促进和丰富书籍插画艺术的视觉传达形式.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角度来看,"现实题材电视剧"这一概念,是指改革开放以后,将当代人的生活设定为作品的大背景、主要内容为反映当代社会现状与感情状态的电视剧。近年来,我国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生产一直处于旺盛势头,成为荧屏上一道别具风味的艺术大餐。在此,笔者作为一名导演,就"中国式"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等相关问题谈一些肤浅之见,求教于方家。一、我国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现状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缺失与期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洞察农村现实的艺术载体,农村题材电视剧备受瞩目."用电视剧作品观照中国农民、农村和农业的状况,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多维视角来理性地思考中国的‘三农'问题,已经是我们的电视剧创作者肩负历史使命、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强烈的意愿和勇敢的作为."①实际上,农村题材电视剧(以下简称"农村剧")在记录和书写农村社会转型与农民精神蜕变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世纪以来,农村剧创作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势头,然而,创作的繁荣难以掩饰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火爆”,一方面是因为现实生活为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尤其是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了大最典型的人和事,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创作的素材;另一方面是因为观众对这些现实题材电视剧作品有着浓厚的精神诉求和心理诉求,这些电视剧关注当下、直面社会的热点、难点,这就使得它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观众内心的一种情感寄托和慰藉。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以来生态问题日益引发现实关注,中国电视剧亦主动以生态意识关注社会和谐发展,对自然环境贴近观照,对人性人情重新思考。虽然中国电视剧在创作和批评上仍处于生态意识的"童年期",但无论从文化维度抑或审美维度上看,近年热播的当代题材电视剧在现实叙事的同时,通过对空间、地方和风景的想象性实践,在不同层面上展现了渐显的生态意识。生态批评与当代题材电视剧艺术之间建立联系已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王锟 《青年记者》2016,(35):63-64
话题剧已经成为颇具代表性的一种电视剧新形态.虽然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对于话题剧的理论界定,但是不少研究者已经开始进行尝试,笔者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卢蓉在《新时期“话题剧”审美文化价值分析》一文中的定义:“以某种社会共同关注的现实‘话题’为故事核心,反映社会焦点、热点,对当代人生活及情感给予极大关注,在热播中引起观众共鸣和热烈讨论的电视剧作品统称做‘话题剧’.”①  相似文献   

8.
单文 《视听纵横》2003,24(6):99-100
境外题材的电视剧是指由大陆影视制作单位出资拍摄,讲述境外中国人的情感经历和生活故事的电视剧作品。与其他类型的电视剧相比,这种电视剧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打开的国门不仅吸引了国外的资本和技术来到中国市场,同时也鼓励国内的资金和人员走进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9.
但敏 《新闻界》2012,(2):15-18,52
家庭伦理电视剧是与社会生活最为紧密相联的一种电视剧类型,它探讨和折射当代夫妻伦理、婚姻质量和家庭责任等,对社会有一定的观照意义。本文选取了从1990年到2011年这20年间具有较大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婚姻伦理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电视剧中主人公所体现出的对爱情、婚姻、家庭的态度,试图分析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人婚恋观的变化,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0.
电视剧《钢铁年代》是一部蕴含人文关怀、情感蕴藉的工业题材电视剧作品,该剧体现了创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中国人文精神价值的探索。本文将从该剧对工业题材的厚度诠释,人物形象的人性之美,在市场与艺术之间的叙事智性等方面,解析工业题材电视剧应有的艺术价值和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11.
李秀林 《视听》2016,(6):89-90
《裸婚时代》是2011年的热播电视剧,获得当年安徽卫视国剧盛典年度十佳电视剧等多项殊荣。"裸婚"一词一度成为社会热点词汇,而剧中主人公刘易阳与童佳倩对于婚姻的观念态度,也代表了当下80后婚姻观念的变革,引人深思。《婚姻时差》是当下热播情感电视剧,讲述一对中年夫妻的婚姻危机,引入当下热议的婚内出轨、两地婚姻等热点话题,探讨了婚姻中的情感诉求。本文通过对比《裸婚时代》与《婚姻时差》这两部热播情感大剧,详细论述当代社会中婚姻文化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时下,消费文化语境和读图的影像化碎片日趋彰显,眼球经济带来的感官刺激充斥着社会各个领域,社会文化语境的巨大转型,促使电视剧的创作逐渐走向以市场为主导的路线。本文旨在探讨主旋律电视剧的创作如何在此语境中实现自身的成功突围,如何赋予作品历史深度、现实精神和人文情怀等特点,从而实现其艺术性、思想性和商业性的统一,提升主旋律电视剧创作的艺术水准。  相似文献   

13.
现如今,中国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正进入亘古未有的变革之中,而电视剧以农村社会生活为题材反映农村现实状况的作品数量之少、质量之参差不齐引人担忧。面对"三农"现实世界的影视创作,应以"注重现实生活、立足人民群体、把握时代特征"的观点,对亟待进行文化内核深入挖掘和农民风貌全新展示的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做出新的思辨,以期重塑我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发展思路与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4.
电视剧是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脉络,对电视剧事业发展的考察构成理解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的论域.本论文试图对当代中国电视剧体制与生产的发展历史提供一种批判性反思.论文从对传统研究范式的批评出发,将电视剧事业视为由多种社会关系交织而成的"电视剧场",通过考察其体制与生产的发展.旨在揭示"电视剧场"如何结构化为一个自主性的体系,并说明它同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的电视剧创作者们与电视剧观众一样,对电视剧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非常敏感、非常关注。中国传统的社会观“修身齐家治国”将个人、家庭与国家铸为一体,培植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参与习惯与审美取向。从文化学意义上说,任何一种文化内部都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如果我们把近代  相似文献   

16.
杨青 《新闻爱好者》2010,(9):142-143
中国电视剧的现状、创作与运作并非一片繁荣,认清电视剧的本体无疑对电视剧的理论研究与现实创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电视剧的传播角度、艺术角度和商业角度来探寻当代中国电视剧的本体,试图为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剧本体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21集现实题材电视连续剧《有泪尽情流》,在北京和部分省市台卫星频道播出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部由康洪雷导演,徐帆、于荣光等主演的电视剧的编剧是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戏剧文学系主任倪学礼,现在又是我的在读博士生。作为他的导师,我首先祝贺他的新作面世,其次试从文艺美学的角度切入,对当前的现实题材电视剧作品谈点零星感想。不对之处,敬请批评。一、当前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中出现了一批有特色的现实主义佳作记得我在《当代电影》2003年第3期“电视文化批评”栏目的主持人导语中曾经提及:“今天,作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18.
戴清 《现代传播》2002,(6):65-67
本文通过对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以及相关题材作品进行文本比较 ,分析了电视剧创作与改编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倾向、道德观念 ,从而揭示了主流意识形态与文化环境因素对创作心态、创作方法所构成的制约与影响  相似文献   

19.
当下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作为文化产品的电视剧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泰国为例,具体研究中国电视剧跨文化传播现状,进而探讨其发展路径。我们以泰国青年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并从“文化折扣”的角度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受文化政策与民族环境等影响,泰国青年在与中国电视剧接触时,存在受跨域发行的语言差异、中国文化知识了解程度较低而影响观感等问题,同时也存在他们对中国现代化生活化等符合泰国青年受众需求的题材、增加观影便捷途径和作品宣传的期待。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产品应从传播内容和传播路径两个方面出发,充分考虑不同文化特性和背景下受众的差异化需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女性网站的消费主义表现及其原因。女性网站的内容以装扮类信息和情感信息为主,从消费主义的视角看,女性网站的装扮类信息直接诱导女性进行炫耀性消费,情感类信息片面反映女性情感危机和情感困惑,将其作为吸引网民注意力的精神消费品。其原因是商业化对女性网站社会责任的侵蚀,女性网站对当代女性精神需求的忽视以及女性网站内容制作者社会性别意识的缺失。女性网站应该从内容和形式上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