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析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现象 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一书中写到:“电视的形象性常常给人比文字报道更真实的感觉,但是也不要忽略,‘招摇过市’的摄像机常常没有‘不露声色’的文字记者更能看到事物的原本面目,因为电视摄像机前的人们当意识到镜头正对准他们时,有可能夸大或隐瞒些什么”。  相似文献   

2.
新闻要真实,这本来是每个记者所熟知的道理,也是绝大多数记者努力遵循的一条原则。但是,在我们的报纸、广播、电视上,却时常有些报道不能很好体现新闻真实的原则,影响了党的宣传工作的威信和效果。是记者意识不纯。故意歪曲和捏造事实了吗?此种情况极少;是记者不作现场采访,想当然地写稿子吗?也不尽然。原因到底是啥呢?我认为,主要是有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只局限于“有无此事”的简单观察和“是真是假”的简单判断上,而不注重运  相似文献   

3.
荧屏中不断出现记者现场采访的场景是电视真实、快捷特性的挖掘和发挥。背景的鲜活映衬和人物对话的同期声传达,使电视观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有一种强烈的现场感,增强了对电视节目的信任度。这正是电视媒体所追求的传播效果。这种现场传送的电视节目对担任镜前采访任务的记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对人物进行采访的时候,在精心雕琢提问语言的同时,记者一定要注意态势语的镜前表达。从目前的情形看,记者中较多地存在着点头过多的现象。在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尤其是被采访者回答问题的时候,许多记者总爱频频点头。仔细分…  相似文献   

4.
新闻要真实,这本来是每个记者所熟知的道理,也是绝大多数记者努力遵循的一条原则。但是,在我们的报纸、广播、电视上,却时常有些报道不能很好体现新闻真实的原则,影响了党的宣传工作的威信和效果。是记者意识不纯,故意歪曲和捏造事实了吗?此种情况极少;是记者不作现场采访,想当然地写稿子吗?也不尽然。原因到底是啥呢?我认为,主要是有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只局限亍“有无此事”的简  相似文献   

5.
电视,以自身的形态传播信息,直接诉诸人的视觉与听觉感官,因而最大限度地贴近了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最大众化的传媒.出镜记者,即在电视采访中出现在镜头里的记者或者主持人,他们是电视采访的"笔尖",负责在现场发掘电视画面上所不能传达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前,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出现了千方百计拒绝记者采访现象。企业要打造品牌,塑造形象,扩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新闻媒体。那么,这些企业为何不欢迎记者采访呢?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记者素质较低。有些正规新闻单位的记者到企业来采访,不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采访,掌握第一手资料,千方百计抓“活鱼”;而是住  相似文献   

7.
电视隐性采访及其意义 1.对电视隐性采访的理解。电视隐性采访也被称为秘密采访、暗访、“偷拍偷录”。它作为一个新闻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和公认的界定,这里我们姑且参考中国记协在最近召开的第二届“新闻与法”研讨会上提出的概念:指电视新闻记者以完全或者部分不公开身份、不公开采访工具或设备,不公开采访意图的方法进行新闻采集的一种方式。 2.电视隐性采访的意义。 (1)可以获得客观真实的新闻现场和事实材料,给观众以真实的判断依据。它还可以使被摄对象消除镜头反应,进而自然真实地表现自我,使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具有特别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8.
隐性采访的法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性采访是指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新闻采访形式.隐性采访隐藏了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使采访障碍和干扰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9.
侦查性采访包容于目前大量出现的隐蔽采访中。就目前通过隐蔽采访所做的报道来看,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褒扬采访对象的报道,对这类报道实行隐蔽采访,主要是为了通过隐蔽采访获得更真实、更自然、更美的形象、声音和动作。比如,有的劳动模范面对摄像机、录音机、照相机会产生一种紧张不自然的感觉。这时用偷拍偷录或不暴露记者身份的化妆采访,就可满足“更真实、更自然、更美”的要求。第二类是对采访对象既不褒又不贬的中性报道。比如,要获得集市上卖菜的和买菜的讨价还价的情形材料,如果事先告诉他们要拍录或者被他们发现你在拍在录,可能他…  相似文献   

10.
电视是一种视觉艺术。因此,电视摄像记者不能像文字记者那样,采用多种直接或间接的手段进行采访或创作。电视摄像记者,除了必须亲临现场,用手中的摄像机客观、真实地记录事件和人物,还要让拍摄到的画面充分恰当地表现  相似文献   

11.
靖鸣 《新闻记者》2007,(2):52-54
采访对象接受媒体采访会呈现“霍桑效应”著名记者艾丰认为:“电视的形象性常常给人比文字报道更真实的感觉,但是也不要忽略,‘招摇过市’的摄像机常常没有‘不露声色’的文字记者更能看到事物的原本面目,因为电视摄像机前的人们当意识到镜头正对准他们时,有可能夸大或隐瞒些什么”。~①  相似文献   

12.
隐性采访的双重制衡--法律限制和伦理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阳 《今传媒》2005,(2):20-21
一隐性采访又称为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新闻记者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前提下,运用摄像机、录音机或照相机等工具,秘密采获新闻事实的方法。隐性采访的基本特点是:其一,记者隐去了真实的身份出现在新闻现场,即隐性采访是记者带有主观故意的行为,这与采访不期而遇的目击性新闻有所不  相似文献   

13.
求真务实是新时期记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在一手信息源炙手可热的新传媒时代,记者的采访工作更需严谨、真实,然而当下一些记者在既得利益和名誉的诱惑下,忘却了本身的职责,在工作中不求真务实,导致假新闻和新闻失实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剖析了记者采访工作中不求真务实的现状以及这种行为引发的严重后果,继而提出记者采访中加强务实性的有效手段,指明记者采访工作中要将务实性摆在首位。  相似文献   

14.
从"红心鸭蛋"到"茶水发炎",一面是记者的社会责任、公众的知情需要,一面是随时会陷入的责难、非议,甚至道德困境、法律纠纷。隐性采访,这种不公开记者身份,或者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手段,让记者们爱恨交织。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隐性采访对危害社会和公众利益等行为的舆论监督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把握不好又会伤及自身,甚至影响到记者职业的公信力。在实践中,对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可以进行隐性采访,对哪些人、哪些事又不便采用这种方式?在采访中,哪些事情不能做,或者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做?为此,需要在采访前做好哪些准备?隐性采访的底线和尺度在哪里?实践中应如何把握?本期就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1995,(4)
记者要记──评一种新闻采访现象文/中宣部新闻局刘祖禹对于一个新闻记者来说,在进行采访的时候,要掏出本子做记录(这里且不说电视、广播、摄影记者,他们把各自手中的机器当作一个文字记者手中的笔和记录本;但是即便是“抱机器”的,也还不免经常要借力于笔和记录本...  相似文献   

16.
在悉尼奥运会上采访,记者分成“五等”。 第一等记者是组委会的官方记者,他们可以到距离运动员最近的场边进行采访;第二等记者是买了组委会转播权的美国NBC电视网的记者。每一次运动员比赛结束后,他们有权把运动员拉到他们的摄像机面前,进行独家专访;第三等是购买了采访权的国家电视台记者,比如我国  相似文献   

17.
获取新闻信息的基础和重要的渠道便是电视新闻采访,在电视新闻采访的过程中离不开新闻记者这一重要角色的参与,一名优秀的电视新闻记者能够得心应手地掌控整个采访局面,诱导被采访者向自己提出其想要获得的新闻信息的方向前进,使得整个电视新闻采访过程有条不紊且顺利地开展进行下去。对于电视新闻记者来说,为社会群众报道真实且可靠的新闻信息是他们最根本的使命。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当中,提问技巧的具备和谈话艺术的通晓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8.
今年3月刚刚上任不久的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对我国访问之前,提出要求请中国方面安排电视讲话并接受电视记者采访。根据美方要求,我国有关方面取消了原订的让新华社记者采访的计划,安排电视记者采访布什。布什总统为什么如此青睐电视呢? 进入80年代,电视已成为现代化社会的标志之一。在美国,电视是人们获得新闻的头号传播媒介。当电视从业人员和广告商对电视的潜在功能尚未充分认识之前,政治家们就已经意识到电视对于他们的政治活动有着不可低估的用途。他们利用电视宣传政治主张、树立自己的形象、巩固自身的政治地位。电视批评家们认为,电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政治家的命运。由于这一利害关系,任何一个政治家特别是美国总统都十分重视电视的作用。几十年来,美国总统与电视结下了不解之缘——电  相似文献   

19.
一、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 《经济日报》前总编辑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中写到:"电视的形象性常常给人比文字报道更真实的感觉,但是也不要忽略,‘招摇过市'的摄像机常常没有‘不露声色'的文字记者更能看到事物的原本面目,因为电视摄像机前的人们当意识到镜头正对准他们时,有可能夸大或隐瞒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在广播电视节目采访中,经常会出现记者不注重提问、不善于提问、不会提问的情况。随之带给媒体的遗憾是:电视画面亮点缺,广播节目精彩少。不要说奉献给受众满意的作品,有时连最初的采访也难进展下去。2004年夏秋之际,山西省一女青年寻短见跳了汾河,被一武警战士救起,当地一家媒体的记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访已经精疲力竭的武警战士:“这位好心的武警,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武警战士憋了一阵子后开口了:“我当时什么也没想。”——面对此情此景问话的记者首先脸红了:这么好的题材,这么有新闻价值的现场采访,当事人怎么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