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太极拳与围棋一静一动,一武一文,但二者同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学说,异曲同工。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结合阴阳学说,对二者在实战中的攻防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比较研究,揭示了太极拳与围棋的动静特点及阴阳变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一代宗师陈长兴公在《太极拳十大要论》中的第六章讲:夫所谓三合者,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内三合也;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三合也。太极拳是心意相合,以心领意,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动静结合,内外兼修的整体健康运动。心如何想,意思就如何随;内气如何引,劲力就如何走;全身筋骨、四肢百骸或顺或逆、或上或下、或走弧线、或走圆圈,螺旋缠绕,动作或动或静、或 相似文献
4.
5.
在太极拳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众多的太极拳名家,用他们的经验和智慧,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太极拳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在众多的太极拳名家中,陈家沟陈氏第十六世陈鑫,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划时代的人物。 相似文献
6.
7.
所有的体育运动都是相通的,有其必然联系和内在的运动规律。太极拳与篮球运动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具有许多正相关性,酷似一对竹马青梅,怅恨久别离。太极拳与篮球运动成功的有机结合,已开先河。文章通过理论研究和运动实践,求证到太极拳与篮球运动的最大公约数为圆的和谐统一,并把太极拳的理念和技术嫁接到篮球运动,使其活化成理性与感性兼备的太极篮球。 相似文献
8.
9.
太极推手是一项由两人进行的徒手对抗性运动。由于它不按固定的套路,而是因人因势灵活地运用太极拳招式、手法进行无伤害的攻防技击竞技比赛。所以不但要求运动员具有深厚的功力,大无畏的勇气.更要有灵活的头脑,积极的思维。太极拳的动与静、刚与柔、虚与实、蓄与发、开与合、呼与吸、攻与守、粘与走、意与力、内与外等等阴阳关系,对太极拳推手极为重要。充分理解和掌握太极拳十大关系,学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调研、录像观测统计、专家访谈和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散打和泰拳两大对抗性项目的技术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两者在进攻理念、进攻技术、防守技术和技术观赏性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一方面展示了散打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暴露了散打存在的不足之处。建议散打运动应在竞赛体制和竞赛规则上进行改革,提高拳腿技术的得分比重,保持和发扬快摔技术,以突出项目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1.
中央国术馆,简称"央馆",在旧中国历史上曾为继承、发展和推动中国武术,乃至传播武术文化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南京中央国术馆自1928年成立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近十年期间,共招收了五期学员,包括教授班、师范班、青年班、少年班、女子班等不同学制年限和培养目标的 相似文献
12.
许多初学太极拳的人,刚刚学了架势就急于想了解各个招式的用法,以为太极拳是技击性很强的拳种,其招式也一定很特别。我认为这是不明白太极拳技击与拳理、拳法和招式间的关系,对太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动静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人体生活中始终离不开动与静两种状态,动与静是辩证统一的、中国传统养生学认为,动与静和阴与阳的密切相关的,在养生保健过程中,应当做到动静结合,劳逸适度,养心调神,以静为主;形体保健,以动为主;心神宜静,形体宜动。 相似文献
14.
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观测法、数理统计法与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散打和泰拳的技法进行比较,研究实战对策,旨在更好地发展中国散打运动。 相似文献
15.
练习李氏形意太极五行拳有三个过程,也可以说是三种方法,只有经过这三种方法的训练,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地刻苦用功才可能提高至形神合一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17.
"炁"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读音同"气",在实际使用中也常常写作"气",但它和肺呼吸的气不同,是人体内的一股潜在的能量。我们的先人通过练功感觉到它的存在,但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于是就把这股潜在的能量叫做"元气"、"正气"。因为这股能量存在于人体的内部,为同肌肉外力相区别,所以传统武术界又把它叫做"内气"、"内劲"等。传统太极拳界认为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的古代经典拳谱多次提到了“气”和“劲”,近代的太极拳前辈们尤其强调练太极拳要用“劲”,要“用意不用力”。这“气”究竟是什么?这“气”与气功之“气”、中医所说的人体生理之“气”是一回事吗?这“气”能在中医所说的十四经脉中流行吗? 相似文献
19.
1陈杨二式之相同点 1.1哲理同源 太极拳的太极一词源出自《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取其含意为至高、至极、绝对、唯一之意;而太极图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用来说明宇宙中阴阳相生相克、对立统一原理的模式图。陈式太极拳是依据中国古代“太极”理论创编的,从其内在哲理上实为“把握阴阳”、“动静结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至本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