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名篇.作于1927年7月。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这使得当时的朱自清陷于苦闷彷徨之中.他清楚地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又觉得这两条道路自己都走不了,最终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哪里去》),他无力摆脱“中间道路”的吸引.既不满现实,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朱自清先生既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又是一位进步爱国、有正义感的民主战士..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对黑暗社会现实强烈不满.但思想中又充满矛盾。因而当1927年中国南方发生“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反革命政变,中国大地陷于血海之中时.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知识分子.朱自清先生不能不感到迷惘、彷徨、苦闷。  相似文献   

3.
陈志霞 《语文知识》2014,(10):61-62
《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之作,也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几十年来一直脍炙人口。文章结构精致,语言清丽洗练,感情含蓄细腻,通篇气韵贯注,灵动多姿,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愉悦。但长期以来,研究者对文章的主题争论不已,论争的重点集中于文章开头的那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朱自清先生心绪不平静,致使他在月高人静之时只身来到“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的荷塘呢?我们在以往教学中听到最多的声音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让朱自清感到无比愤懑。但朱先生的好友、红学家俞平伯先生曾经说过:“家庭的穷困和冲突以及社会的压迫应该是导致朱自清心理紧张、孤独和茫然的深层原因”(《读(毁灭)》)。  相似文献   

4.
<荷塘月色>是篇个性化很强的散文.文章写于1927年7月,当时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之中,他明白:"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  相似文献   

5.
变老师介绍相关知识、背景为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有关信息过去老师在介绍相关的知识、背景的时候,习惯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自己教学上的需要,去选择一些内容,介绍给学生,这样就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学生只能顺着老师的思路被动地去接受这些内容,而丧失了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比如:以前我教学《荷塘月色》,介绍相关背景,解说朱自清的“不平静”,就按照思维定式,让学生去回忆1927年中国的历史背景,自然地将朱自清的“不平静”归於“蒋介石叛变革命”的“黑暗”现实。认为朱自清这样的知识分子既反感於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  相似文献   

6.
孟若虹 《语文天地》2011,(12):33-34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评价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贮满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的确,朱自清的散文朴素自然、缜密优美,  相似文献   

7.
关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历来有一种观点认为,文章抒写的是作者“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见人教版教学参考书)。“难得偷来的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是符合文章和作者处境实际的。但对所谓“淡淡的哀愁”,笔者却不敢苟同,倒是认为,作品抒写出来的哀愁是浓重的,深沉的,是不可排解的。首先,就当时的政治背景和作者的写作心情来看,作者的哀愁不是“淡淡的”,而是浓重的和极其压抑的。文章写于1927年7月,这一年,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中国的前途命运如何?凡正…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一文中透露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思想情绪,这个问题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说是淡淡的哀愁中夹有淡淡的喜悦,有人说是浓浓的哀愁;也有人说是脱离火热的阶级斗争而寄情山水;也有人说是抒发了对现实不满的忧愤之情;还有人说是小资产阶的摇摆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这一问题,朱自清先生早已作过明确的阐述。在《那里走》一文中,他这样叙述当时的情绪:“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猥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这就是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一文中透露的思  相似文献   

9.
李先国的《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朱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关系研究》运用文本细读与实证分析方法,在中西对话中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朱自清的文艺理论思想,构建了朱自清的“人道主义一唯美主义一语义分析学说”的动态文艺思想体系。这无论对于朱自清的文艺思想研究、朱自清研究,还是中国当代文论的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写作背景及文章的针对性 本文写于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发表在一九三○年一月《萌芽月刊》第一卷第一期“社会杂观”栏,后收入《三闲集》中。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篡夺了革命的胜利果实,把中国推入了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蒋介石的反革命阴谋之所以能得逞,就我们党内来说,是由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的统治。正如毛主席所指出的: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在一次送别中偶然捕捉到“背影”这一素材,两年后以此创作了《背影》。通过父亲的特殊“面貌”——背影,真切地写出了旧式中国的父爱,成为现代散文史上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2.
朱自清从远岁到扬州后,直至1916年(19岁)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这期间除了随父到江西小住一年外,其余时间均在扬州度过。启蒙至小学阶段,朱自清跟随父母读书,上私塾,并师从扬州名师李佑青和戴子秋学习古文。高等小学毕业后,朱自清考入江苏省两淮中学“后改名为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也就是今天的扬州中学”,三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荣获学校品学兼优奖状。据他的级任老师李方漠先生回忆,朱自清“在那时喜看说部书,便自命为文学家”,因学习刻苦勤奋,所以校方将品学兼优奖状颁给了朱自清,这是对他学业、品格的褒扬。在扬州的十几年小学与中学生活,对朱自清的影响是直接而持久的,这使得朱自清对扬州有一种纯朴、真挚得近乎如痴如梦的亲切感,这种感情到晚年愈发强烈。扬州对于朱自清而言,不仅有着儿时生活经历的亲切关系,而且更有着对性格人品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曾经有一位被朱自清称为“这一路诗的押阵大将”的诗人白采,几十年来几乎被人完全忘却。被忘却的原因多端,其中最主要一点,不是因为他新诗创作的失败,而是因为他新诗创作的成功。白采(1894—1926),原名童国华,字汉章,江西高安县人。1923年自采创作了一首长达六千言的叙事诗《羸疾者的爱》。朱自清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时将它收入,并在《你我》集乙辑中立有专论《白采的诗》,对《羸疾者的爱》作了全面分析,并将它评定为“这一路”抒情诗的押阵之作。朱自清可谓独具慧眼。  相似文献   

14.
文风·人风     
“文如其人”,是说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或所表现的风格,就像作者的政治态度、人格或风格那样,文风即人风。郑振铎和朱自清二位先生是同时代的爱国知识分子。他们光明磊落,正直无私,不满当时的黑暗社会,期待着一个民主自由的新中国。这些思想感情与品格修养,也鲜明地表现在他们的作品里。《海燕》、《荷塘月色》(均见高中《语文》第一册)就是典型例证。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革命遭受巨大挫折,人民陷于水火之中。他们先后于同年五月和七月,以笔书怀,《海燕》和《荷塘月色》问世了。两文的基调一致,都写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二十天,蒋介石反动派就派出全副武装的军队,搜查、虏掠上海大学。这年五月二日,上海大学终于被封闭了。上海大学在短短四、五年里,曾被搜查过三次,封闭过二次。第一次封闭是在五卅运动之际,那一次是由租界当局出动了大批巡捕和英国海军陆战队来执行的。封闭的结果,上海大学名声远扬,学校规模也发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上海的教育局还没有建立,蒋介石反动派就迫不及待地步帝国主义后尘,来完成帝国主义未竟的反革命事业。为什么在五卅反帝运动、北伐等重大斗争之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那样急急忙忙地打击上海大学呢?照他们的说法,因为“上海大学是赤色大本营”。他们害怕上海大学的存在,望而生畏,闻之胆裂。这正说明上海大学在革命过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反革命暴力把上海大学封闭,企图扑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但是上海大学的革命精神是永存的,她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她象一颗明珠,在我国的革命史、教育史上放射出绚丽的光彩。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光辉终于普照着祖国大地。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内逐渐发生了第一次“左”倾错误。这次“左”倾错误发生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本文只是探讨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三阶段”理论对于这次“左”倾错误发生的影响。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三阶段”的理论,是在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逐步提出来的。“四·一二”政变后不久,斯大林以此为标志,把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朱自清的散文被鲁迅先生称之为“漂亮”、“缜密”,这是因为作者善于通过“缜密”的构思和细腻的笔触来拓宽作品的意境。手捧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往往觉得不是在读“文”,而是在看“画”,而且是在欣赏一幅幅形象逼真、妙趣横生的中国小写意画。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国现代经典散文。本文试从“五四”精神的发生和落潮来解读朱自清写作《背影》的动机。“五四”个性解放的思潮鼓舞着朱自清走出封建家庭,成为“弑父”者之一。但是“五四”一代固有的精神焦虑,即自由、民主的追求与自小受到的中国传统“三纲五常”的儒家伦理教育形成激烈矛盾。随着“五四”运动的落潮,社会风气向传统回归,在朱自清的思想中,传统的“孝道”取代激进的个性追求,于是产生了《背影》这篇“忏悔”文。  相似文献   

19.
《夜》是叶圣陶先生于1927年10月写的短篇小说。它是我国最早反映“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的文学作品之一。这篇小说没有正面描写反革命大屠杀的真实场景,而是选取一个普通家庭在这场反革命大屠杀中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反革命政变的残酷和给全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歌颂了革命志士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同时也暗示人们:反动派的恐怖政策必将激起人们更加强烈的仇恨和有力的反抗。小说的的主人翁是一位烈士的母亲,她经历了一个由悲痛到愤怒,由怯弱到勇敢的心理变化过程。最后“决定勇敢地再担负一回母亲的责任”,“善视大男”,以继承女儿女婿的遗志。为了使主题更为突出,人物的性格更为鲜明,文章多处运用了烘托的艺术手法,达到了“烘云托月月更明”的美妙效果。  相似文献   

20.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东坡的这一比喻,把西湖比做西子——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恐怕可以成为杭州西湖从古至今最绝妙的一句广告语。朱自清的散文特别擅长以人喻景的写作手法,使朱自清的散文具有浓浓的人情味,充满了独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