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耀清 《贵州教育》2011,(1):23+26-23,26
一、生命化的课堂充满着创造与生成新课标把三维目标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方向,意在昭示我们:课堂已不再是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中心,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要在课堂上广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以宽泛、自由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给他们自主生成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针对传统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明确提出课堂教学必须关注教学主体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意义,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重建,让课堂教学成为有生命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而语文与生命活动,特别是学生精神生命活动有着特别的亲缘关系。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说:“国语不是训治之学,而是活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课堂不再单纯是教学活动的场所或环境,已成为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现有的中小学语文课堂依然存在种种弊端,因此有必要建构一种有利于师生身心发展的"生命"语文课堂。文章从必要性和策略两方面讨论了建构"生命"语文课堂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切切实实抓好基础,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以下几方面不容忽视。一、关注自主,高效对话,寻求共生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以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对话成为展示学生主体价值的绿洲。世界著名教育家保罗·弗来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教学活动是一项多边活动,是师生互动、互助的过程,教师不能独霸课堂,要放手让学生在自我体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相似文献   

5.
6.
语文教学本应像生活那样丰富多彩,而演绎生活真善美的语文课堂却往往将丰富蜕变成了枯燥,将生动嚼烂成了陈腐。要想语文教学从无奈的阴影中走出,那就应该真正建构起语文和谐课堂,即语文教学应充分体现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文本的和谐,文本与文本的和谐,文本与生活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高峰  周皓 《考试周刊》2014,(90):36-36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和刺激接受者,而要对外部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本应像生活那样丰富多彩,而演绎生活真善美的语文课堂却往往将丰富蜕变成了枯燥,将生动嚼烂成了陈腐。要想语文教学从无奈的阴影中走出,  相似文献   

9.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而言,“真实的语文课堂”有三层涵义:第一,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其本质就是合乎主体性,主要标志为学生的主体参与,具有民主的权利,获得充分的学习自由;第二,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其本质是合乎规律性。也就是说要探索并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提高教学效益,是一个师生、课程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的整体;第三,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是真实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是课堂潜在价值的开发者。一、倡导教师真实课堂上教师应该实事求是,正确认识学生,尊重学生,珍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作出积极有效的处理。如果我们的课堂还是师道尊严,…  相似文献   

10.
11.
生态课堂是完全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的课堂,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是一个个具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以及各种能力活生生的人的课堂。生态课堂通过优秀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有效的发展,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  相似文献   

12.
建构诗意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应当是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的诗意,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感悟、体验时所达到的一种境界,课堂如果没有诗意的清泉,就不会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从创设诗意的课堂情境、在言语表达中激发课堂诗情、在感悟唤醒中追寻语文诗意三个方面,探究建构诗意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教师是课堂的创造者与开发者,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按照三维目标的要求,研究课程资源,做好课前准备,要围绕三维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创造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建构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而母语教育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母语学习贯穿于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中,依靠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而存在。语文教师只有真正的将教育回归到生命原点,将课堂还给学生,才能够实现对学生的教育点化和生命润泽。  相似文献   

15.
按照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如何建构真实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现在小学语文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暾 《教育》2008,(12):53-53
新课程课堂教学极力提倡一种动态的、和谐的、生长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课堂教学”。对于语文教学而言,生态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而且从根本上尊重了人的生命成长,体现出对生命的关怀和重视。  相似文献   

17.
郑冬梅 《学子》2012,(8):20-21
交往生长的课堂是平等对话、共同参与、合作建构的课堂。这正是现代课堂的重要标志。在交往生长的课堂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凸显、个性得到彰显,心灵开放,创造性得到充分的解放。教师不是课堂的主宰,但也不是课堂的旁观者,而是民主平等的参与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师生是平等的,教与学是民主的,教学氛围是愉快、和谐的。真正意义的深层...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怎样教才会让学生原汁原味地吸收到营养,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首先肯定教无定论,宽容地对待教师,允许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语文课一定能讲得美轮美奂。但是在讲求语言文字的文学性的同时,在寻求美感、诗意这些较高层次的欣赏品质的同时,不要忽视高尚的文学作品带来的高屋建瓴的哲思,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相似文献   

19.
当我们走进现实的语文课堂,发现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小觑的现象:学生仍旧在回答着自己不愿回答的问题,做着自己不愿做的习题等,这些练习内容,忽视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了他们的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丧失了作为人的本质——自由活动,使极具人文价值,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教学生活变得枯燥、乏味。结果是学生的灵气被扼杀,作为人存在的权力被剥夺。因此,在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为教育主题的时代里,关注语文课堂生活,还学生自由活动的权力,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面对的是具有巨大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一门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广泛而深刻。语文课程需要个人的情感性体验、独创性理解。新课程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1.情感熏陶,铸造完美精神世界要想教好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情感,这种情感来自于对文本的解读,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激情需要点燃,需要走进文本与读者的内心。一个激情的教师始终是想着学生所想,始终和学生一起共享着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我听一个老师讲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时,老师不断地去分析诗歌的内容: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其效果可想而知。课堂上激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