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特 《西藏教育》2022,(7):11-14
低碳消费观是在低碳经济和消费主义碰撞背景下出现的理念样态,有其鲜明而又深刻的生成逻辑。本文从传统文化渊源、党史思想资源、国外经验借鉴、中国现实旨归四个层面全方位把握低碳消费观的应有之义,体现了人民消费观念的创新、保护生态系统的需求、发展低碳经济的保障。在此基础上提出低碳消费观的培育路径,即培养个体理性消费意识、构建低碳经济产业结构、强化低碳消费观教育、设计低碳消费观宣传的顶层制度,可以为实现“双碳”目标、建构低碳城市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袁锐 《教育教学论坛》2013,(25):168-17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增长,人民的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剧烈变化。当代大学生作为一支新兴的消费力量,其消费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造成大学生不良消费观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增强大学生科学消费观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对自身的发展及构建节约型社会意义重大,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包括消费观念在内的思想理论的支持与引领。先秦儒家消费观不仅对中国古代经济和文化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而且也为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先秦儒家那种黜奢崇俭、等级消费、礼仪宗教消费观念,对当今建设节约型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应对经济危机、形成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具有理论启示及现实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略论消费的可持续性与不可持续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观与消费观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可持续消费观的支持,可持续的发展观也是不可能彻底和牢固的.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不可持续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而树立可持续消费观就要改变不可持续的经济运行方式,建立与可持续消费相适应的以生态经济和科技经济为主的经济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生态文明下的消费观念就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将生态需求作为决定是否消费的重要标准,在消费过程中达到尊重自然、合理消费、提高消费利用率的作用。因此,本文就生态文明视野中消费观的生态需求展开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都有了很大变化。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消费观研究,有助于把握大学生消费特点和趋势。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的特点、不合理消费的表现等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从而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作为年轻的消费群体,消费观的塑造和培养将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诸多方面。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大学生具备了较强的消费实力和较为多元的消费观,但是由于我国教育体系中时于理财教育关注较少,大学生的消费观也必然存在着种种问题。因此,在重视合理消费模式的背景下,文章通过对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研究、分析,把握其总体特征,从而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帮助逐步形成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9.
黄妍 《现代企业教育》2014,(20):279-279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西方的一些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不断的蔓延到我国人民的生活中,同时也日益冲击着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基于大学生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他们极易受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产生一些非理性的消费观念,这不仅加重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增加高校教育管理的难度,还会影响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如何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文章在全面分析高校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基于消费观教育的目标和原则,提出完善高校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在大学校园中,一些不健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正在大学生中蔓延,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会扭曲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积极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消费观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阐述培养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培养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农民大量焚烧秸秆,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土壤生产力的破坏。为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负外部性,政府采取各种政策对农户秸秆就地焚烧的行为进行了干预,但收效不大。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秸秆焚烧的外部性影响和政府干预措施做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国际经济法学伴随我国三十年经济体制改革进程而发展起来,可以划分为创立阶段、发展阶段和迷惘阶段。由于早期引进和移植国外先进法律制度的需求,我国国际经济法学形成了"输入型"的研究范式。由于我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这种"输入性"研究范式不适应现实要求,并导致了国际经济法学研究近期的迷惘。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学研究究应摆脱传统的"单纯批判"范式,建构性地提出中国关于国际经济秩序的主张。"建构"范式要求我国的国际经济法学者协调中国利益与国际共同利益的关系,以国际视角研究国际经济法问题,并在国际社会发出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大量存在会对企业独立生存能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正常的市场秩序以及公众的投资理念产生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控股股东义利观的倒置会降低企业的独立生存能力以及管理机构义利观的模糊会干扰市场的正常秩序,而股权分置则是其根源所在。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价值理念的冲突是其形成并发展的内生原因,政府习惯性干预市场的思维方式则是外生因素。因此,只有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股东及政府的经济伦理意识并不断完善以公司治理机制和政府监管体制为代表的制度安排,才能从根本上治理股权分置并进而改变非公平关联交易现象,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的现代化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注入动力、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经过近30年的发展历程,从现代化的视角审视,在以下方面产生了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从激励机制看,充分调动了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鼓励公平竞争,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了中国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分配观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的社会主义分配观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分配观。马克思主义分配观中国化的进程,始终贯穿着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发展、全局与局部、过程与目标相统一的内在逻辑。深入探讨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分配观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对于破解当今中国社会分配难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大股东占款的问题,这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中小股东利益以及证券市场产生严重危害。控股股东义利观的倒置会造成公司经营业绩的下滑,而管理机构义利观模糊状态下的监管失位则会导致资本市场的不健康发展及公众利益受损,原因就在于股权分置。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价值理念的冲突是其形成并发展的内生原因,而政府习惯性干预市场的思维方式则是外生原因。只有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股东及政府经济伦理意识并完善相关制度安排时,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大股东占款行为的发生,实现上市公司与国民整体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试析我国传统文化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传统文化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影响既有消极制约的一面,又有积极促进的一面。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人才观和知识观上;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职业道德的养成及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上。我们应该合理利用传统文化的积极方面,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成 ,但在WTO体制下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 ,我国经济法律体系的建设不断受到新的挑战 ,同时也存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机遇。我国经济法律体系建设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WTO体制相适应 ,还必须坚持从现代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设的一般规律出发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出发 ,从我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赢得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 ,构建经济法律体系 ,加强对微观经济行为的调整与规范 ,注意处理好立法中的几类关系 ,重视设计应对WTO挑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从宏观层面,针对我国目前税制中的宏观税负、税收收入弹性以及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旨在检验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进一步优化我国的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准确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