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戏是儿童的特权,儿童教育需要"自由、自在、自然"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游戏文化、游戏教育应该也有必要在我们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我们的"游戏文化"特色学校建设实践包括"游戏文化大乐园""游戏思想进课堂""游戏文化主题大单元""游戏文化教育资源""游戏文化校本课程"五大块,以游戏活动为媒介,以健全儿童的生命人格,建造儿童发展的精神家园为价值追求,以"充实生活、自由成长、快乐学习、健全生命"为发展目标,力求探索出一种适合儿童、提升儿童的现代特色学校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需要游戏吗?面对这个问题许多中学生都可能产生疑惑:游戏是小孩子玩的,我们已经长大了,谁还玩游戏?我们"压力山大",哪里有时间玩游戏?其实,最初我们也有一些类似的疑虑。可是当我们在北京朝阳区12所中学进行"中学生校园游戏与快乐成长"课题研究时,心中的疑虑一扫而光——快乐的游戏让沉闷的校园充满活力,少男少女们的眼神亮了起来,开心的笑声多了起来,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需要游戏吗?面对这个问题许多中学生都可能产生疑惑:游戏是小孩子玩的,我们已经长大了,谁还玩游戏?我们"压力山大",哪里有时间玩游戏?其实,最初我们也有一些类似的疑虑。可是当我们在北京朝阳区12所中学进行"中学生校园游戏与快乐成长"课题研究时,心中的疑虑一扫而光——快乐的游戏让沉闷的校园充满活力,少男少女们的眼神亮了起来,开心的笑声多了起来,  相似文献   

4.
在各大卖场、百货公司、社区等人流聚集的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亲子活动"的身影。亲子游戏不但可以提高宝宝的各项智能,还能促进父母和宝宝之间的互动交流。然而,频繁的亲子游戏也需要注意正确的方式,否则效果只会适得其反。那么有哪些细节是我们父母在游戏过程中容易忽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给"亲子游戏"把脉。  相似文献   

5.
我园"研究性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乐于研究、善于研究、享受研究的人.目前,研究已经进入了评价阶段,课程评价的终极目标是:游戏精神与探究精神的和谐统一.我们在研究中体验游戏,用游戏精神享受着研究的过程;我们在游戏中体验研究,用探究精神引领着游戏的过程.有了游戏精神,我们可以愉快地投身于研究的活动;有了探究精神,我们可以不断地获取研究的智慧.  相似文献   

6.
正游戏材料是一种媒介、一种符号,游戏材料对幼儿游戏的作用并不会"自我凸显",只有幼儿在游戏中使用材料,游戏材料的"隐形"作用才能凸显,幼儿才能从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有意义的信息,继而发挥材料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对于如何正确指导幼儿使用游戏材料的认识不是很清晰,甚至还存在一定误区。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案例谈谈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一、游戏背景角色游戏是幼儿喜欢并百玩不厌的游戏,而"娃娃家"又是小班幼儿适合玩的游戏。布置时,我们用架子和纸箱的组合将"娃娃家"分隔成"厨房"和"卧室","厨房"放置"饮具","卧室"放置"家具",再布置一些反映家庭生活的图片,使"娃娃家"变得更舒适、更温馨。在娃娃家中,我们投放的有成品的、自制的、半成品的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幼儿可以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增强角色游戏的操作性、趣味性。  相似文献   

8.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社会生活的有趣模仿,是幼儿园游戏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的限制,组织角色游戏需要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我们通过对"娃娃家"这一典型角色游戏的实践,得到了一些开展角色游戏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传话     
正2013年9月27日星期五晴今天下午的第二节课是周会,这个周会与以往不同。上课铃声响了。"我的游戏我做主"七个大字赫然写在黑板上。常老师说:"大家有没有玩过游戏?在操场上或其他地方?"我们异口同声的说:"有,当然有。"谁没有玩过游戏呀?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我们玩的游戏太多了,现在想起来还高兴呢,这个问题一提起来,许多同学都举起手来,有悠大绳、捉迷藏、丢手绢……真多呀!老师提议在课堂上玩一个游戏,玩什么呢?思来想去,也只有传话了,游戏规则是:班长带着坐在第一排的同学出去说一  相似文献   

10.
趣味"24点"游戏是我班同学课间最爱玩的一种扑克游戏。正是这个游戏使我喜欢上了数学。记得当时刘老师向我们推荐这个游戏时,就告诉过我们,趣味"24点"可以提高我们的心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健康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游戏伴随人的一生,以不同的方式使人生丰富而充满着希望与欢欣。[1]那么我们如何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游戏呢?对此,笔者有以下认识与思考。一、厘清游戏内涵,坚持因材施教游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已经被学者及教育工作们所共识,但是践行者在实践之前还是需要对游戏的内涵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本文认为游戏内涵主要体现在"形象性"、"逼真性"及  相似文献   

12.
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提出,我们重新认识了生活、游戏和幼儿园课程的关系。游戏化意味着游戏不只是教学手段,更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进程,更好地体现"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思想,我们结合幼儿特有生活方式和学习特点,就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要素、实施途径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们做个游戏。"树爷爷总是有很多的好主意。做游戏,谁不喜欢?奇奇、木木和可可都欢呼起来。游戏是有规则的。树爷爷请大家先说一个表示动作的词。"吃!"奇奇第一个说。  相似文献   

14.
<正>一、"地面绘本游戏棋"的开发背景绘本活动是我们北港街道中心幼儿园的特色教育活动。本着游戏即教学的教育理念,将教学活动游戏化。让教师在游戏化的语言教学活动中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语言教学,探索有园本特色的游戏,在这样的背景下,地面绘本游戏棋开发出来并得到了有效开展。二、"地面绘本游戏棋"的关键词及游戏规则解读  相似文献   

15.
徐则民 《幼儿教育》2012,(31):32-33
理论与实践均告诉我们,游戏与幼儿的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理念的深入人心,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重视游戏,坚持不懈地开展游戏;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每天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在游戏中观察、解析幼儿的发展水平,并给予各种有效的回应。案例《你们那里着火了吗》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看着教师不再手把手地教孩子如何做消防员,而是让孩子"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我由衷地高兴。当看到教师纠结与无奈  相似文献   

16.
<正>现在我们的学生因为缺少实践生活,所以学到的书本知识与实践生活相结合的机会就很少。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从民间游戏入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一、学会民间游戏其实民间有许多游戏都与数学有关系,所以我们在讲授数学的同时应让学生感受一下民间游戏。这就需要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找一些合适的民间游戏教给学生。如:民间游戏"十二连",这个游戏是孩子们常玩的民间游戏。游戏前,双方各准备12枚棋子(双方的棋子颜色不同,各有自己的标记)。然后在地  相似文献   

17.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游戏、活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英语课堂被游戏牵了鼻子走,游戏过于形式化,缺乏教学实效性,游戏的组织上也欠周全,游戏被我们"游戏"了。所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小学英语课堂中游戏化教学情境的有效开展做了一些思考。游戏化情境在英语课堂中的创设要注意全员性、整合性、趣味性和激励性等要素,使游戏在课堂上真正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成千上万个游戏当中,最有趣又好玩的就是"盲人"贴嘴巴的游戏。有一次上活动课,老师笑眯眯地对我们说:"今天,我们玩‘盲人’贴嘴巴游戏,好吗?"老师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老师把我们分成两组,然后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两个没有嘴巴的人头。游戏开始了,同学们被轮流蒙上眼睛,拿着"嘴巴"往人头上贴。有的同学贴到了鼻梁上,有的贴到了眼睛上,有的还走出了教室,怎么也找不着黑板,逗得  相似文献   

19.
聚焦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开展,"问题"入手,教研推进,解决问题,反思提升,我园以"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为抓手,实践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问题一:户外自主游戏是什么?在把握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引导教师辨析游戏价值实践户外自主游戏,老师们最困惑的就是"自主"这两个字。自主游戏就是创造性游戏吗?"自主"是不是意味着老师什么都不管?户外运动游戏和户外自主游戏有什么区别?我们借助网络、幼教期刊和济南市总课题方案等资源,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辨析"自主游戏""户外自主游戏"的概念,理解户外自主游戏的特征和价值。老师们由此消晰:户外空间是游戏场而不是运动场。  相似文献   

20.
在校园里,在游戏玩家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依靠游戏生活。对他们,我们称之为"校园里的灰色人群" 游戏与"重修" 今年21岁的李凡,人称"战神", 现在成都犀浦的一所学校读书。据说,从9岁那年在西门第一次打街机算起,迄今为止他打游戏的历史已有11个年头了。李凡擅打联机游戏,"星际争霸" 是他的拿手好戏。3年前,"战神"迎来了自己游戏生涯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