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随着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更能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心理学研究也表明,问题是思维的始点,问题决定着思维的方向.因此,学校教育应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相似文献   

2.
物理教学中的学生提问能力是指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为了巩固知识、监控学习过程或探索未知领域,在联系自身己有知识经验和当时学习情境的基础上,针对一定的学习内容,通过一定的认知努力而自觉提出物理问题的能力.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但笔者发现,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少,到高中阶段几乎没有问题.有的学生淡漠了提问的意识,无问题可问;有的学生丢失了提问的勇气,无胆量提问;有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发展创造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动脑思考,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和见解。只有在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副中,学生具有的问题意识才能充分地表露和发展,教学活动中应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积极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事业发展最可宝贵的财富。中学是基础教育和培养人才最为重要的场所,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如何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是时代赋予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立足学科知识,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在近几年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体味到了创设教学情境对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本文是对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些做法与不成熟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学习过程,是学生知识能力形成的过程,也是学生感情不断丰富的过程。针对少年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在教学中应创设生动的、逼真的生活化情境,以滋润学生稚嫩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最终达到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情境教学就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设计各种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尤其是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想象能力还不是特别成熟,运用情境教学可以生动地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知识学习紧密联系起来,给了他们生动、直接的联系角度与想象平台的,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于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必须从模仿情境入手,形成语言的结构意识,从而掌握交际活动中运用此种语言的本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是实施启发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那么课堂提问除了具有这些功能外,还具有什么功能呢?在课堂教学中,究竟怎样提问才能恰到好处?怎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就此谈谈笔者教学实践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新是通过人们的努力来实现的。在这个知识经济、信息时代里,人与人的能力竞争日趋激烈,能力中最重要的是创新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造性与其所拥有的知识量之间并不是成正比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王海芳 《中学生物学》2006,22(11):12-14
生物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贴近生活。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会更有兴趣。因此,教师在为引发学生提问而创造情境时,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情境。这时,教师可以引用学生身边“常用而不知”的情境,或者是对日常生活具实用价值的实例、与学生日常生活体验有出入的实例来创设情境,也可以引用易引发学生之间争论的生活实例来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11.
12.
教师针对孩子特点,结合教材情感和愉快因素,利用直观教具,化抽象为直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张海 《中学教学参考》2013,(29):117-117
初中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其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具体的、直接的、新鲜的事物最感兴趣,而对那些抽象的、理性的事物却感到乏味、枯燥,甚至厌倦。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把抽象的内容变成形象、具体的事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徐莉 《考试周刊》2008,(9):122-123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创设学生"提问"动机、创设学习情景、创设问题情境等方面的创设情境着手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从而为培养出具有创造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和艺术,创设提问情境能够提高学生的提问技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黄思源 《考试周刊》2013,(39):180-181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现代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离不开想象能力的培训。教师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训练,主要是指有意识想象的训练,在重视学生想象能力训练的同时,着重突出创造想象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文章介绍了训练学生想象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话有三说,巧说为妙。那么,怎样说话才算得上"巧"呢?那就是说出的话必须含情、蕴物、有序、成文。然而,由于小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其说话过程中主要依赖形象思维来组织内部语言。那么,如何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激发他们感"说"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孟艳丽 《小学生》2012,(12):43-43
作为情境教育,主要是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生活的真况或课程所描述情景,创设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片、多媒体课件,配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借助音乐的感染力,再现课程所描述的情境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物,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气氛中,师生共同进行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一、为激发学生丰富想象力而创造  相似文献   

19.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只有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思维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心智活动,数学思维是由问题引起的,表现为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是思维活动的中心.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教学时,应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告诉我们,习作是把学生在生活中目之所及、心之所感,轻松愉快地诉诸笔端,让那情与景、人与事,自然界的草木鸟兽、季节轮回,心灵的感受与畅想,涓涓流淌于字里行间,与人分享。整个过程是一种自我表达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共鸣的心理需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有这样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